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仪胡综传 翻译
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他二十岁左右跟随著名学者宋仲子学习。在不到三十岁时,荆州牧刘表,聘任他为部江夏郡从事史。当时江夏郡沙羡县长贪污不守法纪,潘濬查办后将其处死,全郡为之震恐。后来他担任湘乡县令,在治理上很有名声。
刘备兼任荆州牧,以潘濬为州政府的治中从事史。刘备西进益州,潘濬负责处理留守的州政府公务。
孙权出兵袭杀关羽,兼并了荆州;任命潘濬为辅军中郎将,授给他一支兵马。接着潘濬升任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
孙权称帝,委任他为少府。晋封刘阳侯。又升为太常。
武陵郡内五溪地区的蛮族发动叛乱聚结纠合,孙权授予潘濬节杖,指挥各军前往讨伐;他所允诺的赏赐必定兑现,但是他的法令也绝不能违犯;在这场平叛战役中斩杀和俘虏的叛军,大约有上万人。从此蛮族各部势力衰弱,这一方的秩序恢复宁静。在此之先,潘濬与陆逊都驻守在武昌,共同掌管留守公务。他从五溪回来后,又依旧在武昌。
当时中书典校郎吕壹操纵威权,上奏请求查办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这些大臣的行动都受到限制。黄门侍郎谢厷,在谈话之间问吕壹说:“顾丞相的事怎么样?”吕壹回答说:“好不了。”谢厷又问:“如果此公被免职斥退,谁应当代替他?”吕壹没有回答。谢厷说:“是否潘太常会得到他的职务呢?”吕壹过了很久才说:“您的话差不多。”谢厷马上对他说:“潘太常,一直对您切齿痛恨,只是距离远没有机会罢了。如果他今天入朝代替顾公为丞相,恐怕明天就要刺杀您了!”吕壹听了大为惊恐,赶紧把顾雍的问题一笔勾销。
潘濬请求来到建业,朝见孙权,想把心中的话都说出来对孙权进行劝谏。他到达建业之后,听说太子孙登已经多次向孙权进言斥退吕壹等人,而孙权却不听从;潘濬就大摆宴席邀请朝廷百官,想借此亲手用刀杀死赴会的吕壹;然后自己承当罪责,为国家铲除祸患。吕壹暗中得知消息,称病不去。
潘濬每次进宫见孙权,没有哪一次不陈述吕壹的奸险。从此吕壹受到的宠任逐渐减弱,后来落得被诛杀的下场。孙权为之引咎责备自己,同时也讥诮责备大臣。事情经过记载在本书《吴主传》中。
赤乌二年(公元239),潘濬去世。他的儿子潘翥继承了爵位。潘濬的女儿,许配给孙权的儿子建昌侯孙虑为妻。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他是丞相陆逊的本家但晚一辈。
孙权黄武初年,陆凯先后担任永兴、诸暨两县县长,所到之处都有政绩。被任命为建武都尉,开始统领兵马。他虽然指挥军队,却手不释卷。陆凯很喜欢扬雄《太玄》这本书,论述推演其中的意思,用来占卜吉凶总是应验。赤乌年间,他出任儋耳郡太守。讨伐朱崖的叛军,斩首俘虏敌人立下军功,升为建武校尉。
孙亮五凤二年(公元 255),他奉命讨伐零陵郡山区的叛匪陈毖,斩杀陈毖,取得全胜;被提升为巴丘战区军事指挥官、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的军事指挥官。后来与众将一起前往寿春作战。回来后,他先后升任荡魏将军、绥远将军。
孙休即位为帝,陆凯升任征北将军,被授予节杖,兼豫州牧。
孙皓立为皇帝后,陆凯又升任镇西大将军,巴丘长江防线总指挥官,兼任荆州牧,晋封嘉兴侯。孙皓与晋国讲和,使者丁忠从北方回来,劝孙皓说是可以袭击北方的弋阳郡;陆凯进言劝阻。事情经过记载在本书《孙皓传》。
宝鼎元年(公元 266),陆凯升任左丞相。孙皓生性不喜欢别人看自己,群臣侍从朝见时,都不敢冒犯看他。陆凯劝孙皓说:“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认识的道理;否则猛然有无法预料的危险出现时,就不知道该去救谁了。”孙皓特别准许陆凯看自己。
孙皓下令迁都到武昌;扬州的百姓必须溯长江而上运去大量供给朝廷使用的物资用品,深感痛苦。再加上朝廷政事处理毛病很多,弄得黎民百姓穷困不堪。陆凯为此呈上奏疏说:
为臣听说有道的君主,用快乐来使民众快乐;无道的君主,用快乐来使自己快乐。使民众快乐,快乐持续得更长久;使自己快乐,将会得不到快乐而灭亡。民众是什么?民众是国家的根本;确实应当重视他们吃的问题,爱护他们的生命。要知道民众安定君主才会安定,民众快乐君主才会快乐。
