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任苏杜郑仓传 > 乐安廉昭,以才能拔擢,颇好言事+恕上疏极谏曰:伏见…+

乐安廉昭,以才能拔擢,颇好言事。恕上疏极谏曰:伏见尚书郎廉昭,奏左丞曹璠以“罚当关,不依诏”,坐判问;又云“诸当坐者,别奏”。尚书令陈矫自奏不敢辞罚,亦不敢(以处重为恭)陈理,意至恳侧。臣窃悯然为朝廷惜之!夫圣人不择世而兴,不易民而治;然而生必有贤智之佐者,盖进之以道,率之以礼故也。古之帝王,之所以能辅世长民者,莫不远得百姓之欢心,近尽群臣之智力。诚使今朝任职之臣皆天下之选,而不能尽其力,不可谓能使人;若非天下之选,亦不可谓能官人。陛下忧劳万机,或亲灯火;而庶事不康,刑禁日弛:岂非股肱不称之明效欤?原其所由,非独臣有不尽忠,亦主有不能使。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豫让,苟容中行而著节智伯:斯则古人之明验矣。今臣言朝皆不忠,是诬朝也。然其事类,可推而得。陛下感帑藏之不充实,而军事未息;至乃断时之赋衣,薄御府之私谷:率由圣意,举朝称明。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宁有恳恳忧此者乎?骑都尉王才,幸乐人孟思,所为不法,振动京都;而其罪状发于小吏,公卿大臣初无言。自陛下践阼以来,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宁有举纲维以督奸宄,使朝廷肃然者邪?若陛下以为今世无良才,朝廷乏贤佐,岂可追望稷、契之遐踪,坐待来世之俊乂乎?今之所谓贤者,尽有大官而享厚禄矣;然而奉上之节未立,向公之心不者:委任之责不专,而俗多忌讳故也。臣以为:忠臣不必亲,亲臣不必忠。何者?以其居无嫌之地而事得自尽也。今有疏者毁人不实其所毁,而必曰私报所憎;誉人不实其所誉,而必曰私爱所亲。左右或因之,以进憎爱之说。非独毁誉有之,政事损益,亦皆有嫌。陛下当思所以阐广朝臣之心,笃厉有道之节;使之自同古人,望与竹帛耳。反使如廉昭者扰乱其间,臣惧大臣,遂将容身保位,坐观得失,为来世戒也!昔周公戒鲁侯曰“无使大臣怨乎不以”,不言贤愚,明皆当世用也;尧数舜之功,称去凶,不言大小,有罪则去也。今者朝臣不自以为不能,以陛下为不任也;不自以为不智,以陛下为不问也。陛下何不遵周公之所以用,大舜之所以去?使侍中、尚书,坐则侍帷幄,行则从华辇,亲对诏问,所陈必达,则群臣之行能否,皆可得而知;忠能者进,暗劣者退,谁敢依违而不自尽?以陛下之圣明,亲与群臣论议政事;使群臣人得自尽,人自以为亲,人思所以报;贤愚能否,在陛下之所用:以此治事,何事不办?以此建功,何功不成?每有军事,诏书常曰:“谁当忧此者邪?吾当自忧耳!”近诏又曰:“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伏原文解释

【原文】

乐安廉昭,以才能拔擢,颇好言事。恕上疏极谏曰:

伏见尚书郎廉昭,奏左丞曹璠以“罚当关,不

依诏note-name:左丞1左丞:官名。即尚书左丞。尚书台官员。负责宗庙祭祀和朝廷礼制,选用并监督尚书台内的吏员。罚当关:惩罚吏员应当报告。”,坐判问note-name:坐判问2坐判问:因审问违法吏员而被治罪。;又云“诸当坐者,别奏”。尚书令陈矫自奏不敢辞罚note-name:辞罚3辞罚:逃避处罚。,亦不敢(以处重为恭)(陈理),意至恳侧。臣窃悯然为朝廷惜之!

夫圣#-666aa;不择世而兴,不易民而治;然而生必有贤智之佐者,盖进之以道,率之以礼故也。古之帝王,之所以能辅世长民者,莫不远得百姓之欢心,近尽群臣之智力。诚使今朝任职之臣皆天下之选note-name:天下之选4天下之选:从普天下选出来的优秀#-666aa;才。,而不能尽其力,不可谓能使#-666aa;;若非天下之选,亦不可谓能官#-666aa;note-name:能官人5能官人:善于授给#-666aa;官职。。陛下忧劳万机,或亲灯火note-name:亲灯火6亲灯火:指夜以继日地工作。;而庶事不康,刑#-666mm;日弛:岂非股肱不称之明效欤note-name:股肱7股肱:比喻辅政大臣。?原其所由,非#-666ll;臣有不尽忠,亦主有不能使。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note-name:百里奚8百里奚:百里氏,名奚。春秋时秦国大夫。原为虞国大夫,虞亡时成为晋国俘虏,后又作为陪嫁之臣到秦国。与蹇叔、由余一起辅佐秦穆公建立霸业。事见《史记》卷五《秦本纪》。;豫让,苟容中行而著节智伯note-name:豫让9豫让:战国初晋国#-666aa;。曾在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手下供职而并不著名。后来投到晋卿智伯的门下,受到优待。赵、韩、魏三家联#-666ff;消灭智氏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又吞炭使声音变哑,然后一再行刺赵襄子。未成#-666ii;,自杀。传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斯则古人之明验矣。

