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华歆王朗传 翻译
钟繇,字元常,颍川郡长社县人。钟繇小时候曾经与同族的一位父辈钟瑜一同去洛阳,路上遇到一个相面的人,那人说:“这个孩子有贵人的相貌,但注定要在水上遭到厄运。要尽力小心避免啊!”钟繇走了没有十里,过桥时马惊了,掉下河去几乎淹死。钟瑜因为相面的人说得准,更加看重钟繇;就供给他资金费用,使他能够专心学习。钟繇后来被举荐为孝廉,任尚书郎;又担任阳陵县令,因为得病离职。此后被三公府任命为下属。改任廷尉正、黄门侍郎。
这时,汉献帝在长安,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城中作乱,与关东地区断绝联系。太祖曹操兼任兖州牧之后,才开始派遣使者进贡上书。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地区早想要自行拥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来使者,却不是他的真心。”商议扣留太祖使者,拒绝他的上贡。钟繇劝说李傕、郭汜等人说:“现今英雄并起,各人都假借天子的命令独断专行,只有曹兖州心系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心诚意,不符合那些正准备前来向天子致意的人的希望。”李傕、郭汜等人采用了钟繇的建议,对太祖予以优厚的回报;从此太祖得以与朝廷通使。
太祖已经好几次听到荀彧称赞钟繇,得知他对李傕、郭汜的劝说,印象更加深刻。后来李傕胁迫献帝,钟繇和尚书郎韩斌一同策划计谋对付。献帝得以离开长安,钟繇也是出了力的。
后来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升任侍中、尚书仆射,还根据他建立的功劳封为东武亭侯。
这时关中的将领马腾、韩遂等人,各自拥有强兵相互争战。太祖正忙于处理中原地区的事务,对关中的事态深感忧虑。于是上表派遣钟繇以侍中的身份代理司隶校尉,持有节杖,督察关中各路军队,把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处理公务时不必等候批示的权力。
钟繇到达长安后,送信给马腾、韩遂等人,为他们陈述利害祸福;马腾、韩遂就各派一个儿子入京作为人质以表诚意。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钟繇送去两千匹马供给军用。太祖给他回信说:“得到送来的马匹,很适应部队的急需。关中地区平定,朝廷没有后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勋。从前萧何镇守关中,供给充足的食粮,保证了前方军队的需要,也就正像这样啊。”
以后,匈奴族单于在平阳郡作乱,钟繇率领各路军队包围他们,未能攻下;而袁尚所委派的河东郡太守郭援又到了河东,兵马强盛,将领们商议想要撤军离去。钟繇说:“袁氏正处在强盛的时候,郭援现在到来,关中众将暗中与他来往;他们之所以还没有全部反叛的原因,不过是顾忌我的威名罢了。如果我们撤军离去,向他们示弱;这里所有的居民,谁不是我们的仇敌?即使我想要回去,难道能走得到家吗?这是尚未开战就先自行败退啊!再说那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必定轻视我军;如果他们渡汾河扎营,我们趁他们正在渡河时打击他们,可以大获全胜。”这时张既劝说马腾来合击郭援,马腾派他的儿子马超,率领精锐部队迎面攻来。郭援到了以后,果然轻率挥兵渡过汾河;众人劝止,他不听从。渡过河的人还不到一半,钟繇发动攻击,打得对方大败。斩杀了郭援,降服了单于。事情经过记载在本书《张既传》中。以后河东郡人卫固制造叛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幹等人一同与朝廷为敌;钟繇又率众将打败了他们。
自从天子向西迁徙,洛阳百姓几乎死亡流散光了;钟繇把关中民众迁徙过来,又招纳逃亡人口来充实,几年之内洛阳地区百姓户口逐渐增多。太祖征讨关中时,得以利用这里的人力资源,因此上表委任钟繇为前军师。
魏国建立,钟繇任大理。升任相国。文帝曹丕在东宫做太子时,赏赐给钟繇一只同时可以煮熟五种食品的“五熟釜”,在釜上铭刻的文字说:“现今堂堂魏国,充当汉室屏障。这位相国钟繇,真是王国栋梁。日夜谦恭工作,没有时间静养。百官纷纷学习,把他当做榜样。”几年后,因为他的下属西曹掾魏讽谋反,他被魏王下达策书免职。
文帝继魏王位后,钟繇又任大理。到了文帝登上帝位,改任廷尉,晋升爵位为崇高乡侯。不久升任太尉,转封为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是上一朝代的著名大臣。文帝退朝后对身边人说:“这三公,都是一代的伟人;将来大概难有后继之人了!”
