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二袁刘传 翻译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他从小就行侠尚武,曾到西北羌族居住的地方漫游,与羌族的首领们一一结识。后来他返回故乡耕田种地。有一天,他结识的羌族首领来看望他;董卓邀请他们到家中,把正用来耕地的牛宰杀了招待客人,大家开怀畅饮非常快乐。羌族首领们被董卓的行为感动,回去后大家凑合,得到各类牲畜一千多头,都牵来送给董卓。
东汉桓帝末年,朝廷在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这六个郡中,选拔良家子弟来充任侍卫皇帝的羽林郎。董卓因为有才能和武艺,力大无比;又能够带两只箭袋在急驰的马上左右开弓,故而被朝廷选中。接着他担任了军司马,跟随中郎将张奂攻打并州立下战功,被授予郎中官职,并得到九千匹细绢的重赏。董卓把得到的九千匹细绢全部分给手下的办事员和士兵。后来,他陆续担任过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在他出任西域戊己校尉时,被免职。不久又应朝廷征召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升任中郎将,率部讨伐黄巾起义军。因在战斗中被击溃,他被撤职以抵偿罪责。
韩遂等人在凉州起兵反叛,朝廷才恢复董卓中郎将的职务,派他带兵到西部抵御韩遂。董卓的兵马在望垣峡的北面,被羌族的数万武装人员包围,粮食断绝。董卓假装要捕鱼充饥,在回撤路上的必经之处,筑堰截断河道;使数十里河道的水流储留起来,董卓带领军队从大堰下游悄悄渡过,然后把大堰挖开。等羌族军队得知对方突围而前来追击时,河水猛涨,无法渡过。当时朝廷共派出六支军队出兵陇西讨伐韩遂,其他五路都打了败仗损兵折将。只有董卓的军队完整无缺地撤退回来,驻扎在扶风郡。朝廷因此任命他为前将军,封斄乡侯。又调任并州牧。
汉灵帝刘宏去世,少帝刘辩即位。何太后的异母哥哥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密谋诛除朝中专权的宦官,何太后却不同意何进的计划。何进要董卓带领自己的兵马,赶来京城;并悄悄指示他给朝廷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凭借太后和陛下的宠幸,扰乱天下。过去赵鞅曾率领晋阳的甲兵,清除了君主身旁的恶人。为臣现在自行敲钟击鼓领兵到洛阳,以讨伐张让这些乱臣贼子。”何进的目的是想恐吓逼迫太后同意诛杀宦官的计划。
董卓的军队还未到达洛阳,何进却先被宦官杀死。中常侍段珪等宦官劫持少帝,仓皇逃往京城北边的黄河渡口小平津;董卓率军到京城北郊的北邙山迎接少帝,护送少帝返回皇宫。这时,何进的异母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也在京城的动乱中被何进的部下杀掉。何进、何苗所统领的军队因失去主将而无所适从,就都归依了董卓;董卓又指使吕布杀死负责京城治安的执金吾丁原,把丁原所指挥的军队全部吞并:这样,京城的兵权就归董卓一人掌握。
在这之前,大将军何进曾派骑都尉鲍信,回家乡泰山郡各地招兵买马。鲍信这时正好返回洛阳,他对袁绍说:“董卓掌握重兵,有政治野心;现今我们不趁早动手干掉他,日后必然要受他的钳制。趁他刚到京城,军队疲劳,发起突然袭击,一定可以擒杀他!”可是袁绍害怕董卓,不敢动手;鲍信随即离京回故乡去了。
这时,国内久旱不雨;董卓以此为借口,逼迫少帝下诏罢免司空刘弘,由自己取而代之。不久他又当了太尉,被授予节杖、黄钺和虎贲勇士。董卓控制朝廷军政大权后,把少帝刘辩废黜为弘农王;随即又杀死刘辩和他的生母何太后,然后立灵帝的小儿子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就是汉献帝。
董卓自任相国,封为郿侯;享有朝见天子时司礼官员只称官职而不直呼名字,以及可以带剑穿鞋进入皇宫殿堂的特殊待遇。他的母亲也被封为池阳君,并且为她设置了家令、丞等下属官员。董卓率领精锐的兵马来到京城,正好碰上朝廷大乱,所以能够专权废立皇帝;还控制了京城的中央武器库和卫戍军队,据有国家收藏的珍宝,威震天下。
