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呼君为尔汝

呼君为尔汝原文解释

【原文】

东坡云:“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王公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note-name:“凡人相与号呼者”几句1“凡人相与号呼者”几句:语出苏轼《墨君堂记》。。”予谓此论特后世之俗如是尔,古之人心口一致,事从其真,虽君臣父子之间,出口而言,不复顾忌,观《诗》《书》所载可知矣。箕子note-name:箕子2箕子:箕(jī)子,商纣的叔父,封国于箕。纣王暴虐,箕子谏不听,披发佯狂为奴,被纣囚#-666mm;。周武王灭商后,封之于朝鲜。《洪范》:《尚书》篇名。相传是箕子为武王而作。陈《洪范》,对武王而汝之。《金縢》note-name:《金縢》3《金縢》:《金縢(téng)》,《尚书》篇名。周武王生病,周公祝祷于三王,愿以己身替代;祝祷文字收于金匮中,故篇名取为《金縢》。縢,封缄。策祝:古代祭祀或求#-666nn;时,以简册祝告鬼神。策祝,周公所以告大王note-name:大王4大王:太王,名古公亶父,是周武王的曾祖,周朝开创者之一。王季:名季历,周武王的祖父。、王季、文王三世祖考也,而呼之曰尔三王,自称曰予,至云:“尔之许我,我其以note-name:璧5璧: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美玉。珪(guī):“圭”的古字。上圆下方的美玉。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殆近乎相质责而邀索也。《天保》note-name:《天保》6《天保》:《小雅》篇名。是一首臣子祝颂君主的诗。报上之诗,曰“天保定尔,俾尔戬谷note-name:天保定尔,俾尔戬谷7天保定尔,俾尔戬谷:天保定尔,俾尔戬(jiǎn)谷,上天保佑你平安吉祥,享受福禄。尔,这里指国君。戬谷,福禄。”,《閟宫》note-name:《閟宫》8《閟宫》:《閟(bì)宫》,《鲁颂》篇名。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复疆土,建新庙。閟宫,姜嫄(周始祖后稷之母)的#-666nn;庙。閟,神。颂君之诗,曰“俾尔富而昌note-name:俾尔富而昌9俾尔富而昌:《閟宫》诗无此句。有“俾尔炽而昌”句。俾尔昌而炽:祝你(鲁僖公)事业发达兴旺。”“俾尔昌而炽”,及《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诸诗note-name:“《节南山》”等10“《节南山》”等:诸诗均出自《诗经》之《小雅》《大雅》。,皆呼王为尔。《大明》note-name:《大明》11《大明》:《大雅》篇名。讲述王季和太任、文王和太姒结婚以及武王伐纣的事。曰“上帝临女”,指武王也note-name:指武王也12指武王也:按,“上帝临女”意思是“上帝监视你们众将士”,这是周武王誓师时对将士说的话。“女”,通“汝”,你。《民劳》note-name:《民劳》13《民劳》:《大雅》篇名。是劝周厉王安民防奸的诗。玉:金玉财富。女:一说指美女,一说通“汝”。曰“王欲玉女”,指厉王也。至或称为小子,虽幽、厉之君,亦受之而不怒。呜呼,三代之风俗,可复见乎!晋武公note-name:晋武公14晋武公:晋武公(?—前677),春秋时期晋国国君。请命乎天子,其大夫赋《无衣》note-name:《无衣》15《无衣》:《唐风》篇名。毛诗序和朱熹《诗集传》都认为是晋武公向周天子要挟封侯之词。现在一般认为是揽衣感旧的诗。,所谓“不如子之衣”,亦指周王note-name:周王16周王:此指周釐王(?—前677)。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苏东坡说:“大凡#-666aa;们相互称呼,认为对方尊贵就称公,认为对方贤德就称君,这之下则称尔汝。即使以王公之尊贵,天下#-666aa;表面敬畏而内心不#-666hh;,就当面称君公,背后称尔汝,这种情况太多了。”我认为这种说法只是说明后代的风俗是这样罢了,古代的#-666aa;心口一致,行事真率,即使在君臣父子之间,出口说话,无所顾忌,看看《诗经》《尚书》的记载就知道了。箕子陈述《洪范》,对周武王称汝。《金縢》祝祷,是周公求告太王、王季、文王三代祖先,而称呼尔三王,自称予,以至说:“你们如果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就拿着璧和珪死去,等待你们的命令;如果你们不答应我,那我就要把璧和珪藏起来。”几乎接近于质问责备和要挟勒索了。《天保》是报答君主的诗,说“天保定尔,俾尔戬谷”,《閟宫》是歌颂君主的诗,说“俾尔炽而昌”“俾尔昌而炽”,以及《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等诗,都称君王为尔。《大明》说“上帝临女”,女指的是周武王。《民劳》说“王欲玉女”,女指的是厉王。甚至有时称为小子,即使像周幽王、厉王那样的君主,也坦然接受而不生气。唉,上古三代的纯朴风俗,还能再见到吗?晋武公向天子请命,其大夫赋《无衣》之诗,说“不如子之衣”,子也是指的周王。

