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程郭董刘蒋刘传 > 其年,帝寝疾,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宇性恭良,陈诚固辞。帝引见放、资,入卧内。问曰:“燕王正尔为?”放、资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资因赞成之;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帝纳其言,即以黄纸授放作诏。放、资既出,帝意复变,诏止宣王勿使来。寻更见放、资,曰:“我自召太尉,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几败吾事!”命更为诏。帝独召爽与放、资,俱受诏命;遂免宇、献、肇、朗官。太尉亦至,登床受诏,然后帝崩。齐王即位,以放、资决定大谋,增邑百。放并前千百,资千户;封爱子人亭侯,次子骑都尉,余子皆郎中。正始元年,更加放左光禄大夫,资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司。年,放转骠骑,资卫将军;领监、令如故。()年,复封子人亭侯,各年老逊位;以列侯朝朔望,位特进。曹爽诛后,复以资为侍中,领中书令。嘉平年,放薨。谥曰敬侯。子正嗣。资复逊位,归第,就拜骠骑将军。转侍中,特进如故。年薨。谥曰贞侯。子宏嗣。放,才计优资,而自修不如也。放、资,既善承顺主上,又未尝显言得失,抑辛毗而助王思,以是获讥于世;然时因群臣谏诤,扶赞其义,并时密陈损益,不专导谀言云。及咸熙中,开建等;以放、资著勋前朝,改封正,方城子,宏,离石子。 > 第2节

其年,帝寝疾,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宇性恭良,陈诚固辞。帝引见放、资,入卧内。问曰:“燕王正尔为?”放、资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资因赞成之;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帝纳其言,即以黄纸授放作诏。放、资既出,帝意复变,诏止宣王勿使来。寻更见放、资,曰:“我自召太尉,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几败吾事!”命更为诏。帝独召爽与放、资,俱受诏命;遂免宇、献、肇、朗官。太尉亦至,登床受诏,然后帝崩。齐王即位,以放、资决定大谋,增邑百。放并前千百,资千户;封爱子人亭侯,次子骑都尉,余子皆郎中。正始元年,更加放左光禄大夫,资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司。年,放转骠骑,资卫将军;领监、令如故。()年,复封子人亭侯,各年老逊位;以列侯朝朔望,位特进。曹爽诛后,复以资为侍中,领中书令。嘉平年,放薨。谥曰敬侯。子正嗣。资复逊位,归第,就拜骠骑将军。转侍中,特进如故。年薨。谥曰贞侯。子宏嗣。放,才计优资,而自修不如也。放、资,既善承顺主上,又未尝显言得失,抑辛毗而助王思,以是获讥于世;然时因群臣谏诤,扶赞其义,并时密陈损益,不专导谀言云。及咸熙中,开建等;以放、资著勋前朝,改封正,方城子,宏,离石子。 第2节原文解释

及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放、资著勋前朝,改封正,方城子,宏,离石子。(四)

【裴注】

(一)《世语》曰:“放、资久典机任,献、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666aa;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放、资。放、资惧,乃劝帝召宣王。帝作手诏,令给使辟邪,至以授宣王。宣王在汲,献等先诏,令于轵关西还长安;辟邪又至,宣王疑有变。呼辟邪具问,乃乘追锋车驰至京师。帝问放、资:‘谁可与太尉对者?’放曰:‘曹爽。’帝曰:‘堪其事不?’爽在左右,流汗不能对。放蹑其足,耳之曰:‘臣以死奉社稷!’曹肇弟纂为大将#-666kk;司马。燕王颇失指,肇出,纂见,惊曰:‘上不安,云何悉#-666cc;出?宜还!’已暮,放、资宣诏宫门:“不得复纳肇等,罢燕王。”肇明日至门,不得入;惧,诣廷尉,以处事失宜免。帝谓献曰:‘吾已差,便出。’献流涕而出,亦免。”按《世语》所云树置先后,与本传不同。

