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孙陶四张传 翻译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郡令支县人。他曾任本郡太守府的门下书佐,很有仪表风度,声音洪亮。姓侯的太守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并派他到涿郡去向著名的学者卢植学习儒经,他以后又回来当郡太守的下属。
姓刘的太守因事被召到京城的廷尉官署受审,公孙瓒为他驾车,亲自从事做饭之类的杂役。等到刘太守被流放到南方边远的日南郡时,公孙瓒准备了米和肉,在京城洛阳北郊的北芒山上遥祭祖先。他高举着酒杯祷告说:“过去我是家里的儿子;今天我是上司的下属,将要动身到日南郡去。日南郡多瘴气,或许会回不来,我在此与祖先们告别了!”又行了一个跪拜礼,然后慷慨激昂地站了起来,当时看见这一场面的人莫不感动得抽泣不止。刘太守行至中途得到赦免回来。公孙瓒因被举荐为孝廉而担任郎中。又被任命为辽东属国的长史。
他曾经带领几十名骑兵出去巡视边塞,碰见数百名鲜卑族的骑兵。公孙瓒退进一处空亭中,和骑兵们商议说:“今天不冲出去,我们就要死光!”公孙瓒自己拿着长矛,两头都装上了尖刃,飞驰出去刺杀。前后杀伤鲜卑骑兵数十人,自己的部下也有一半人战死,才得以脱离危险。鲜卑人受到这次惩戒,以后再不敢闯入边塞。公孙瓒则升任涿县县令。
中平年间,凉州出现了叛乱。朝廷调发幽州的骑兵冲锋队三千人,暂时让公孙瓒行使都督的权力,使用相应的官员身份证件,带领三千骑兵前往凉州报到。部队开到蓟县境内时,渔阳郡的张纯,引诱辽西郡乌丸族的首领丘力居等反叛,攻掠蓟县地区;自称将军,又扶持当地的官员百姓去进攻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属国的各个城镇,所到之处破坏严重。公孙瓒带领部队,追击张纯等有功,升任骑都尉。辽东属国的乌丸族首领贪至王,率领他的部落向公孙瓒投降。公孙瓒又升任中郎将,封都亭侯;进军驻扎在辽东属国,与少数族人相互攻击五六年。
丘力居等人又攻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百姓深受其害,公孙瓒没有能够抵御住他。朝廷的议论认为,宗正卿东海郡人刘虞具有德行仁义;加之他过去当过幽州刺史,恩德信用在当地流播,少数族都归附他;如果派他去镇守安抚幽州,可以不兴师动众而得到平定。于是朝廷便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刘虞一上任,即派使者到少数族中,用利害关系进行劝告,要求他们送交张纯的脑袋。丘力居等人听说刘虞到来,非常高兴,各自派出翻译向汉朝投诚。
公孙瓒嫉妒刘虞立功,偷偷派人在半路上截杀了少数族的使者。少数族人得知情况,悄悄走小路去见刘虞。刘虞上奏朝廷后撤销幽州边境各处驻扎的军队,只留公孙瓒带领步、骑兵近万人驻扎在右北平郡。张纯丢下妻子儿女,逃到鲜卑族中,被他的门客王政杀死,把脑袋献给刘虞。朝廷封王政为列侯。刘虞因功而就地升任太尉,封襄贲侯。
碰上董卓进入洛阳,提升刘虞为大司马;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并封为蓟侯。关东义军起来讨伐董卓,董卓劫持献帝西迁长安,征召刘虞入朝任太傅;因道路被阻断,使者和诏命没能到达。袁绍与韩馥商议,认为:“皇帝受制于奸臣,天下的人心没有归依。而刘虞,是出自皇族的知名人士,是民众景仰的人。”决定推举刘虞为皇帝,他们派使者去报告刘虞;刘虞始终不肯接受。袁绍等人又劝刘虞宣布自己总领尚书台事务,禀承皇帝旨意具有任命官员的权力;刘虞也不听从,但他仍然与袁绍等保持同盟关系。
刘虞的儿子刘和任侍中,住在长安。献帝想从长安东归洛阳,让刘和迷惑董卓后逃离长安,悄悄混出武关去找刘虞,让他带兵来长安迎接自己。刘和途经袁术的控制区,向他述说了天子的意思。袁术想利用刘虞作为外援,于是留下刘和不让他走;同时向刘和许愿,说只要刘虞的兵马来到,自己就将带兵一同往西面的长安迎接天子,让刘和写信把这件事告诉刘虞。刘虞得到刘和的书信后,派了数千名骑兵到刘和那里。