今臣言一朝皆不忠note-name:一朝10一朝:一朝(cháo),一朝的官员。,是诬一朝也。然其事类,可推而得。陛下感帑藏之不充实,而#-666kk;事未息;至乃断四时之赋衣note-name:断11断:停止。赋衣:赐给衣#-666hh;,薄御府之私谷note-name:薄12薄:减少。:率由圣意note-name:率由圣意13率由圣意:都是出自陛下自己的主意。,举朝称明。与闻政事密勿大臣note-name:密勿14密勿:机密。,宁有恳恳忧此者乎note-name:宁有15宁有:岂有。?骑都尉王才,幸乐人孟思note-name:幸16幸:宠爱。乐#-666aa;:搞音乐舞蹈的艺人。,所为不法,振动京都;而其罪状发于小吏note-name:发17发:揭发。,公卿大臣初无一言note-name:初18初:完全。。自陛下践阼以来,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宁有举纲维以督奸宄,使朝廷肃然者邪?若陛下以为今世无良才,朝廷乏贤佐,岂可追望稷、契之遐踪,坐待来世之俊乂乎?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左丞:官名。即尚书左丞。尚书台官员。负责宗庙祭祀和朝廷礼制,选用并监督尚书台内的吏员。罚当关:惩罚吏员应当报告。

〔2〕坐判问:因审问违法吏员而被治罪。

〔3〕辞罚:逃避处罚。

〔4〕天下之选:从普天下选出来的优秀#-666aa;才。

〔5〕能官人:善于授给#-666aa;官职。

〔6〕亲灯火:指夜以继日地工作。

〔7〕股肱:比喻辅政大臣。

〔8〕百里奚:百里氏,名奚。春秋时秦国大夫。原为虞国大夫,虞亡时成为晋国俘虏,后又作为陪嫁之臣到秦国。与蹇叔、由余一起辅佐秦穆公建立霸业。事见《史记》卷五《秦本纪》。

〔9〕豫让:战国初晋国#-666aa;。曾在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手下供职而并不著名。后来投到晋卿智伯的门下,受到优待。赵、韩、魏三家联#-666ff;消灭智氏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又吞炭使声音变哑,然后一再行刺赵襄子。未成#-666ii;,自杀。传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10〕一朝:一朝(cháo),一朝的官员。

〔11〕:停止。赋衣:赐给衣#-666hh;

〔12〕:减少。

〔13〕率由圣意:都是出自陛下自己的主意。

〔14〕密勿:机密。

〔15〕宁有:岂有。

〔16〕:宠爱。乐#-666aa;:搞音乐舞蹈的艺人。

〔17〕:揭发。

〔18〕:完全。

〔19〕忠臣不必亲:忠臣不一定想和皇帝非常亲热。

〔20〕事得自尽:什么事都尽心办。这指忠臣而言。

〔21〕疏者:与皇帝关系疏远者。毁#-666aa;:批评人。不实其所毁:所批评的情况不真实。

〔22〕望与竹帛:望与(yù)竹帛,希望名留史册。

〔23〕鲁侯:这里指周公的儿子伯禽。不以:不受重用。这句话出自《论语·微子》。

〔24〕不言贤愚:没有说这些大臣中还能#-666dd;出贤愚#guoxue666-com;下。

〔25〕皆当世用:都能够在社会发挥作用。

〔26〕不言大小:没有说他们罪恶的大小。

〔27〕依违:办事不尽心尽力。

〔28〕必不然:不一定做得到。

〔29〕自办:自然就办得好事情了。

〔30〕究尽:完全了解。

〔31〕处非其任:处在不该担任的职位上。

〔32〕伊尹:这里比喻魏朝的辅政大臣。迎客出入之制:会客制度。

〔33〕寺门:官署的大门。

〔34〕汉安帝:即刘祜(公元 94—125)。东汉皇帝。公元 107 至125 年在位。事详《后汉书》卷五。

〔35〕窦嘉:窦融的孙儿。窦氏是东汉皇室的外戚,先后娶了三位公主。事见《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郭躬(?—公元 94):字仲孙,颍川郡阳翟(今河南禹州市)#-666aa;。其父精通法律,他继承家学,在东汉明帝、章帝时长期担任司法官员,以执法精当公平著称。传见《后汉书》卷四十六。

〔36〕大将军:指当时担任大将#-666kk;的司马懿。狂悖:言行反常背理。

〔37〕希指:迎#-666ff;心意。

〔38〕受属:受到请托。

〔39〕自不:自己不愿意。原:根源。

〔40〕治世之具:治理天下的措施。

〔41〕苟求容进:以不正当手段谋求地位。

〔42〕密行白人:悄悄去告发别#-666aa;

〔43〕先意承旨:先揣摩心意而加以迎#-666ff;。容美:受到接纳和称赞。

〔44〕变业:故意改变惯常的做法。

〔45〕安业:安全的事情。

〔46〕厚实:丰厚的实利。

〔47〕迫于道自强:迫于道义而强制自己走正路。

〔48〕倾侧:有意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