《资别传》曰:“诏资曰:‘吾年稍长,又历观书传,中皆叹息,无所不念。图万年后计,莫过使亲#-666aa;广据职势,兵任又重。今射声校尉缺,久欲得亲#-666aa;,谁可用者?’资曰:‘陛下思深虑远,诚非愚臣所及!书传所载,皆圣听所究。向使汉#guoxue666-com;不知平、勃能安刘氏,孝武不识金、霍付属以事,殆不可言!文皇帝始召曹真还时,亲诏臣以重虑;及至晏驾,陛下即阼,犹有曹休外内之望。赖遭日月,御勒不倾;使各守#-666dd;职,纤介不间。以此推之,亲臣贵戚,虽当据势握兵,宜使轻重素定。若诸侯典兵,力均衡平,宠齐爱等,则不相为#-666hh;;不相为#-666hh;,则意有异同。今五营所领现兵,岁不过数百;选授校尉,如其辈类,为有畴匹。至于重大之任,能有所维纲者,宜以圣恩简择;如平、勃、金、霍、刘章等一二人,渐殊其威重,使相镇固:于事为善。’帝曰:‘然!如卿言,当为吾远虑所图。今日可参平、勃,侔金、霍,双刘章者,其谁哉?’资曰:‘臣闻“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圣,凡所进用,明试以#-666ii;。陈平初事汉祖,绛、灌等谤平有受金、盗嫂之罪;周勃以吹箫引强,始事高祖,亦未知名也:高祖察其行迹,然后知可付以大事。霍光给事中,二十余年,小心谨慎,乃见亲信。日!夷狄,以至孝质直,特见擢用;左右尚曰“妄得一胡儿而重贵之”。平、勃虽安汉嗣,其终,勃被反名,平劣自免于吕须之谗。上官桀、桑弘羊,与霍光争权,几成祸乱。此诚知人之不易,为臣之难也。又所简择,当得陛下所亲,当得陛下所信,诚非愚臣之所能识别。’”

臣松之以为:孙、刘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资、放被托付之问,当安危所断,而更依违其对,无有适莫。受人亲任,理岂得然!按本传及诸书,并云放、资称赞曹爽,劝召宣王;魏室之亡,祸基于此。资之“别传”,出自其家,欲以是言掩其大失。然恐负国之玷,终莫能磨也。

(二)《资别传》曰:“大将#-666kk;爽,专事,多变易旧章。资叹曰:‘吾累世蒙宠,加以预闻属托,今纵不能匡弼时事,可以坐受素餐之禄邪!’遂固称疾。九年二月,乃赐诏曰:‘君掌机密,三十余年;经营庶事,勋著前朝。暨朕统位,动赖良谋。是以曩者增崇宠章,同之三事;外帅群官,内望谠言。属以年耆疾笃,上还印绶;前后郑重,辞旨恳切。天地以大顺成德,君子以善恕成仁。重以职事违夺君志,今听所执。赐钱百万;使兼光禄勋、少府亲策诏:君养疾于第,君其勉进医药,颐#-666nn;和气,以永无疆之祚;置舍人官骑,加以日秩肴酒之膳焉。’”

(三)臣松之按《头责子羽》曰:“士卿刘许,字文生,正之弟也。与张华六人,并称文辞可观,意思详序。晋惠帝世,许为越骑校尉。”

(四)按《孙氏谱》:“宏,为南阳太守。宏子楚,字子荆。”《晋阳秋》曰:“楚乡人王济,豪俊公子也,为本州大中正。访问关求楚品状,济曰:‘此人非卿所能名。’自状之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楚位至讨虏护#-666kk;、冯翊太守。楚子洵,颍川太守。洵子盛,字安国;给事中,秘书监。盛从父弟绰,字兴公;廷尉正。”楚及盛、绰,并有文藻;盛又善言名理,诸所论著,并传于世。

【原文注释】

〔1〕秦朗:传见本书卷三《明帝纪》裴注引《魏氏春秋》。

〔2〕陈诚:陈述内心想法。固辞:据本书卷三《明帝纪》裴注引《汉晋春秋》和《魏略》,曹宇受任后一直积极办事,而且出谋不让司马懿回京城,要他直接从辽东回长安,并没有辞职的迹象。由于刘放、孙资一手策划了让司马懿回朝辅政,导致此后司马氏代魏,所以陈寿在这里不能不为刘放、孙资回护,把曹宇丢失辅政大臣权位说成是他自己辞职的结果。

〔3〕正尔为:一定要这样做吗?指辞职一事。

〔4〕黄纸:当时皇帝的手诏,用黄纸或黄绢书写。

〔5〕六年:正始六年(公元245)。

〔6〕骠骑:即骠骑将#-666kk;

〔7〕九年:正始九年(公元 248)。

〔8〕朝朔望:在每月的朔日(初一日)、望日(小月在十五日、大月在十六日)朝见皇帝。

〔9〕三年:嘉平三年(公元 251)。

〔10〕才计:才干谋略。

〔11〕自修:品德的自我修养。

〔12〕抑辛毗而助王思:事见本书卷二十五《辛毗传》。

〔13〕:时常。

〔14〕损益:指政治改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