原文翻译

东坡云:“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王公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予谓此论特后世之俗如是尔,古之人心口一致,事从其真,虽君臣父子之间,出口而言,不复顾忌,观《诗》《书》所载可知矣。箕子陈《洪范》,对武王而汝之。《金縢》策祝,周公所以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世祖考也,而呼之曰尔三王,自称曰予,至云:“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殆近乎相质责而邀索也。《天保》报上之诗,曰“天保定尔,俾尔戬谷”,《閟宫》颂君之诗,曰“俾尔富而昌”“俾尔昌而炽”,及《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诸诗,皆呼王为尔。《大明》曰“上帝临女”,指武王也。《民劳》曰“王欲玉女”,指厉王也。至或称为小子,虽幽、厉之君,亦受之而不怒。呜呼,三代之风俗,可复见乎!晋武公请命乎天子,其大夫赋《无衣》,所谓“不如子之衣”,亦指周王也。

苏东坡说:“大凡#-666aa;们相互称呼,认为对方尊贵就称公,认为对方贤德就称君,这之下则称尔汝。即使以王公之尊贵,天下#-666aa;表面敬畏而内心不#-666hh;,就当面称君公,背后称尔汝,这种情况太多了。”我认为这种说法只是说明后代的风俗是这样罢了,古代的#-666aa;心口一致,行事真率,即使在君臣父子之间,出口说话,无所顾忌,看看《诗经》《尚书》的记载就知道了。箕子陈述《洪范》,对周武王称汝。《金縢》祝祷,是周公求告太王、王季、文王三代祖先,而称呼尔三王,自称予,以至说:“你们如果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就拿着璧和珪死去,等待你们的命令;如果你们不答应我,那我就要把璧和珪藏起来。”几乎接近于质问责备和要挟勒索了。《天保》是报答君主的诗,说“天保定尔,俾尔戬谷”,《閟宫》是歌颂君主的诗,说“俾尔炽而昌”“俾尔昌而炽”,以及《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等诗,都称君王为尔。《大明》说“上帝临女”,女指的是周武王。《民劳》说“王欲玉女”,女指的是厉王。甚至有时称为小子,即使像周幽王、厉王那样的君主,也坦然接受而不生气。唉,上古三代的纯朴风俗,还能再见到吗?晋武公向天子请命,其大夫赋《无衣》之诗,说“不如子之衣”,子也是指的周王。

【原文注释】

〔1〕“凡人相与号呼者”几句:语出苏轼《墨君堂记》。

〔2〕箕子:箕(jī)子,商纣的叔父,封国于箕。纣王暴虐,箕子谏不听,披发佯狂为奴,被纣囚#-666mm;。周武王灭商后,封之于朝鲜。《洪范》:《尚书》篇名。相传是箕子为武王而作。»

〔3〕《金縢》:《金縢(téng)》,《尚书》篇名。周武王生病,周公祝祷于三王,愿以己身替代;祝祷文字收于金匮中,故篇名取为《金縢》。縢,封缄。策祝:古代祭祀或求#-666nn;时,以简册祝告鬼神。

〔4〕大王:太王,名古公亶父,是周武王的曾祖,周朝开创者之一。王季:名季历,周武王的祖父。

〔5〕: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美玉。珪(guī):“圭”的古字。上圆下方的美玉。

〔6〕《天保》:《小雅》篇名。是一首臣子祝颂君主的诗。

〔7〕天保定尔,俾尔戬谷:天保定尔,俾尔戬(jiǎn)谷,上天保佑你平安吉祥,享受福禄。尔,这里指国君。戬谷,福禄。

〔8〕《閟宫》:《閟(bì)宫》,《鲁颂》篇名。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复疆土,建新庙。閟宫,姜嫄(周始祖后稷之母)的#-666nn;庙。閟,神。

〔9〕俾尔富而昌:《閟宫》诗无此句。有“俾尔炽而昌”句。俾尔昌而炽:祝你(鲁僖公)事业发达兴旺。

〔10〕“《节南山》”等:诸诗均出自《诗经》之《小雅》《大雅》。

〔11〕《大明》:《大雅》篇名。讲述王季和太任、文王和太姒结婚以及武王伐纣的事。

〔12〕指武王也:按,“上帝临女”意思是“上帝监视你们众将士”,这是周武王誓师时对将士说的话。“女”,通“汝”,你。

〔13〕《民劳》:《大雅》篇名。是劝周厉王安民防奸的诗。玉:金玉财富。女:一说指美女,一说通“汝”。

〔14〕晋武公:晋武公(?—前677),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15〕《无衣》:《唐风》篇名。毛诗序和朱熹《诗集传》都认为是晋武公向周天子要挟封侯之词。现在一般认为是揽衣感旧的诗。

〔16〕周王:此指周釐王(?—前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