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文帝纪 > 年春月,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

年春月,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赈贷之。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宫。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大破之。辛未,帝为舟师,东征。月戊申,幸谯。壬戌,荧惑入太微。月,利城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其见胁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秋月,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月,筑东巡台。冬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月,东武阳王鉴薨。月,行自谯过梁,遣使以太牢祀故汉太尉桥玄。原文解释

【原文】

六年春二月note-name:六年1六年:黄初六年(公元 225)。,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note-name:循行2循行:巡视。尽沛郡:到沛郡为止。曹魏的沛郡即东汉的沛国,治所不变但辖地大为减小。划出的地域新立谯郡,治所在谯县。。问民所疾苦,贫者赈贷之。(一)三月,行幸召陵note-name:召陵3召陵:召(shào)陵,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东。,通讨虏渠note-name:讨虏渠4讨虏渠:渠水名。在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东。西在郾城区接汝水,东在周口市西通颍水。。乙巳note-name:乙巳5乙巳:旧历二十八日。,还许昌宫。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note-name:梁习6梁习:梁习(?—公元 230),传见本书卷十五。轲比能(?—公元 235):鲜卑部落首领。在魏文帝、明帝时雄据幽、并二州边境,强盛时有骑兵十余万。后被幽州刺史王雄派遣的刺客杀死。事见本书卷三十《鲜卑传》。,大破之。辛未note-name:辛未7辛未:三月戊寅朔,无辛未。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当年闰三月,辛未是旧历闰三月二十四日。此处史文疑有误。,帝为舟师,东征。

五月戊申note-name:戊申8戊申:旧历初二日。,幸谯。壬戌note-name:壬戌9壬戌:旧历十四日。,荧惑入太微note-name:荧惑10荧惑:星名。即火星。太微:星座名。在北斗七星的南面。#-666dd;太微左、右垣,各有星五颗。《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认为:荧惑进入太微垣,君主将逢恶运。

六月,利城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note-name:步兵校尉11步兵校尉:官名。为京城北#-666kk;五校尉之一,负责京城警卫。;其见胁略及亡命者note-name:见胁略12见胁略:被胁迫参加。,皆赦其罪。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六年:黄初六年(公元 225)。

〔2〕循行:巡视。尽沛郡:到沛郡为止。曹魏的沛郡即东汉的沛国,治所不变但辖地大为减小。划出的地域新立谯郡,治所在谯县。

〔3〕召陵:召(shào)陵,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东。

〔4〕讨虏渠:渠水名。在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东。西在郾城区接汝水,东在周口市西通颍水。

〔5〕乙巳:旧历二十八日。

〔6〕梁习:梁习(?—公元 230),传见本书卷十五。轲比能(?—公元 235):鲜卑部落首领。在魏文帝、明帝时雄据幽、并二州边境,强盛时有骑兵十余万。后被幽州刺史王雄派遣的刺客杀死。事见本书卷三十《鲜卑传》。

〔7〕辛未:三月戊寅朔,无辛未。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当年闰三月,辛未是旧历闰三月二十四日。此处史文疑有误。

〔8〕戊申:旧历初二日。

〔9〕壬戌:旧历十四日。

〔10〕荧惑:星名。即火星。太微:星座名。在北斗七星的南面。#-666dd;太微左、右垣,各有星五颗。《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认为:荧惑进入太微垣,君主将逢恶运。

〔11〕步兵校尉:官名。为京城北#-666kk;五校尉之一,负责京城警卫。

〔12〕见胁略:被胁迫参加。

〔13〕:即曹鉴(?—公元 225)。曹丕的庶子。传见本书卷二十《武文世王公传》。

〔14〕:徐州。

〔15〕广陵故城:地名。汉代为县,三国时废。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

〔16〕观兵:检阅#-666kk;队以显示武力。

〔17〕:王国名。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