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于张徐传 翻译 第2节
黄初六年(公元 225),文帝追怀张辽、李典在合肥的战功,下诏说:“合肥一战,张辽、李典以八百步兵,打败了十万敌军;自古以来用兵,没有这样辉煌的战例啊!使得敌人至今威风扫地,真可以称得上是国家的爪牙了。从张辽、李典的封邑中各分出一百户,赐他们每人的一个儿子以关内侯的爵位。”张虎曾任偏将军,死后,他的儿子张统继承爵位。
乐进,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人。他身材短小,凭着勇敢无畏跟随太祖曹操,担任帐下一名吏员。太祖派他回本郡招募士兵,得到一千多人;回来后担任军中司马的副手、陷阵都尉。随太祖到濮阳攻打吕布,到雍丘县攻打张超,到苦县攻打桥蕤;都因率先冲杀立下战功,被封为广昌亭侯。又跟随太祖在安众县讨伐张绣;在下邳县包围吕布,打败了吕布手下的另一支部队。又在射犬攻打眭固,到沛县攻击刘备;都获得胜利,被任命为讨寇校尉。又渡过黄河攻打获嘉县。回军后,随太祖在官渡迎击袁绍;乐进奋力作战,杀死袁绍的大将淳于琼。此后他又随同太祖在黎阳攻击袁谭、袁尚兄弟,斩了袁军大将严敬,代理游击将军职务。领兵攻打黄巾军,他又大获全胜,平定了乐安郡。跟随太祖包围邺县。邺县平定后,又随太祖赴南皮县攻打袁谭;乐进率先冲击,攻进东门。袁谭被打败以后,乐进单独率兵攻破雍奴城。
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曹操上表给汉献帝,称赞乐进和于禁、张辽说:“武力强大,计谋周全;品性忠诚专一,坚守高尚节操;每次征战,身先士卒;奋勇冲锋,无坚不摧;亲自擂鼓指挥,从来不会疲倦。凡是单独领兵征讨,统率部下;全军团结,纪律严明;临敌决策,从无失误:评定功劳记载贡献,他们都应该受到提升信任。”于是任命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乐进受命领兵征剿高幹,从北路进入上党郡,迂回到敌后。高幹退守壶关,乐进连续作战,大量杀伤敌人。高幹坚守壶关,未能攻破;碰上太祖亲自前来助战,才攻破了壶关。太祖征讨管承,在淳于驻军。派乐进和李典进攻,管承被击败逃往海岛,海滨一带得以平定。
荆州还没有臣服,太祖派乐进在阳翟县驻扎。此后,他又随太祖平定荆州,留守襄阳;同关羽、苏非等人作战,把他们都击败,南郡各县山中的少数族,都来投降。又奉命讨伐刘备委派的临沮县长杜普、旌阳县长梁大,都大获全胜。以后,他跟随太祖征讨孙权,乐进被朝廷授予节杖。太祖回去后,留下乐进和张辽、李典镇守合肥。增加了他的食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二百户。由于乐进多次立功,又从他的封邑中分出五百户,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列侯;乐进本人,则升任右将军。
乐进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 218)去世,谥为威侯。他的儿子乐綝继承爵位。乐綝果敢刚毅,有他父亲的风范,官做到扬州刺史。诸葛诞谋反的时候,突然袭击乐綝,杀死了他。朝廷下诏表示痛惜,追赠他卫尉的官衔,谥为愍侯。他的儿子乐肇继承爵位。
于禁,字文则,泰山郡钜平县人。黄巾军起事,鲍信在泰山郡招募军队去镇压,于禁参加了他的队伍。
等到太祖曹操兼任兖州牧的时候,于禁和同伴都前往太祖军中担任小队长,归将军王朗指挥。王朗器重于禁,就向太祖推荐,说他的才干可以胜任大将的职务。太祖召见他谈话,任命他为司马;派他带兵前往徐州,攻打广戚县;结果攻破了县城,升任陷阵都尉。随同太祖到濮阳县讨伐吕布,于禁单独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吕布的两座营寨;又率兵在须昌县打败了高雅。跟随太祖攻打寿张、定陶、离狐等县,在雍丘城包围了张超,占领了以上几座城池。接着随太祖讨伐黄巾军首领刘辟、黄邵等部,驻扎在版梁。黄邵等在夜晚偷袭太祖的大营,于禁率部下迎击,杀死了黄邵等,迫使敌人全部投降。他升任平虏校尉。然后他再度跟随太祖在苦县包围桥蕤,斩了桥蕤等四名敌将。又随太祖到宛县进攻张绣,张绣被迫投降。
