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屯》《蒙》二卦

《屯》《蒙》二卦原文解释

【原文】

《屯》《蒙》二卦,皆二note-name:阳2阳:阳爻。阴:阴爻。而四阴。《屯》以六二乘初九note-name:初九3初九:第一阳爻。之刚,《蒙》以六三乘九二note-name:九二4九二:第二阳爻。之刚。而《屯》之note-name:爻5爻:解释说明各爻的文辞。下句是解释《屯》卦“六二”的爻辞。曰:“女子note-name:贞6贞:贞节。不字,十年乃note-name:字7字:怀孕。。”《蒙》之爻曰:“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note-name:“勿用取女”几句8“勿用取女”几句:这是解释《蒙》卦“六三”的爻辞。。”其正邪不同如此者。盖《屯》note-name:二9二:指《屯》之“六二”。居中得正:一卦六爻,二爻居下卦之中,五爻居上卦之中,是为居中;又阴爻处阴位,阳爻处阳位,则称当位,当位则正;如六二、九五,不仅居中,而且当位,即为居中得正。居中得正,不为初刚note-name:初刚10初刚:初九之刚。所诱,而上从九五note-name:九五11九五:第五阳爻。,所以为贞。note-name:按,《象传》对此解释说12按,《象传》对此解释说:“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即说六二的困难,阴爻凌驾于阳爻之上。“十年才孕”,是违反正常。《蒙》note-name:三13三:即《蒙》之“六三”。不中不正:既不居中,又不当位。不中不正,见九二之阳,悦而下从之,而舍上九note-name:上九14上九:最上的阳爻。正应: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这种两两相隔的关系叫作应,凡阴爻和阳爻相互对应即为有应(如这里的六三和上九),而阳对阳、阴对阴则为无应,有应为吉,无应为凶。之正应,所以勿用。士之守身居世,而择所从所处,尚监兹哉note-name:尚监兹哉15尚监兹哉:语出《尚书·商书·太甲下》。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屯》《蒙》两卦,都是两个阳爻四个阴爻。《屯》以六二凌驾于初九之阳刚,《蒙》以六三凌驾于九二之阳刚。而《屯》的爻辞说:“女子守贞节而不怀孕,满十年才怀孕。”《蒙》的爻辞说:“此女不可娶,遇见阳刚之男子即追求则会丧身。”其正邪如此不同。是因为《屯》卦六二居中得正,不被初九之阳刚所引诱,而向上与九五相互对应,所以说是贞节。《蒙》卦六三居位不中不正,见九二之阳刚,就#guoxue666-com;兴地向下跟从,而舍弃与上九的正当对应,所以说不要娶。读书#-666aa;立身处世,选择追随对象和寄身之所,要多多借鉴这些道理啊!

原文翻译

《屯》《蒙》二卦,皆二阳而四阴。《屯》以六二乘初九之刚,《蒙》以六三乘九二之刚。而《屯》之爻曰:“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蒙》之爻曰:“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其正邪不同如此者。盖《屯》二居中得正,不为初刚所诱,而上从九五,所以为贞。《蒙》三不中不正,见九二之阳,悦而下从之,而舍上九之正应,所以勿用。士之守身居世,而择所从所处,尚监兹哉!

《屯》《蒙》两卦,都是两个阳爻四个阴爻。《屯》以六二凌驾于初九之阳刚,《蒙》以六三凌驾于九二之阳刚。而《屯》的爻辞说:“女子守贞节而不怀孕,满十年才怀孕。”《蒙》的爻辞说:“此女不可娶,遇见阳刚之男子即追求则会丧身。”其正邪如此不同。是因为《屯》卦六二居中得正,不被初九之阳刚所引诱,而向上与九五相互对应,所以说是贞节。《蒙》卦六三居位不中不正,见九二之阳刚,就#guoxue666-com;兴地向下跟从,而舍弃与上九的正当对应,所以说不要娶。读书#-666aa;立身处世,选择追随对象和寄身之所,要多多借鉴这些道理啊!

【原文注释】

〔1〕《屯》:《屯(zhūn)》,,《周易》别卦之三(下震上坎)。《蒙》:,《周易》别卦之四(下坎上艮)。

〔2〕:阳爻。阴:阴爻。

〔3〕初九:第一阳爻。

〔4〕九二:第二阳爻。

〔5〕:解释说明各爻的文辞。下句是解释《屯》卦“六二”的爻辞。

〔6〕:贞节。

〔7〕:怀孕。

〔8〕“勿用取女”几句:这是解释《蒙》卦“六三”的爻辞。

〔9〕:指《屯》之“六二”。居中得正:一卦六爻,二爻居下卦之中,五爻居上卦之中,是为居中;又阴爻处阴位,阳爻处阳位,则称当位,当位则正;如六二、九五,不仅居中,而且当位,即为居中得正。

〔10〕初刚:初九之刚。

〔11〕九五:第五阳爻。

〔12〕按,《象传》对此解释说:“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即说六二的困难,阴爻凌驾于阳爻之上。“十年才孕”,是违反正常。

〔13〕:即《蒙》之“六三”。不中不正:既不居中,又不当位。

〔14〕上九:最上的阳爻。正应: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这种两两相隔的关系叫作应,凡阴爻和阳爻相互对应即为有应(如这里的六三和上九),而阳对阳、阴对阴则为无应,有应为吉,无应为凶。

〔15〕尚监兹哉:语出《尚书·商书·太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