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仪胡综传 翻译 第2节
为臣听说迷恋于音乐使人耳朵听力丧失,迷恋于色彩使人眼睛视力减退;这两种事情都对政事无益,而且还有损害。当初大皇帝在世时,后宫的宫女,以及宫中从事纺织、缝纫等手工劳作的女仆,总计还不到一百人;米粮有积蓄,钱财有富余。大皇帝驾崩之后,幼帝、景帝先后在位;他们改而变得奢侈,完全不跟着先辈的脚步走。听说现今宫中从事手工劳作的女仆,以及受犯罪亲属的连累而被送到皇宫中作苦工的女子,数以千计;以她们擅长的技能来计算,并不能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反而要坐吃公家发给的口粮,年复一年,这些人养着无益。希望陛下从中挑选大部分,然后分配对象让她们出宫婚嫁,配给那些无妻室的人。果能如此,上顺天心,下合地意,天下人民就幸福得很了!
为臣听说商汤从商贩中选拔人才,齐桓公从赶车的人中选拔人才;周武王从背柴的人中选取人才,而汉高祖从奴仆中选取人才。圣明的君主选取人才以是否贤能为标准,不拘身份的贵贱;所以他们的功德广泛流播,名垂史册;他们不看容貌是否俊美,也不看衣服是否华丽,嘴巴是否会说,是否会迎合讨好自己。为臣跪着观察当今陛下内心宠爱的那些朝臣,人品和官位不相称,气量和职权不相称;不但不能辅助国家匡正政治,反而结成帮派相互扶持,陷害忠臣压制贤才。希望陛下严格挑选文武大臣,让他们各自勤恳任职;担任州牧和战区军事指挥官的,要认真镇守保卫边境;担任公卿尚书的,要一心推行德政;上助陛下,下救黎民;各自尽忠,对政治上万一出现的遗漏加以弥补。这样就能出现政治清明的赞歌,刑罚也会搁置在一边不必动用了。
但愿陛下能留神,想一想为臣这些话。
当时负责殿堂警卫的将领何定,为人奸猾善于逢迎谄媚,受到孙皓的看重宠爱而担任要职。陆凯当面责备他说:“你看古往今来侍奉君主不忠心,扰乱朝政的奸臣,难道有善终的吗?你为什么只想巴结谄媚走歪门邪道,使圣上的耳朵染上污秽和尘土?你要好生改悔;不然的话,就要看到你遭受不测之祸了。”
何定因此把陆凯恨之入骨,总想找机会中伤他。陆凯始终不在意,他一心为公,忠义在神色当中充分表现出来;他呈上的表章奏疏都直截了当针对问题而不加掩饰,忠诚完全发自内心。
建衡元年(公元 269),陆凯患病。孙皓派中书令董朝,去问他想留下什么话。陆凯说:“何定不可信任重用!应当授给他宫廷以外的闲职,不能把国事委托给他办。奚熙这个小办事员,建议维修浦里塘灌田,以恢复过去严密修建的这项工程,也不能采纳。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修,以及为臣的同族弟弟陆喜、陆抗,有的清廉纯洁忠诚勤恳,有的品质才能卓越美好;都是国家的支柱和骨干,朝廷优秀的辅佐;但愿陛下多多留心,向他们咨询政事:让他们能各自献上忠心,弥补政治上万一出现的遗漏。”
陆凯随即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他的儿子陆祎,起初担任黄门侍郎。后来出朝统领部队,当了偏将军。陆凯去世之后,他入朝担任太子中庶子。
右国史华覈上表推荐陆祎说:“陆祎血气方刚,才干特强;统率军队的能力,鲁肃也未必超过他。在他接到陛下的征召应当顺长江而下时,他直接赶往京都建业;经过武昌,他没有回头逗留;原来统领兵马时所掌握的器械物资,一点也没有带走;他算得上是指挥军队果敢刚毅,面临财物具有节操。夏口这地方,是敌军争夺的军事要冲,应当挑选名将去镇守。为臣暗自思量,认为没有人比陆祎更适合了。”
当初,孙皓常常对陆凯多次冒犯自己的威严违逆自己的心意暗中怀恨在心,加上何定又不止一次诋毁陷害陆凯;但在当时陆凯是朝廷的重要大臣,难以动用法律严惩;而当时陆凯的本家弟弟陆抗,又担任大将驻扎在边境:所以一再从策略上考虑加以容忍。陆抗去世之后,孙皓最终把陆凯的家属流放到了建安郡。