后来张绣突然反叛,太祖迎战失利,败退回舞阴县。当时部队溃乱,士兵各自悄悄走小路去寻找太祖;只有于禁统率着属下的几百人,且战且退,虽有战死负伤的也没有分散。敌人的追击逐渐减慢之后,他就从容整理队伍,敲着战鼓回营。还没回到太祖的驻地,途中看到十多个赤身裸体的伤兵在逃跑。于禁问他们怎么会这样,回答说:“我们遭到青州兵的抢劫。”当初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投降了太祖,称为“青州兵”;太祖对他们很宽容,所以敢借机抢掠。于禁非常愤怒,对部下发布命令说:“青州兵也属曹公统辖,反而当强盗抢人吗!”便领兵惩治他们,责备他们的罪过。青州兵很快就跑到太祖那儿去告状。于禁随后到达,先建立营垒,没有及时去拜见太祖。有人对他说:“青州兵已经告了您的状了,应该赶快到曹公那里去分辨啊!”于禁却说:“现在敌人还在后面,随时可能追来;不先作防备,用什么来抵抗敌人呢?况且曹公英明,他们诬告我又有什么用!”等到堑壕挖好营垒安顿下来之后,他才进大营去拜见太祖,把事情经过一一禀报。太祖很高兴,对于禁说:“在淯水收降张绣之后出现变故,我的处境非常危急;将军您能在混乱当中整顿自己的军队,惩治抢掠的暴行,筑好坚固的营垒,有不可动摇的节操。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可能赶过您!”于是依据于禁前后的功劳,封他为益寿亭侯。
于禁再次随太祖到穰县攻打张绣,在下邳活捉吕布;另外又与史涣、曹仁在射犬攻打眭固,把眭固击败杀死。太祖开始讨伐袁绍的时候,袁绍势力强大,于禁自愿担任前锋。太祖认为他气势雄壮,拨了二千名步兵,由于禁率领,扼守黄河的延津渡口抗御袁绍;太祖自己返回官渡。刘备占据徐州反叛,太祖东征刘备。袁绍趁机攻打延津,于禁坚守,袁绍未能得手。于禁又同乐进等人率领五千名骑兵和步兵,攻击袁绍的其他营地:从延津西南沿黄河直到汲、获嘉两个县,焚烧了敌人的三十多处据点;杀死和俘虏各几千人,袁绍部将何茂、王摩等二十多人投降。太祖又派于禁单独率军驻扎在原武城,在黄河的杜氏津渡口附近攻破了袁绍的又一处营寨。于禁升任裨将军。随太祖回到官渡。太祖和袁绍都分别把自己的营垒连接起来,筑起土山相互对峙。袁绍的部队向太祖营中射箭,很多士兵被射死射伤,人们都很害怕。于禁监督士兵守御土山,奋力作战,斗志更加高昂。袁绍被打败,于禁升任偏将军。
冀州平定之后,昌豨又举兵反叛,太祖派于禁去讨伐。于禁催兵急进,发起攻击;昌豨过去同于禁有过交情,所以向于禁投降。众将都认为昌豨既已投降,就应当送他到太祖那儿去。于禁却说:“你们不知道曹公一贯的命令吗?被围攻以后再投降的一律处死,不予赦免。奉行法律遵守命令,这是臣下奉事上司应当具备的节操。昌豨虽然是我过去的朋友,于禁难道能因此而失节吗!”于是亲自到昌豨那里,与他诀别,流着泪将他斩首示众。当时太祖在淳于驻军,听到情况后叹息说:“昌豨不到我这儿投降而去找于禁,这不是命中注定要死了吗!”从此更加器重于禁。东海郡平定以后,于禁任虎威将军。
后来他同臧霸等人攻击梅成的叛乱势力,张辽、张郃等人则进攻陈兰。于禁到达以后,梅成带领三千多人投降;随后又发动叛变,他的部下都投奔陈兰。张辽等人同陈兰相持,军粮不足;于禁押运的粮车不断到达,张辽得到给养,才得以消灭陈兰、梅成。于禁增加封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二百户。
那时候,于禁同张辽、乐进、张郃、徐晃,都是全军的名将;太祖每次出征,他们轮换着担任先锋和后卫。而于禁带兵严格整齐,缴获的财物,自己分毫不取,因此赏赐特别丰厚;由于他以严厉的军法控制部下,所以不很得人心。太祖曾经愤恨朱灵,想夺了他的兵权。因为于禁有威信,就派他带几十名骑兵,拿着命令,径直到朱灵的营中,解除其军权;朱灵和他的部下,都不敢妄动。于是太祖让朱灵在于禁手下当部将,大家都被震慑而服从。他就是这样让人畏惧。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