公孙瓒知道袁术有政治野心,不想派出军队,就阻止刘虞;刘虞没有听从。公孙瓒害怕袁术知道内情后怨恨自己,也派遣他的堂弟公孙越带领一千名骑兵去袁术那里,主动结为友好;暗中又教唆袁术把刘和抓起来,夺走他的骑兵。从此刘虞与公孙瓒的矛盾更深刻。刘和从袁术那里逃出来往北回幽州,路上又被袁绍扣留。
这时,袁术派孙坚驻扎在阳城以抵御董卓,袁绍命部将周昂去夺占阳城。袁术让公孙瓒与孙坚合力进攻周昂,未能取胜;公孙越反被流箭射中死亡。公孙瓒大怒说:“我堂弟的死,灾祸起始于袁绍!”于是出兵进驻磐河,准备报复袁绍。袁绍心中害怕,便将自己所佩带的勃海郡太守印章、绶带,授给公孙瓒的另一个堂弟公孙范;派他到勃海郡任太守,想借此与公孙瓒结好。不料公孙范却带领勃海郡的兵马帮助公孙瓒,击破了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公孙瓒的势力更加强盛,又向前推进到了界桥。同时他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设置了这三个州下属郡县的行政长官,做好了南下攻占这三个州的准备。袁绍驻扎在广宗县,派部将麹义充当先锋与公孙瓒交战,生擒了严纲。
公孙瓒被打败后撤到勃海郡,又与公孙范一起回到蓟县。在蓟县大城的东南面另筑一座小城,做自己的驻地。这座小城与刘虞所在的大城离得很近,两人的怨恨逐渐加深。
刘虞担心公孙瓒发动事变,于是抢先下手举兵袭击公孙瓒;结果被打败,刘虞仓皇出逃到居庸县。公孙瓒攻克居庸,生擒刘虞,把他押回蓟县。这时董卓被杀,天子派使者段训来幽州宣布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指挥北方六个州的各路军队;同时宣布提升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公孙瓒诬告刘虞想自称皇帝,胁迫段训斩了刘虞;公孙瓒则上奏朝廷,让段训做幽州刺史。
从此公孙瓒对人骄傲矜持,只记别人的过失而忘掉别人的好处,很多人被他残杀。刘虞的下属渔阳人鲜于辅、齐周,以及骑都尉鲜于银等人,率领幽州的军队想攻杀公孙瓒替刘虞报仇;因为燕国的阎柔素来有恩德威信,大家共同推举他担任护乌丸校尉的司马。阎柔在乌丸、鲜卑族人中招募引来士兵,得到少数族与汉族军队数万人。这支队伍与公孙瓒所设置的渔阳郡太守邹丹,在潞河北岸展开激战。大获全胜,斩了邹丹。这时袁绍又派遣麹义和刘虞的儿子刘和,带领军队与鲜于辅合力进攻公孙瓒。
公孙瓒的军队连战连败,只好逃回易京固守:他在易京外围挖了十道堑壕,在堑壕之内垒起一座座高台,都有五六丈高,然后在台上建高楼;在堑壕之内正中央所垒的土台特别高,足有十丈,留给自己住;还在这里储存了三百万斛的粮食。公孙瓒说:“过去我以为,天下事用手来指划几下就可以解决。今天看来,并非我能决定得了;不如休战,积蓄粮食。兵法上说:敌人占据一百座高楼时不能去进攻;今天我修了上千座高楼。吃完储存的这些粮食,就可以知道天下事情的结局了。”他想以此来拖垮袁绍。
袁绍派遣将领去进攻,几年都不能得手。建安四年(公元199),袁绍出动全军围攻易京。公孙瓒派儿子去向黑山农民军求救;后来又想自己带领骑兵冲锋队突围而出,然后依傍着西山,带领黑山农民军,侵扰冀州,截断袁绍的后路。长史关靖劝公孙瓒说:“现在将军您手下的将士,都已呈土崩瓦解之势;他们之所以还能各自坚持一阵子,是因为他们顾恋自己的住处和妻儿老小,把将军您当做主心骨啊。将军只要长期坚守下去,袁绍一定会自行撤退;他撤退之后,我们四面的兵将,必定能重新聚合起来。如果您现在舍弃他们而突围,军队失去镇得住的重心;易京的危亡,马上就会来到!将军失去根据地,孤独游动在荒野上,还能成就什么大事啊!”公孙瓒便打消了突围的念头。他的儿子把救兵请到后,他想内外夹攻袁绍;就派人给儿子带去一封信,约定时间同时出动,点火作为联络信号。不料袁绍的巡逻兵截获了这封信,如期点火;公孙瓒以为是救兵出动,于是出城准备实施夹击。袁绍设下了埋伏发起袭击,把公孙瓒打得落花流水。公孙瓒只得又退回易京防守。袁绍挖掘地道,由地下冲出易京内的地面,破坏了公孙瓒修建的一座座高楼,逐渐推进到达中央那座最高的楼。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