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吴主传 > 吴主传 翻译

吴主传 翻译

孙权,字仲谋。他的哥哥孙策平定江东各郡之后,当时孙权十五岁,就担任了阳羡县长。后来吴郡举荐他为孝廉,扬州举荐他为茂才;代理奉义校尉职务。

汉朝因为孙策从远方来述职进贡,忠心可嘉,派使者刘琬到江东去向孙策宣布给予赏赐的诏书。刘琬对人说:“我看孙氏兄弟:虽然都才能优秀见识通达,然而享受福禄的时间都不长久。只有孙策的二弟孝廉孙权,外表和容貌奇特雄伟,骨骼形体很不寻常;有大贵之相,而且寿命又长。您试着记住这一点!”

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 199),孙权随从孙策征讨庐江郡太守刘勋。把刘勋击败后,又进兵到沙羡县讨伐黄祖。

建安五年(公元 200),孙策去世,把权位交给孙权;孙权一直哀哭不止。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啊!这难道是哀哭的时候吗?周公订立了父母死后儿子要服丧三年的制度,但是他死后儿子伯禽并没有遵守;伯禽也不想违背父亲的规定,可是时势不允许他这么办啊。何况现今奸恶的人竞相起事,就像豺狼布满了道路;这时您却想哀哭亲人,顾及礼制;岂不等于是开门请盗贼进家吗?这可算不上是有仁爱之心啊!”于是张昭脱下孙权的丧服换上官服,把他扶上马,让他出去巡察军队。

这时,孙氏所控制的地域只有会稽、吴、丹杨、豫章、庐陵五郡,而且就是这五郡的险峻深山也还没有完全服从;江东著名的世家大族,分布在地方;从长江以北前来投奔的人士,则在观望江东前途的安危以便决定去留,这两类人物都还没有与孙氏形成稳固的君臣关系。张昭、周瑜等人则认为孙权是可以与之共创大业的领袖,所以献出诚心拥戴他。

曹操向朝廷上表推举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郡太守;孙权驻扎在吴县,让郡丞到会稽郡的治所山阴县去,代行处理公务文书。他用师长的礼节对待张昭;而任用周瑜、程普、吕范等人为将领;他又招纳优秀人才,聘求社会名流,鲁肃、诸葛瑾等人开始成为他的上宾。他还分配部署众将,前往险峻的深山去安抚山越人,讨伐其中不服从命令的武装势力。

建安七年(公元202),孙权的母亲吴氏夫人去世。

建安八年(公元 203),孙权率军讨伐西边的黄祖,击溃了对方的水军,只剩城池没有攻下;而这时山越人又发起反抗,孙权率军回还经过豫章郡时,派吕范平定鄱阳县的山越,程普讨伐乐安县的山越;太史慈兼任海昏县令,韩当、周泰、吕蒙等人前往社会秩序动荡而不易治理的各县担任县令、县长。

建安九年(公元 204),孙权担任丹杨郡太守的弟弟孙翊,被左右的人杀害;孙权任命堂兄孙瑜接替孙翊的职务。

建安十年(公元 205),孙权派贺齐讨伐上饶县,分出该县一部分土地设立建平县。

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孙权再次率军讨伐西边的黄祖,俘虏对方一部分百姓后撤回。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春天,孙权第三次进攻黄祖。黄祖先派水军迎战,都尉吕蒙打败对方的先头部队;接着凌统、董袭等将指挥全部精锐将士猛攻,终于攻克黄祖据守的城池并大肆屠杀。黄祖空身一人逃走。被骑兵冯则追上后砍下头颅,俘虏了对方的男女百姓共几万人。

这一年,孙权又派贺齐讨伐黟、歙二县的山越。分出歙县的大部分土地设立始新、新定、黎阳、休阳四县,以上述六县为新都郡。

荆州牧刘表去世;鲁肃请求带着孙权的指命去向刘表的两个儿子表示哀悼刘表之情,同时借机观察荆州事态变化。鲁肃还没有到达,而曹操的大军已经南下兵临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琮带领全体部众投降,在荆州的刘备想往南渡过长江。鲁肃与他相见,传达了孙权的意思,并为刘备分析了事情的成败。刘备听从劝告推进到夏口驻扎,派诸葛亮东下去见孙权。孙权命令周瑜、程普等将出发去迎战曹操。当时,曹操刚刚收纳了刘表的人马,势力非常强盛;议论的臣僚们都闻风丧胆,大多数人竭力劝孙权投降去迎接曹操。唯有周瑜、鲁肃坚持抵抗的主张,与孙权的意见相同。于是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督、右督,各自统领一万精兵;与刘备一同向西推进,与曹操的大军在赤壁相遇,结果把曹军打得大败。曹操烧掉残余的船只后,往北方撤退,士兵饥病交加,死亡了一大半。

