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作史原文解释
【原文】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曰:“吾既造《后汉》,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唯志可推耳。博赡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2循吏:守法循理之官吏。“六夷”:指《东夷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西羌传》《西域传》《南匈奴列传》《乌桓鲜卑列传》(《后汉书》卷八五至卷九十)。序论:范晔《后汉书》的史论部#-666dd;,卷首有序,传末有论,论后有赞。》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
3《过秦篇》:指贾谊《过秦论》。。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赞
4赞:《后汉书》列传部#-666dd;,每传末尾,论之后皆有一赞,以四言韵语写成。赵翼《陔余丛考》卷五:“史迁于各纪传后有太史公论断一段,班书仿之,亦于各纪传后作赞,是班之赞即迁之论也。……范书之赞,则非为此,但于既论之后,又将论词排比作韵语耳,岂不辞费乎!”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晔之高自夸诩如此,至以谓过班固,固岂可过哉?晔所著序论,了无可取,列传如邓禹
5邓禹:邓禹(2—58),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666aa;。少时游学长安,与刘秀亲善,后辅佐刘秀称帝,论#-666ii;第一,官至大司徒、太傅,封#guoxue666-com;密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窦融(前16—62):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汉光武称帝,授凉州牧,因随驾西征隗嚣有功,封安丰侯,后为冀州牧、大司空,子孙多封列侯。郭泰(127—169):太原界休(今山西介休)人。东汉名士。曾游洛阳,与河南尹李膺友好。曾被举为有道,不就,而后世称之“郭有道”。#-666bb;锢之祸起,名士多被害,郭泰居家教授,弟子多至千人。、窦融、马援、班超、郭泰诸篇者,盖亦有数也。人苦不自知,可发千载一笑。

【翻译】
范晔在狱中,写信给他的外甥和侄子说:“我已经撰成《后汉书》,细看古往今来的著述及评论,很少有#-666ff;意的。班固名望最#guoxue666-com;,写作随意无体例可循,不值得评判优劣,唯有《志》的部#-666dd;可取罢了。就材料的全面丰富而言我可能比不上,但对于史料的整理加工却未必然。我所作杂传末尾的评论,都有精深的意旨。至于《循吏传》以下及“六夷传”各篇序论,笔势豪放,实为天下奇作。其中好的篇章,往往不比贾谊《过秦论》逊色。我曾经同班固《汉书》放在一起比较,还不仅仅是无愧于它。赞语部#-666dd;自是我杰出的构思,可谓无一字虚设,变化奇妙无穷,融会各体,我都不知道怎么称誉才好。这部书流传之后,必定会有知音赏识。自古以来结构宏大而思致精密之作,没有比得上我这部书的。”范晔如此自吹自擂,甚至认为超过了班固,班固岂是随随便便能够超越的?范晔所著序论,毫无可取,列传比如邓禹、窦融、马援、班超、郭泰等篇,也不过是寥寥几篇可取。#-666aa;怕的是没有自知之明,范晔可谓贻笑千载。
原文 | 翻译 |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曰:“吾既造《后汉》,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唯志可推耳。博赡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晔之高自夸诩如此,至以谓过班固,固岂可过哉?晔所著序论,了无可取,列传如邓禹、窦融、马援、班超、郭泰诸篇者,盖亦有数也。人苦不自知,可发千载一笑。 | 范晔在狱中,写信给他的外甥和侄子说:“我已经撰成《后汉书》,细看古往今来的著述及评论,很少有#-666ff;意的。班固名望最#guoxue666-com;,写作随意无体例可循,不值得评判优劣,唯有《志》的部#-666dd;可取罢了。就材料的全面丰富而言我可能比不上,但对于史料的整理加工却未必然。我所作杂传末尾的评论,都有精深的意旨。至于《循吏传》以下及“六夷传”各篇序论,笔势豪放,实为天下奇作。其中好的篇章,往往不比贾谊《过秦论》逊色。我曾经同班固《汉书》放在一起比较,还不仅仅是无愧于它。赞语部#-666dd;自是我杰出的构思,可谓无一字虚设,变化奇妙无穷,融会各体,我都不知道怎么称誉才好。这部书流传之后,必定会有知音赏识。自古以来结构宏大而思致精密之作,没有比得上我这部书的。”范晔如此自吹自擂,甚至认为超过了班固,班固岂是随随便便能够超越的?范晔所著序论,毫无可取,列传比如邓禹、窦融、马援、班超、郭泰等篇,也不过是寥寥几篇可取。#-666aa;怕的是没有自知之明,范晔可谓贻笑千载。 |
【原文注释】
〔1〕范晔: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666aa;。为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左卫将#-666kk;、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因参与谋立彭城王刘义康,事泄被杀。范晔博涉经史,善为文章,以前代官修《东观汉记》为蓝本,兼取诸家之作,撰为《后汉书》,因获罪被杀,《志》未完成。其书依据《史记》《汉书》体例,史料丰富,文笔精炼,在列传方面又#-666ll;创“#-666bb;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七类,为以后纪传体史书沿用。
〔2〕循吏:守法循理之官吏。“六夷”:指《东夷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西羌传》《西域传》《南匈奴列传》《乌桓鲜卑列传》(《后汉书》卷八五至卷九十)。序论:范晔《后汉书》的史论部#-666dd;,卷首有序,传末有论,论后有赞。
〔3〕《过秦篇》:指贾谊《过秦论》。
〔4〕赞:《后汉书》列传部#-666dd;,每传末尾,论之后皆有一赞,以四言韵语写成。赵翼《陔余丛考》卷五:“史迁于各纪传后有太史公论断一段,班书仿之,亦于各纪传后作赞,是班之赞即迁之论也。……范书之赞,则非为此,但于既论之后,又将论词排比作韵语耳,岂不辞费乎!”
〔5〕邓禹:邓禹(2—58),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666aa;。少时游学长安,与刘秀亲善,后辅佐刘秀称帝,论#-666ii;第一,官至大司徒、太傅,封#guoxue666-com;密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窦融(前16—62):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汉光武称帝,授凉州牧,因随驾西征隗嚣有功,封安丰侯,后为冀州牧、大司空,子孙多封列侯。郭泰(127—169):太原界休(今山西介休)人。东汉名士。曾游洛阳,与河南尹李膺友好。曾被举为有道,不就,而后世称之“郭有道”。#-666bb;锢之祸起,名士多被害,郭泰居家教授,弟子多至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