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郡平。丁未,行幸长安。夏月,丁酉,还洛阳宫。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月,大旱。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秋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于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人。月,司徒王朗薨。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原文解释
【原文】
二年春正月1二年:太和二年(公元 228)。,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
2传其首:传(zhuàn)其首,用驿站的车马把孟达的头颅运送到洛阳。。(一)#-666dd;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
3上庸:县名。县治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田家坝。当时是上庸郡治所。武陵:县名。县治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宝丰镇。与吴属荆州武陵郡名同实异。巫:县名。具体位置待考。与吴属荆州建平郡的巫县同名而异地。,锡县为锡郡。
蜀大将诸葛亮寇边4诸葛亮:诸葛亮(公元 181—234),传见本书卷三十五。寇边:侵犯边境。,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
5天水: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南。南安:郡名。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二)遣大将#-666kk;曹真都督关右
6关右:地区名。含义与关西相同,即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曹真和司马懿都是文帝安排的辅政大臣,本应在京城供职朝廷。现今先后被派往西面的关中和南面的荆襄,出任地方战区的#-666kk;事长官。这是魏明帝曹叡个#-666aa;亲政实行集权的开始。从此曹魏政局,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并进兵。右将#-666kk;张郃击亮于街亭
7右将军:官名。负责京城警卫和边境防守。然而据本书卷十七《张郃传》,张郃此时任左将#-666kk;非右将军。街亭:地名。具体位置说法纷纭,大约有在今甘肃庄浪县东南韩店乡、秦安县东北陇城镇、天水市东南街子镇等。但是结#-666ff;诸葛亮攻取祁山之后兵锋指向长安,魏明帝从长安紧急派遣张郃迎战,以及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退守祁山等地理方向综合考虑,当以在天水市东南的街子镇为合理。,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丁未
8丁未: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正月辛酉朔,无丁未。丁未是旧历二月十七日。此处史文疑有误。,行幸长安。(三)
夏四月,丁酉9丁酉:旧历初八日。,还洛阳宫。(四)赦系囚非殊死以下
10系囚:被关押的囚犯。殊死:刑罚名。即斩刑。。乙巳
11乙巳:旧历十六日。,论讨亮#-666ii;,封爵、增邑各有差。五月,大旱。六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666aa;
12儒官:负责儒学教育的官员,指经学博士等。,将何以宣明圣道?其#guoxue666-com;选博士
13高选:用#guoxue666-com;标准来挑选。:才任侍中、常侍者
14才任:才能要能够胜任。常侍:即散骑常侍。。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15贡士:进贡#-666aa;才。。”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二年:太和二年(公元 228)。
〔2〕传其首:传(zhuàn)其首,用驿站的车马把孟达的头颅运送到洛阳。
〔3〕上庸:县名。县治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田家坝。当时是上庸郡治所。武陵:县名。县治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宝丰镇。与吴属荆州武陵郡名同实异。巫:县名。具体位置待考。与吴属荆州建平郡的巫县同名而异地。
〔4〕诸葛亮:诸葛亮(公元 181—234),传见本书卷三十五。寇边:侵犯边境。
〔5〕天水: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南。南安:郡名。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6〕关右:地区名。含义与关西相同,即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曹真和司马懿都是文帝安排的辅政大臣,本应在京城供职朝廷。现今先后被派往西面的关中和南面的荆襄,出任地方战区的#-666kk;事长官。这是魏明帝曹叡个#-666aa;亲政实行集权的开始。从此曹魏政局,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7〕右将军:官名。负责京城警卫和边境防守。然而据本书卷十七《张郃传》,张郃此时任左将#-666kk;非右将军。街亭:地名。具体位置说法纷纭,大约有在今甘肃庄浪县东南韩店乡、秦安县东北陇城镇、天水市东南街子镇等。但是结#-666ff;诸葛亮攻取祁山之后兵锋指向长安,魏明帝从长安紧急派遣张郃迎战,以及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退守祁山等地理方向综合考虑,当以在天水市东南的街子镇为合理。
〔8〕丁未: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正月辛酉朔,无丁未。丁未是旧历二月十七日。此处史文疑有误。
〔9〕丁酉:旧历初八日。
〔10〕系囚:被关押的囚犯。殊死:刑罚名。即斩刑。
〔11〕乙巳:旧历十六日。
〔12〕儒官:负责儒学教育的官员,指经学博士等。
〔13〕高选:用#guoxue666-com;标准来挑选。
〔14〕才任:才能要能够胜任。常侍:即散骑常侍。
〔15〕贡士:进贡#-666aa;才。
〔16〕皖:县名。县治在今安徽潜山市。当时是孙吴扬州庐江郡的治所。
〔17〕陆议:即陆逊(公元 183—245):传见本书卷五十八。石亭:地名。在今安徽潜山市东北。石亭之战为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是魏、吴两国间攻守态势的转折点。六年前的夷陵之战,使孙吴的西部边境完全安定下来。但是从那以后,孙吴的北部边境却受到曹魏方面的强大压力,致使割据江东达二十余年之久的孙权迟迟不敢称皇帝。石亭之战最后以曹#-666kk;大败告终,从而结束了曹军在淮南一直保持的进攻态势,直到曹魏灭亡情况大体不变。相反孙吴却成为主动一方,屡次从淮南发起攻击,企图突入中原。这次战争一结束,孙权就宣布当皇帝,并把首都迁回正对淮南易受威胁的建业。战争经过详见本书卷九《曹休传》、卷五十八《陆逊传》、卷六十《周鲂传》。
〔18〕败绩:战败。
〔19〕乙酉:旧历二十九日。
〔20〕庚子: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九月丁巳朔,无庚子。庚子是旧历十月十四日。此处史文疑有误。
〔21〕公卿:三公九卿。曹魏九卿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近臣:皇帝身边的侍臣。指侍中、散骑常侍、侍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