刘备、周瑜又乘胜追到南郡。曹操只好退回北方,留下曹仁、徐晃在南郡的治所江陵城坚守,又派乐进驻守江陵北面的襄阳。这时吴将甘宁在夷陵县,被曹仁的人马包围;周瑜采纳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抵抗曹仁,自己带了一半的军队前去援救甘宁,结果得胜而回。

孙权亲自率领大军在淮南围攻合肥。又派张昭进攻九江郡的当涂县,张昭作战失利。而孙权进攻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拿下城池。曹操从荆州退回北方后,立即派部将张喜带领骑兵驰援合肥;结果他还未赶到,孙权就已撤退。

建安十四年(公元 209),周瑜与曹仁相持了一年多;杀伤了对方很多人马。曹仁放弃城池后逃走。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

刘备上表朝廷推举孙权代理车骑将军职务,兼任徐州牧;而刘备自己则兼任荆州牧,驻扎在公安。

建安十五年(公元 210),孙权分出豫章郡一部分土地,设置鄱阳郡;又分出长沙郡的一部分土地,设置汉昌郡,以鲁肃为汉昌郡太守,驻扎在陆口。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孙权把治所从吴县迁到秣陵县。

第二年,开始在秣陵修建石头城;并把秣陵改名为建业。他听说曹操将来侵犯,又在濡须水的两岸修筑军事壁垒叫做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正月,曹操进攻濡须。孙权在这里与对方相持一个多月。曹操观察孙权的军队,很是赞叹它的整齐威严,于是下令退军。

当初,曹操担心滨临长江北岸的各个郡县百姓被孙权掠走,下令让他们往北方内地迁移。不料这些地方的民众反而受到惊动,从庐江、九江、蕲春、广陵等郡向南渡过长江逃跑的有十几万户之多;结果长江下游的北岸沿江地区人口急剧减少,在合肥以南只剩下皖县一座城池。

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五月,孙权出兵进攻皖县。当年的闰月,攻下城池,抓获曹操委派的庐江郡太守朱光和军事参谋董和,还俘虏男女军民几万人。

这一年,刘备取得益州。

第二年,孙权因为刘备已经有了益州,就派诸葛瑾前去请求刘备让出荆州各郡。刘备不同意,说:“我正在打凉州的主意;平定了凉州之后,就把荆州都给你们。”孙权得知后说:“这是借了荆州不还,反而想说些空话来拖延时间!”于是他委派了荆州南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行政长官前去接管各地。关羽又把这些官员全部赶走。

孙权大怒,立即派吕蒙指挥鲜于丹、徐忠、孙规诸将,带着二万精兵前去进攻这三郡;同时命令鲁肃带领一万人马驻扎在巴丘,以抵御南下救援的关羽;孙权本人则进驻陆口,以便对各路军队进行调度指挥。

吕蒙的军队到达后,长沙、桂阳二郡很快投降,只有零陵郡太守郝普还坚持抵抗。碰上这时刘备亲自率军从益州赶到公安援助,并派关羽带领三万人马杀到益阳;孙权急召吕蒙等将北上帮助鲁肃抵抗关羽。吕蒙派人前去劝诱郝普,郝普投降,吕蒙全部俘取了三个郡的敌方将领和郡太守;于是立即领兵北上,与孙皎、潘璋和鲁肃合兵之后一齐向前推进,在益阳挡住关羽。

双方还没有交战,恰巧这时曹操攻入了益州北面的汉中;刘备怕丢掉益州,赶忙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让诸葛瑾去作回复,双方重新恢复同盟友好关系。于是分割荆州:长沙、江夏、桂阳这东面三郡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这西面三郡属于刘备。刘备回到益州,曹操本人已离开汉中北归。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