羌庆同音原文解释
【原文】
王观国彦宾1王观国彦宾: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今属湖南)#-666aa;。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官知县、祠部员外郎、知州,著有《学林》十卷,以考辨字体、字音、字义为主,博引群书,考证异同,往往有得。吴棫材老:吴棫,字材老,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历官太常丞、通判泉州等,精于训释之学,有《韵补》五卷、《毛诗叶韵补音》十卷(佚)。、吴棫材老有《学林》及《叶韵补注毛诗音》二书,皆云:“《诗》《易》《太玄》
2《太玄》:西汉扬雄拟《易》而作。凡用庆字,皆与阳字韵叶
3叶:叶(xié),和谐。韵叶,叶韵,也作“协韵”,其说起于南北朝,当时#-666aa;以今韵读古韵文,多不和谐,于是将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以求协调声韵。清代学者对古音研究日渐精深,叶韵之说遂废。,盖羌字也。”
4注解[4]:按,见王观国《学林》卷二。引萧该
5萧该:南兰陵(今江苏常州)#-666aa;。南朝梁宗室,历北周而入隋,封山阴县公,拜国子博士。著有《汉书音义》十二卷,另有《文选音义》一书,开《文选》学之先河。《汉书音义》:“庆,音羌。”又曰:“《汉书》亦有作羌者,班固《幽通赋》‘庆未得其云已’,《文选》作羌。”而它未有明证。予案《杨雄传》所载《反离骚》
6《反离骚》:屈原作《离骚》,然后投汨罗江而死。扬雄悲其文,作《反离骚》以吊屈原,其文往往摘取《离骚》之文而反之,故名。:“庆夭顦
7顦:顦(qiáo),同“憔”,意为繁花被摧残而凋零。而丧荣。”注
8注:指《汉书》颜师古注。云:“庆,辞也,读与羌同。”最为切据。

【翻译】
王观国彦宾、吴棫材老有《学林》及《毛诗叶韵补音》二书,其中说:“《诗经》《易》《太玄》凡用庆字,都与阳字叶韵,原是羌字。”引萧该《汉书音义》:“庆,读音羌。”又说:“《汉书》也有作羌的情况,班固《幽通赋》‘庆未得其云已’,《文选》作羌。”而他并无明证。笔者案,《扬雄传》记载的《反离骚》:“庆夭憔而丧荣。”颜师古注释说:“庆,辞也,读音与羌相同。”最是确切而有理据。
原文 | 翻译 |
王观国彦宾、吴棫材老有《学林》及《叶韵补注毛诗音》二书,皆云:“《诗》《易》《太玄》凡用庆字,皆与阳字韵叶,盖羌字也。”引萧该《汉书音义》:“庆,音羌。”又曰:“《汉书》亦有作羌者,班固《幽通赋》‘庆未得其云已’,《文选》作羌。”而它未有明证。予案《杨雄传》所载《反离骚》:“庆夭顦而丧荣。”注云:“庆,辞也,读与羌同。”最为切据。 | 王观国彦宾、吴棫材老有《学林》及《毛诗叶韵补音》二书,其中说:“《诗经》《易》《太玄》凡用庆字,都与阳字叶韵,原是羌字。”引萧该《汉书音义》:“庆,读音羌。”又说:“《汉书》也有作羌的情况,班固《幽通赋》‘庆未得其云已’,《文选》作羌。”而他并无明证。笔者案,《扬雄传》记载的《反离骚》:“庆夭憔而丧荣。”颜师古注释说:“庆,辞也,读音与羌相同。”最是确切而有理据。 |
【原文注释】
〔1〕王观国彦宾: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今属湖南)#-666aa;。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官知县、祠部员外郎、知州,著有《学林》十卷,以考辨字体、字音、字义为主,博引群书,考证异同,往往有得。吴棫材老:吴棫,字材老,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历官太常丞、通判泉州等,精于训释之学,有《韵补》五卷、《毛诗叶韵补音》十卷(佚)。
〔2〕《太玄》:西汉扬雄拟《易》而作。
〔3〕叶:叶(xié),和谐。韵叶,叶韵,也作“协韵”,其说起于南北朝,当时#-666aa;以今韵读古韵文,多不和谐,于是将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以求协调声韵。清代学者对古音研究日渐精深,叶韵之说遂废。
〔4〕:按,见王观国《学林》卷二。
〔5〕萧该:南兰陵(今江苏常州)#-666aa;。南朝梁宗室,历北周而入隋,封山阴县公,拜国子博士。著有《汉书音义》十二卷,另有《文选音义》一书,开《文选》学之先河。
〔6〕《反离骚》:屈原作《离骚》,然后投汨罗江而死。扬雄悲其文,作《反离骚》以吊屈原,其文往往摘取《离骚》之文而反之,故名。
〔7〕顦:顦(qiáo),同“憔”,意为繁花被摧残而凋零。
〔8〕注:指《汉书》颜师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