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武帝纪 > 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

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擒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公还官渡,绍卒不出。原文解释

【原文】

五年春正月note-name:五年1五年:建安五年(公元 200)。,董承等谋泄,皆伏诛。

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666aa;note-name:乘人后2乘人后:乘机袭击我们后方。,若何?”公曰:“夫刘备,#-666aa;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一)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擒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note-name:关羽3关羽:关羽(?—公元 219),传见本书卷三十六。,复进攻之,羽降。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公还官渡,绍卒不出note-name:绍卒不出4绍卒不出:袁绍终究没有出兵。但是,据本书卷十七《于#-666mm;传》记载,曹操东攻刘备时,袁绍曾南下延津准备奔袭曹操的后方,只是因为受到于禁的阻击,所以未能渡河。由此可见当初曹操“留于禁屯河上”的用意。

【裴注】

(一)孙盛《魏氏春秋》云:“答诸将曰:‘刘备,#-666aa;杰也!将生忧寡#-666aa;。’”

臣松之以为:史之记言,既多润色,故前载所述有非实者矣。后之作者又生意改之,于失实也,不亦弥远乎!凡孙盛制书,多用《左氏》以易旧文,如此者非一。嗟乎,后之学者将何取信哉?且魏武方以天下励志,而用夫差#-666dd;死之言,尤非其类。

【原文注释】

〔1〕五年:建安五年(公元 200)。

〔2〕乘人后:乘机袭击我们后方。

〔3〕关羽:关羽(?—公元 219),传见本书卷三十六。

〔4〕绍卒不出:袁绍终究没有出兵。但是,据本书卷十七《于#-666mm;传》记载,曹操东攻刘备时,袁绍曾南下延津准备奔袭曹操的后方,只是因为受到于禁的阻击,所以未能渡河。由此可见当初曹操“留于禁屯河上”的用意。

下一篇: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趋白马。未至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坂下,使登垒望之。曰:“可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趋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擒;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盾,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