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文帝纪 > 年春正月,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

年春正月,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月,行自许昌还洛阳宫。夏月,立太学;制经课试之法,置《春秋穀梁》博士。月,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辩得失。秋月,行东巡,幸许昌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扬州界将吏士民,犯岁刑以下,皆原除之。月,遂至广陵。赦青、徐州,改易诸将守。冬月,乙卯,太白昼现。行还许昌宫。月,庚寅,以冀州饥,遣使者开仓廪赈之。戊申晦,日有食之。月,诏曰:“先王制礼,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辰、行,名山、水川。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叔世衰乱,崇信巫史;至乃宫殿之内,户牖之间,无不沃酹。甚矣其惑也!自今,其敢设非(祀)礼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是岁,穿天渊池。原文解释

【原文】

五年春正月note-name:五年1五年:黄初五年(公元 224)。,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note-name:相告2相告:相互告发。;其余,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三月,行自许昌还洛阳宫。

夏四月,立太学note-name:太学3太学:中央王朝在京城设的大学。为全国最#guoxue666-com;学府。;制五经课试之法note-name:五经4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课试:考试。,置《春秋穀梁》博士note-name:《春秋穀梁》5《春秋穀梁》:书名。即《春秋穀梁传》。相传为孔子删定的《春秋》,文字简短,被称之为“经”。解释经文的有《左氏》、《公羊》和《穀梁》三传。《穀梁传》起于前 722 年,止于前 481 年,旧题穀梁赤撰。博士:官名。西汉武帝之后选择专精儒家经典的#-666aa;充任,负责经学传授。。五月,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note-name:朝朔望日6朝朔望日:朝(cháo)朔望日,在每月的朔日和望日入朝。朔为初一日。望为十五日(小月)或十六日(大月)。。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辩得失。

秋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666kk;,亲御龙舟。循蔡、颍note-name:蔡7蔡:河流名。战国至秦汉时的鸿沟,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开封折向南流,再经通许、太康,至淮阳汇入颍水。这是当时连通黄河与淮河的中原水道交通干线。魏、晋以后,自开封以下改称蔡水,开封以上改称汴水,总称狼汤(làng tàng)渠或渠水。颍:河流名。淮河北岸的大支流之一。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市西,东南流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入淮河。,浮淮note-name:淮8淮:河流名。古代与长江、黄河、济水#-666ff;称“四渎”。发源于今河南桐柏县西桐柏山,东流经安徽、江苏入海。,幸寿春note-name:寿春9寿春: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寿县。。扬州界将吏士民note-name:扬州10扬州:州名。治所在寿春。孙吴与曹魏断绝臣属关系后,曹魏在原东汉扬州的江北地区置扬州,与位于江南的孙吴扬州同名而异地。,犯五岁刑以下note-name:五岁刑11五岁刑:刑罚名。曹魏的刑律,在魏文帝曹丕时大体袭用汉代旧法。魏明帝曹叡时开始制定实行新刑律。此处的五岁刑就是髡(kūn)刑。被判髡刑者,男子剃光头发,颈带铁钳,从事苦力劳动,女子在家为政府舂米,时间均为五年。以下:指完刑(四岁刑)、作刑(三岁刑、二岁刑、一岁刑)等。,皆原除之。九月,遂至广陵note-name:广陵12广陵:郡名。曹魏时治所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南。。赦青、徐二州note-name:徐州13徐州:州名。曹魏时治所移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改易诸将守。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五年:黄初五年(公元 224)。

〔2〕相告:相互告发。

〔3〕太学:中央王朝在京城设的大学。为全国最#guoxue666-com;学府。

〔4〕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课试:考试。

〔5〕《春秋穀梁》:书名。即《春秋穀梁传》。相传为孔子删定的《春秋》,文字简短,被称之为“经”。解释经文的有《左氏》、《公羊》和《穀梁》三传。《穀梁传》起于前 722 年,止于前 481 年,旧题穀梁赤撰。博士:官名。西汉武帝之后选择专精儒家经典的#-666aa;充任,负责经学传授。

〔6〕朝朔望日:朝(cháo)朔望日,在每月的朔日和望日入朝。朔为初一日。望为十五日(小月)或十六日(大月)。

〔7〕:河流名。战国至秦汉时的鸿沟,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开封折向南流,再经通许、太康,至淮阳汇入颍水。这是当时连通黄河与淮河的中原水道交通干线。魏、晋以后,自开封以下改称蔡水,开封以上改称汴水,总称狼汤(làng tàng)渠或渠水。颍:河流名。淮河北岸的大支流之一。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市西,东南流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入淮河。

〔8〕:河流名。古代与长江、黄河、济水#-666ff;称“四渎”。发源于今河南桐柏县西桐柏山,东流经安徽、江苏入海。

〔9〕寿春: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寿县。

〔10〕扬州:州名。治所在寿春。孙吴与曹魏断绝臣属关系后,曹魏在原东汉扬州的江北地区置扬州,与位于江南的孙吴扬州同名而异地。

〔11〕五岁刑:刑罚名。曹魏的刑律,在魏文帝曹丕时大体袭用汉代旧法。魏明帝曹叡时开始制定实行新刑律。此处的五岁刑就是髡(kūn)刑。被判髡刑者,男子剃光头发,颈带铁钳,从事苦力劳动,女子在家为政府舂米,时间均为五年。以下:指完刑(四岁刑)、作刑(三岁刑、二岁刑、一岁刑)等。

〔12〕广陵:郡名。曹魏时治所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南。

〔13〕徐州:州名。曹魏时治所移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

〔14〕乙卯:旧历初六日。

〔15〕庚寅:旧历十一日。

〔16〕冀州:州名。曹魏时治所移在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

〔17〕戊申:旧历二十九日。

〔18〕:显示。事:尊奉。

〔19〕:指郊祀天地。社:指祭祀社稷。

〔20〕三辰:日月星。五行:本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这里指在明堂祭祀的五方天帝。因为古代以东、南、中、西、北五方加青、赤、黄、白、黑五色与上述五行相配。

〔21〕此族:这一类。

〔22〕叔世:末世,指王朝衰亡的时期。

〔23〕沃酹:沃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祀鬼#-666nn;或立誓、抒情时的一种表示。

〔24〕左道:邪道。论:论处。

〔25〕令典:国家的法令规章。

〔26〕天渊池:池名。在洛阳魏宫内,引穀水注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