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悟,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弃官归。复辟公府。举高第,迁任城相,不行。原文解释
【原文】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一)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1色:#-666nn;色。,殆将有奸
2有奸:有问题。。”衢悟,乃推问,果杀#-666aa;亡命。由是异之。(二)
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666aa;;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3郑泰:字公业,河南尹开封县(今河南开封市西南)#-666aa;。早年以轻财仗义名闻关东。后出任尚书侍郎、侍御史、议郎等职。参与刺杀董卓的密谋,未成#-666ii;,逃奔袁术,不久死。传见《后汉书》卷七十。:“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
4资:凭借。,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
5殽:殽(xiáo),山名。即崤山。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南。 函:即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三)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四)
弃官归。复辟公府。举#guoxue666-com;第,迁任城相,不行6不行:不上任就职。。
【裴注】
(一)《荀氏家传》曰:“昙字元智。兄昱,字伯修。”张璠《汉纪》称:“昱、昙并杰俊有殊才。昱与李膺、王畅、杜密等号为‘八俊’,位至沛相。”攸父彝,州从事。彝与彧为从祖兄弟。
(二)《魏书》曰:“攸年七八岁,衢曾醉,误伤攸耳;而攸出入游戏,常避护,不欲令衢见。衢后闻之,乃惊其夙智如此。”
《荀氏家传》曰:“衢子祈,字伯旗。与族父愔俱著名;祈与孔融论肉刑,愔与孔融论圣#-666aa;优劣,并在《融集》。祈位至济阴太守;愔后征有道,至丞相祭酒。”
(三)张璠《汉纪》曰:“颙,字伯求。少与郭泰、贾彪等游学洛阳,泰等与同风好。颙显名太学,于是中朝名臣太傅陈蕃、司隶李膺等,皆深接之。及#-666bb;事起,颙亦名在其中;乃变名姓亡匿汝南间,所至皆交结其豪杰。颙既奇太祖而知荀彧;袁绍慕之,与为奔走之友。是时,天下士大夫多遇#-666bb;难。颙常岁再三私入洛阳,从绍计议,为诸穷窘之士解释患祸。而袁术亦豪侠,与绍争名。颙未常造术,术深恨之。”《汉末名士录》曰:“术常于众坐数颙三罪,曰:‘王德弥,先觉俊老,名德#guoxue666-com;亮,而伯求疏之。是一罪也。许子远,凶#-666gg;之#-666aa;,性行不纯,而伯求亲之。是二罪也。郭、贾寒窭,无他资业,而伯求肥马轻裘,光耀道路。是三罪也。’陶丘洪曰:‘王德弥,大贤而短于济时;许子远,虽不纯而赴难不惮濡足。伯求举善则以德弥为首,济难则以子远为宗。且伯求尝为虞伟高手刃复仇,义名奋发。其怨家积财巨万,文马百驷;而欲使伯求羸牛疲马,顿伏道路。此为披其#-666ee;而假仇敌之刃也。’术意犹不平。后与南阳宗承,会于阙下,术发怒曰:‘何伯求,凶德也。吾当杀之!’承曰:‘何生,英俊之士。足下善遇之,使延令名于天下。’术乃止。后#-666bb;#-666mm;除解,辟司空府。每三府掾属会议,颙策谋有余,议者皆自以为不及。迁北#-666kk;中候。董卓以为长史。后荀彧为尚书令,遣#-666aa;迎叔父司空爽丧;使并置颙尸,而葬之于爽冢傍。”
(四)《魏书》云“攸使人说卓,得免”,与此不同。
【原文注释】
〔1〕色:#-666nn;色。
〔2〕有奸:有问题。
〔3〕郑泰:字公业,河南尹开封县(今河南开封市西南)#-666aa;。早年以轻财仗义名闻关东。后出任尚书侍郎、侍御史、议郎等职。参与刺杀董卓的密谋,未成#-666ii;,逃奔袁术,不久死。传见《后汉书》卷七十。
〔4〕资:凭借。
〔5〕殽:殽(xiáo),山名。即崤山。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南。 函:即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
〔6〕不行:不上任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