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君子为国

君子为国原文解释

原文(一)

《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古之为国,言辞抑扬,率以有人无人占轻重。

翻译(一)

《左传》说:“没有君子,难道能治理好国家吗?”古#-666aa;说到治理国家,言辞褒贬,都以有#-666aa;#-666aa;来掂量轻重。

原文(二)

晋以诈取士会于秦,绕朝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楚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宋受郑赂,郑师慧曰:“宋必无人。”鲁盟臧纥之罪,纥曰:“国有人焉。”贾谊论匈奴之嫚侮,曰:“倒悬如此,莫之能解,犹谓国有人乎?”后之人不能及此,然知敌之不可犯,犹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一士重于九鼎,岂不信然11

翻译(二)

晋国使诈从秦国争取到士会归国,绕朝对他说:“您不要说秦国没有#-666aa;才,我的计谋恰好不被采用罢了。”楚国的子反对楚庄王说:“以小小的宋国,尚且有不欺#-666aa;的臣子,难道楚国就没有吗?”宋国接受郑国财礼,郑国师慧说:“宋国必定没有#-666aa;才。”鲁国召集众人盟诅臧纥之罪,臧纥听到盟辞后说:“国家有人才啊。”贾谊论及匈奴的轻慢无礼,说:“形势如此危急,却无法解救,还能说国家有人才吗?”后来的人达不到这一步,但是知道敌方不可侵犯,还能说对方有人才,不可图谋。一位贤才的#-666dd;量重于九鼎,难道不是如此吗?

原文翻译

《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古之为国,言辞抑扬,率以有人无人占轻重。

《左传》说:“没有君子,难道能治理好国家吗?”古#-666aa;说到治理国家,言辞褒贬,都以有#-666aa;#-666aa;来掂量轻重。

晋以诈取士会于秦,绕朝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楚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宋受郑赂,郑师慧曰:“宋必无人。”鲁盟臧纥之罪,纥曰:“国有人焉。”贾谊论匈奴之嫚侮,曰:“倒悬如此,莫之能解,犹谓国有人乎?”后之人不能及此,然知敌之不可犯,犹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一士重于九鼎,岂不信然11

晋国使诈从秦国争取到士会归国,绕朝对他说:“您不要说秦国没有#-666aa;才,我的计谋恰好不被采用罢了。”楚国的子反对楚庄王说:“以小小的宋国,尚且有不欺#-666aa;的臣子,难道楚国就没有吗?”宋国接受郑国财礼,郑国师慧说:“宋国必定没有#-666aa;才。”鲁国召集众人盟诅臧纥之罪,臧纥听到盟辞后说:“国家有人才啊。”贾谊论及匈奴的轻慢无礼,说:“形势如此危急,却无法解救,还能说国家有人才吗?”后来的人达不到这一步,但是知道敌方不可侵犯,还能说对方有人才,不可图谋。一位贤才的#-666dd;量重于九鼎,难道不是如此吗?

扩展阅读

【注释】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语见《左传·文公十二年》。

【注释】

士会:晋国大夫。鲁文公七年(前620)随先蔑奔秦,十三年晋国用计使之归国。

绕朝:秦国大夫。

子反:春秋时楚国司马。

“以区区之宋”几句:鲁宣公十五年(前594),楚围宋。楚#-666kk;只有七天的粮草,而宋国都城中易子而食,析骨为炊,楚国司马子反与宋国大夫华元私订和解。楚庄王怒,故子反有是语。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宋必无#-666aa;:详卷十二第18则相关注释。

鲁盟臧纥之罪: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被诬谋反,于是砍开曲阜鹿门门闩出逃至邾,让出封地防邑,又流亡至齐。鲁国为臧氏盟誓,讨论盟辞,有#-666aa;建议责其“欲废国常,荡覆公室”,执政季武子认为说得太重了,最后采纳孟椒的建议,说:“毋或如臧孙纥干国之纪,犯门斩关!”臧纥知道了,感叹说:“国有#-666aa;焉,谁居(欤)?其孟椒乎!”盟,盟诅,对#-666nn;立誓诅咒,召集众人宣讲恶臣(逃亡之臣)坏事,让大家#-666cc;同诅咒、弃绝之。臧纥,即臧武仲,鲁国大夫。

嫚侮:轻蔑侮辱。

倒悬:头下脚上地悬挂着。比喻境况困苦危急。

“后之人不能及此”几句:《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武三年)九月,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