明帝即位,晋升钟繇爵位为定陵侯;增加封邑五百户,连同以前共一千八百户。又升任太傅。钟繇膝部有病,下拜起身不方便;当时华歆也因为年老患病,上朝晋见时都让他们二人带着轻便小车,由卫士抬上殿就座。这以后三公有病,就把这种做法视为惯例。
当初,太祖下令,让臣僚评论死刑是否可以改行宫刑来代替的问题。钟繇认为:“古代的肉刑,历代圣明君主都实行过;现在应该恢复,以代替死刑。”参加讨论的人认为这是民众不喜欢的做法,于是停止讨论这件事。到了文帝时设宴招待群臣,下诏说:“大理钟繇提出恢复肉刑,这确实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卿应当好好共同商议这件事。”议论还没确定下来,碰上有军事行动,再次停止了讨论。
太和年间,钟繇上疏说:“大魏承受天命,效法虞舜、夏禹。汉文帝改革刑法废除肉刑,不合于古道。先帝的圣德,是上天所赐予的,他对古代的文献,都非常了解。因此他继位之后,接连颁发英明的诏令;打算恢复古代的肉刑,作为一代的法典。因为接连有军事行动,结果没有施行。陛下继承太祖武皇帝和高祖文皇帝的遗志,认为砍脚的刑罚可以禁止罪恶却被废止很是可惜,为无辜判死刑的人感到遗憾,让了解和熟悉刑律法令的人,与众大臣共同商议;挑出本当斩去右脚而划入死刑的,恢复执行砍脚的刑罚。《尚书·吕刑》上说:‘皇帝详细询问下民,得知鳏夫寡妇对有苗氏的刑罚不满意。’这是说尧将要废除蚩尤、有苗的酷刑时,先详细询问百姓中那些有怨恨之辞的人。就像现在断案时,询问三公、九卿、百官、万民百姓一样。我以为应当像汉景帝那样发布法令,对那些处以弃市死刑的犯人,他们自己如果想要改为砍右脚的肉刑,就听从他们。对那些本应当处以刺面、割鼻、砍左脚、割生殖器等肉刑的人,仍然依照汉文帝的办法,改为剃光头发做苦工或鞭打等刑罚。犯通奸罪的男女犯人,大多数年纪在二十到四五十岁之间;即使砍了他们的脚,依然还能够生育。现今全国人口少于汉文帝的时代,我的建议如果实行,每年约能保全三千人的生命。过去张苍废除肉刑,所杀的人每年反而数以万计。为臣想要恢复肉刑,每年却可以使三千人生存下来。当年子贡问能够拯救百姓就可以称为仁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那一定算是最高的德泽了!尧、舜大概也难以做到呢!’又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它,它就来了。’如果确实能实行肉刑,百姓将能永久得到好处。”
上奏以后,明帝下诏说:“太傅学问优秀才华出众,留心政事;又深通刑法理论。这是件大事,公卿众大臣们要一起好好评议。”
司徒王朗的评议认为:“钟繇想要减轻死刑的律条,增加砍脚的刑罚;这就好比是把躺下的死人变成竖立的活人,当然是好事情。但是为臣愚蠢,仍然有稍稍不同的意见。本朝制定的五大类刑罚,都明确记载在法律条文之中;本来就有比死刑轻一等的刑罚,不处死刑,自然就可以判比死刑轻一等的刑罚了。这个规定施行已经很久了,不必借助斧凿施行肉刑,再来拉开刑罚的档次。前世的仁慈君主,不忍心于肉刑的惨虐残酷,因此才废弃不用;从不用肉刑以来,已经过了几百年。现在突然恢复实行,恐怕减轻死刑的文书还没显现在万民眼前,而有关我们滥施肉刑的消息已经宣扬到敌国耳中了:这可不是用来使边远人民归附的做法。现在可以按照钟繇所想要减轻的那些死罪种类,把死刑改判为剃光头发做苦役的刑罚;如此惩处还嫌太轻的那些罪行,可以把犯人做苦役的年限成倍加长。这样做,可以说对内有起死回生不可估量的恩德,对外又没有用砍脚代替做苦役那样骇人听闻的名声。”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