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诽谤法原文解释
原文(一)
汉宣帝诏群臣议武帝庙乐①,夏侯胜曰:“武帝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赤地数千里,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于是丞相、御史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遂下狱,系再更冬②,会赦,乃得免。③
翻译(一)
汉宣帝下令群臣讨论汉武帝庙乐,夏侯胜说:“武帝耗竭百姓财力,挥霍浪费无度,以致国家空虚,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数千里,对百姓没有德泽,不应为他设立庙乐。”于是丞相、御史弹劾夏侯胜非议诏书,毁谤先帝,无为臣之道。于是把他下狱,监#-666mm;了两年,遇到大赦,才得赦免。
原文(二)
章帝时,孔僖、崔骃游太学①,相与论武帝始为天子,崇信圣道,及后恣己,忘其前善。为邻房生告其诽谤先帝,刺讥当世,下吏受讯。僖以书自讼,乃勿问。②
翻译(二)
汉章帝时,孔僖、崔骃在太学,一起议论汉武帝初即位时,崇信圣明之道,后来却放纵自己,丢弃先前的善行。被隔壁太学生告发他们诽谤先帝,讽刺当代,于是下狱受审。孔僖上书为自己辩护,才没有问罪。
原文(三)
元帝时,贾捐之论珠厓事曰①:“武帝籍兵厉马,攘服夷狄,天下断狱万数,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②,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③。”
翻译(三)
汉元帝时,贾捐之论珠厓事说:“武帝厉兵秣马,征伐夷狄,全国判处有罪者数以万计,盗贼蜂起,连年用兵,父亲先战死,儿子又受伤,妇女也被迫戍边,孤儿在道旁哭泣,老母寡妇,在里巷中吞声饮泣,这都是过度扩张疆土,征伐不止的缘故。”
原文(四)
考三人所指武帝之失,捐之言最切。而三帝或罪或否,岂非夏侯非议诏书,僖、骃诽谤,皆汉法所禁,如捐之直指其事,则在所不问乎!
翻译(四)
考查此数#-666aa;指责武帝的过失,贾捐之的话最激烈。而三位皇帝却有的问罪有的没问,难道不是因为夏侯胜非议诏书,孔僖、崔骃诽谤先帝,都是汉朝法令所#-666mm;止的,像贾捐之这样直接就事论事,就不在问罪之列吗?
原文 | 翻译 |
汉宣帝诏群臣议武帝庙乐,夏侯胜曰:“武帝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赤地数千里,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于是丞相、御史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遂下狱,系再更冬,会赦,乃得免。 | 汉宣帝下令群臣讨论汉武帝庙乐,夏侯胜说:“武帝耗竭百姓财力,挥霍浪费无度,以致国家空虚,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数千里,对百姓没有德泽,不应为他设立庙乐。”于是丞相、御史弹劾夏侯胜非议诏书,毁谤先帝,无为臣之道。于是把他下狱,监#-666mm;了两年,遇到大赦,才得赦免。 |
章帝时,孔僖、崔骃游太学,相与论武帝始为天子,崇信圣道,及后恣己,忘其前善。为邻房生告其诽谤先帝,刺讥当世,下吏受讯。僖以书自讼,乃勿问。 | 汉章帝时,孔僖、崔骃在太学,一起议论汉武帝初即位时,崇信圣明之道,后来却放纵自己,丢弃先前的善行。被隔壁太学生告发他们诽谤先帝,讽刺当代,于是下狱受审。孔僖上书为自己辩护,才没有问罪。 |
元帝时,贾捐之论珠厓事曰:“武帝籍兵厉马,攘服夷狄,天下断狱万数,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 汉元帝时,贾捐之论珠厓事说:“武帝厉兵秣马,征伐夷狄,全国判处有罪者数以万计,盗贼蜂起,连年用兵,父亲先战死,儿子又受伤,妇女也被迫戍边,孤儿在道旁哭泣,老母寡妇,在里巷中吞声饮泣,这都是过度扩张疆土,征伐不止的缘故。” |
考三人所指武帝之失,捐之言最切。而三帝或罪或否,岂非夏侯非议诏书,僖、骃诽谤,皆汉法所禁,如捐之直指其事,则在所不问乎! | 考查此数#-666aa;指责武帝的过失,贾捐之的话最激烈。而三位皇帝却有的问罪有的没问,难道不是因为夏侯胜非议诏书,孔僖、崔骃诽谤先帝,都是汉朝法令所#-666mm;止的,像贾捐之这样直接就事论事,就不在问罪之列吗?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庙乐:宗庙音乐,用于祭祀或颂德。
②更(gēng):经历。
③按,以上事见《汉书·夏侯胜传》。
【注释】
①孔僖:鲁#-666aa;,孔子十九世孙。太学: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guoxue666-com;学府。相传虞舜设庠,夏设序,商设瞽宗,周设辟雍。汉武帝始置太学。隋初置国子寺,后改为国子监。
②按,事见《汉书·儒林传》。
【注释】
①贾捐之论珠厓事:参看卷二第19则。
②亭障:边塞要地的堡垒。
③廓: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