董卓生性残忍凶暴,所以用酷刑来威慑众人,即便是曾经对他发怒瞪眼睛之类的微小怨忿,他也要无情报复,使得满朝文武人人害怕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他曾经派遣部下到洛阳东南的阳城县巡查。当时正好是二月间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老百姓都各自集会进行祭祀活动。士兵们不问青红皂白,冲上去把男子统统杀死砍下脑袋;又抢走老百姓的车辆和牛,把妇女和财物都装上车;砍下的人头则系在车辕和车轴上,驱赶牛车,一辆接一辆地返回洛阳城;谎称进攻贼寇大获全胜,一路上士卒们不断高呼“万岁”庆贺胜利。进入洛阳南面的开阳门后,他们放火焚烧人头;把抢来的良家妇女分给官兵们当婢女和小妾。董卓还闯进皇宫随意奸淫宫女和公主。他的凶残反逆就达到如此地步。
开初,董卓曾经很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人。任用他们推荐的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为州郡行政长官;不料韩馥等人到任后,都联合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听到后,认为周毖、伍琼与韩馥等人串通而出卖自己,于是把周毖、伍琼斩首。
河内郡太守王匡,派遣从泰山郡招募来的军队到黄河渡口河阳津驻扎,准备进兵洛阳讨伐董卓。董卓先派一支疑兵,假装要从平阴县境内的黄河边上渡河;而暗中调集精锐主力悄悄从洛阳北面的小平津北渡黄河,绕到王匡军队背后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王匡的军队在河阳津北被打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董卓看到崤山以东地区的各地军政官员纷纷起兵对他进行讨伐,心中开始恐惧不安。
初平元年(公元 190)二月,董卓让皇帝和公卿百官离开洛阳迁都到西边的长安。皇帝出发后他又纵火焚烧洛阳的宫殿,把洛阳一带的陵墓全部发掘,以掠取陵墓中的殉葬宝物。不久董卓也到达长安,自任太师,号称“尚父”;他进出都乘坐皇太子和王子所乘的礼仪专车。这种车悬挂青色车盖,车盖的木制爪形骨架,用金箔制成的花朵形图案装饰,车轮上方的挡泥板画有鹿头龙身的神兽,当时人叫做“竿摩车”。董卓的弟弟董曼,被任命为左将军,封鄠侯;他哥哥的儿子董璜,兼任侍中、中军校尉两个职务,指挥京城驻军;董家的宗族和中表亲属,都在朝中任职。公卿大臣在路上遇到董卓,都要到他的座车前跪拜行礼,董卓则不予还礼;他还传令让尚书台、御史台、符节台等官署中尚书以下的官员到他家中报告公事。他在长安西面修筑大型城堡,叫做郿坞。郿坞的城墙修得跟长安城一样高,其中储藏的粮食足够吃上三十年。董卓夸口说:“大事成功,我就雄踞天下;即便不成功,我守在郿坞中也足以享受一辈子。”有一次他去郿坞视察,公卿百官在长安城北面的横门外为他设宴饯行。董卓命令部下事先搭起帐篷与群臣畅饮。席间,他突然命令侍从押上在北地郡诱降俘获的反叛士兵数百人:当着众人的面先割去俘虏的舌头,然后有的砍去手足,有的挖掉眼珠,有的放进大锅里烹煮;受刑后还没有断气的人,在宴席的几案下痛苦地转动。与会者无不被眼前的惨状吓得浑身发抖,手中的勺子和筷子都拿不住而掉下来,董卓却坐在那里又吃又喝若无其事。
太史官观察云气的变化,说有大臣将被处死。曾当过太尉而现任卫尉的张温,素来不喜欢董卓。董卓很恨他,想借云气有异常变化,用张温的生命来抵塞上天的怪罪。于是指使人诬告张温与袁术勾结谋反,用鞭杖把张温活活打死。董卓的法令严酷,纵容民间仇人诬告,彼此牵连,冤死的人数以千计。致使天下百姓悲叹不止,路上碰上熟人只能用目光示意而不敢打招呼。他还把长安城中秦始皇铸造的大铜人和钟架全部打坏。废除长期流通的五铢钱,另外铸造小钱;小钱外径长五分,上面没有文字花纹,周围的凸边和中央的方孔既不规则平整,也不打磨光滑。这样一来钱币贬值而物价飞涨,谷物一斛竟卖到数十万钱。从此以后货币不再流通。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