自从近年以来,君主的威望被类似夏桀、商纣的举动所损伤,君主的英明被类似奸雄的作法弄得黯然失色,君主的恩惠被一批邪恶小人所阻塞。没有出现什么灾荒民众却丧失生命,没有兴办什么大事国家却财政空虚;受罚的人毫无罪过,受赏的人毫无功劳;使得君主有施政谬误的过失,上天也为之显现异常的现象以示警告。但是朝廷的公卿大臣,都对君主献媚以谋求宠爱,压榨百姓以攫取优厚的私利;引导君主走上邪路,使用淫乱的风俗败坏政治:为臣私下深感痛心!而今邻近的晋国与我们友好,四方边境没有战事;应当专心专意停止劳役让士兵充分休养,充实仓库储备,以等待天时。但是陛下却转动念头,骚扰百姓;使人民严重不安,不论年龄大小都悲呼哀叹:这根本不是保国养民的办法啊。为臣听说上天根据人的表现赐予吉凶祸福,犹如有形物体的影子,声音的回响那样必然兑现。有形物体一动影子就动,一停影子就停;这与命运气数直接相关,不是口头上说的话能够产生影响的。
从前秦朝之所以丢了天下,就是因为赏赐轻而刑罚重,政治刑罚混乱,民众的力量被君主的奢侈生活耗费干净;君主的眼睛被美色弄得眼花缭乱,心灵被财宝腐蚀污染;奸臣当道,贤哲隐避;百姓危惧,天下人深感痛苦:因此才会有彻底覆灭的下场。汉朝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君主亲自显示诚心信义,听取劝告招纳贤才;连背柴的人都承受了他的恩惠,又亲自聘请在山洞中的隐士出来做官;广泛听取臣民意见,从而成就其宏大规划:这些都是以往历史的明证啊。在近代汉朝衰落的末期,三方鼎立;魏朝失掉法制,晋国取代它的政治地位。益州周围地形陡峻险要,士兵大多精强力壮;如果闭门固守,可以永保万世。然而刘氏君主在赏罚上错乱,一再失误;君主纵情享受奢侈生活,民众的力量在不紧急的事情上用尽。所以被晋军讨伐,君臣都成为俘虏:这又是眼前发生的明证啊。
为臣愚昧不识大体,文辞也讲不出什么正经道理;智慧浅薄低劣,没有什么更大的希图:只是私自为陛下的天下可惜啊!为臣谨在下面呈奏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事情对百姓而言繁杂苛刻,对国家的刑罚政治而言造成混乱;总之希望陛下停止修建大型工程,去除各种劳役,致力于施行宽大的政策,减轻民众苛重的负担。
武昌一带的土地,地形险要而土质瘠薄,不具备帝王都城能够安定国家而养育民众的条件;船只停泊在这里的水中容易漂走沉没,房屋建筑在这里的山上显得高峻危险。而且童谣唱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回建业死,不在武昌居!”为臣听说近来与荆州对应的翼宿有妖异天象,是预兆灾祸的火星在这片星区显示凶兆;人间的童谣,实际上出自上天的心中,童谣里把居住在武昌拿来和死亡相比:足以明白上天的旨意,了解民众对此感到的痛苦了。
为臣听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够用三年的粮食物资储备,就不能称之为国家。可是我国现今连一年的储备也没有,这个责任要由朝廷的臣僚承担。然而各位公卿,地位处在众人之上,俸禄还要传给子孙;从来没有献身为国的节操,补救政治的建议;只想苟且向君主呈送一点点好处,以求君主宠爱自己;他们无情摧残百姓,完全不为君主的前途着想。自从孙弘建议推行义务兵役以来,农田耕种荒废,到处都无法向国家上交赋税收入;而且还把一家父子几人分开在各地服役,使得官府供给的口粮数量一天天增加,仓库中的积蓄一天天减少;民众有分离的怨恨,国家的基础有损害的趋势,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怜悯痛心。老百姓困穷无法,只得出卖儿女;各种人头税、土地税名目繁多不断征收,他们天天弄得精疲力竭。各地的县级行政长官,对此弊政不作任何纠正;再加上还有监督他们的官员,这些监督官员既不爱护百姓,而且只知道耍弄威风,所到之处骚扰民间,使政策更加繁琐苛刻:人民受到这两类官员造成的痛苦,钱财人力两次耗费,这不仅没有益处反倒造成损害。但愿陛下一律停止使用这类官员,哀怜孤独幼弱的人,以镇定安抚百姓的心;这样做就像使鱼鳖脱离充满毒刺的深渊,鸟兽脱离罗网的束缚,四方八面的人民就会背负婴儿前来归顺了。果能如此,那么民众还可以保有,先帝传下来的国家还可以存在。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