有人说:“在宝鼎元年(公元266)十二月,陆凯曾与右大司马丁奉、御史大夫丁固密谋,准备借孙皓拜祭宗庙的机会,废黜孙皓改立孙休的儿子。当时左将军留平率领军队充当孙皓的前驱,所以陆凯悄悄告诉留平。留平拒不同意,但是发誓不泄露出去;所以计划没有实现。太史郎陈苗这时向孙皓上奏,说天气长时间阴沉却又不下雨,起的风旋转之后又反转,这预示着有某种暗中的谋划在酝酿:孙皓因此深深警惕恐惧。”
我接连从荆州、扬州来的人手中得到了陆凯劝谏孙皓二十件事情的表章抄本。但是广泛询问吴国故地的人,大都说:“没有听到过陆凯有这道表章。”另外我考察表章的文字非常恳切直率,恐怕不是孙皓所能容忍的。有人则认为:“陆凯一直把它藏在竹箱里,没有敢公开上奏。直到病危之时,孙皓派董朝前去探望并问他想留下什么话,于是他就把它交了上去。”事情的虚实难以弄清,所以不把它列入传文的正文中间。但是我喜爱它当中指出的孙皓各事,足以作为后世的鉴戒,所以把它抄录列在《陆凯传》的后面。
孙皓派遣亲近侍从赵钦,在口头上传达自己对陆凯此前上表的答复说:“朕一举一动都必定遵从大皇帝的遗训,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所作的劝谏,完全不对!因为建业的皇宫住着不吉利,所以要迁出躲避;而武昌的皇宫房屋崩坍腐朽,必须考虑迁都,为什么不能迁呢?”于是陆凯又上疏说:
为臣私下看到陛下当政以来,阴阳之气不调和,木、火、土、金、水五星的运行反常;任职官员不忠诚,结成奸党相互扶持:这就是陛下不遵守大皇帝的规矩造成的。
帝王的兴起,受命于上天,修成这样的福分靠自身的德泽:哪里靠什么宫殿吉不吉利啊?陛下不向三公等辅政大臣咨询,就坚决要驱车赶马进行迁徙;军队流离失所而悲惧不已,冒犯了天地神灵;因而降下灾害,儿童才会有“宁饮建业水”的歌谣。纵然陛下一个人得到了安全;老百姓全都悲愁痛苦,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这是陛下不遵守先帝规矩的第一件事。
为臣听说拥有国家的君主,把贤才视为根本;夏桀杀龙逢而灭亡,商汤用伊尹而兴起。这是从前朝代的明证,也是今天学习的榜样。中常侍王蕃,通达各方面的事理,在朝廷中为人忠诚正直;他是朝廷的重臣,大吴国的龙逢啊。然而陛下愤恨他逆耳的忠言,厌恶他直率的对答;在殿堂上砍下他的头颅,尸身随便抛弃。国内的人都为之伤心,有识之士更是悲悼不已:都认为从前吴国的昏君夫差又活在世间了。
先帝亲近贤才,陛下完全相反。这是陛下不遵守先帝规矩的第二件事。
为臣听说宰相是国家的支柱,不能不强壮;所以汉朝有萧何、曹参作为辅佐,先帝有顾雍、步骘充当丞相。而万彧才能微小,品质凡庸;他从以前的家庭奴仆,跃升为宫廷侍从官员;这对他来说赏赐已经很丰厚,完全超过了他的才能所能胜任的职务。然而陛下喜爱他的小小好处,不考察他的
志趣等重大方面;用尊崇的辅政大臣职务来为他增添光荣,把他提拔得比老资格大臣还要高;为此贤良臣僚愤愤不平,智谋人物感慨万端。这是陛下不遵守先帝规矩的第三件事。
先帝爱护民众,胜过自己的婴儿;没有妻子的把自己的小妾许配给他们为妻,衣服单薄的送给他们布帛,枯骨没有人收殓的派人去拾取埋葬。而陛下则完全相反,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四件事。
从前夏桀、商纣的灭亡由于迷恋妖冶的妇女,周幽王、周厉王时发生动乱起因于喜爱男宠和小妾。先帝有鉴于此,深深告诫自己;所以身边不设置淫邪的美色,后宫没有闲置多余的女子。而今宫中有上万女子,不可能都有机会当上妃嫔;宫外有许多鳏夫,而宫内又有大量不能正常婚配的怨女。风和雨的不正常,原因就在于此。这是陛下不遵从先帝规矩的第五件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