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建安中举孝廉,除平原(府)郡丞。文帝为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从征汉中。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阵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阵,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阵,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皆破平之;关中始定,民得安业。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年为真。安定羌大帅辟蹄反,讨破降之。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太和年,蜀相诸葛亮出祁山;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详屯列柳城。张郃击谡,淮攻详营;皆破之。又破陇西名羌唐蹄于枹罕,加建威将军。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青龙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走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现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原文解释
【原文】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666aa;也1太原: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阳曲:县名。县治在今山西阳曲县西南。。(一)建安中举孝廉,除平原(府)(郡)丞。文帝为五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
2门下贼曹:官名。曹丕五官中郎将府的下属。负责门户警卫。;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
3兵曹:曹操丞相府#-666dd;支机构名。负责有关士兵的公务。议令史:官名。在本曹掾、属的领导下,处理公务。,从征汉中。
太祖还,留征西将#-666kk;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666kk;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666kk;张郃为军主4荡寇将军:官名。领兵征伐。,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
5便乘胜:可以利用取胜的优势。”,欲依水为阵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阵,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
6半济:敌#-666kk;一半渡过汉水时。,备可破也。”既阵,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
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7镇西长史:官名。即镇西将#-666kk;府的长史。负责处理府内公务。。又行征羌护军
8征羌护军:官名。进攻羌族反抗者的#-666kk;队协调#-666aa;。,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
9冠军将军:官名。领兵征伐。卢水:河流名。在今青海西宁市西。是湟水南岸的支流之一。自东汉前期起,这里就有名叫卢水胡的少数族活动。汉末三国时,卢水胡的活动区域更加扩大,其中就包括关中。,皆破平之;关中始定,民得安业。
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10故计远近为稽留:依旧按路程远近计算,从而认定在途中逗留时间过长。。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
11涂山:山名。在今安徽蚌埠市西。,防风后至
12防风:传说中原始时代的部落首领。,便行大戮
13大戮:处死示众。夏禹杀防风,是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的另一次诸侯大会上,见《国语·鲁语》下。。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
14溥天:即普天。,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
15夏后:夏代的君王。,始用刑辟
16刑辟:刑法。。今臣遭唐、虞之世
17唐、虞之世:比喻曹丕受汉帝的禅让,就像舜受尧的禅让一样,将开始一个太平盛世。这一吹捧恰到好处,所以曹丕很开心。,是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太原: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阳曲:县名。县治在今山西阳曲县西南。
〔2〕门下贼曹:官名。曹丕五官中郎将府的下属。负责门户警卫。
〔3〕兵曹:曹操丞相府#-666dd;支机构名。负责有关士兵的公务。议令史:官名。在本曹掾、属的领导下,处理公务。
〔4〕荡寇将军:官名。领兵征伐。
〔5〕便乘胜:可以利用取胜的优势。
〔6〕半济:敌#-666kk;一半渡过汉水时。
〔7〕镇西长史:官名。即镇西将#-666kk;府的长史。负责处理府内公务。
〔8〕征羌护军:官名。进攻羌族反抗者的#-666kk;队协调#-666aa;。
〔9〕冠军将军:官名。领兵征伐。卢水:河流名。在今青海西宁市西。是湟水南岸的支流之一。自东汉前期起,这里就有名叫卢水胡的少数族活动。汉末三国时,卢水胡的活动区域更加扩大,其中就包括关中。
〔10〕故计远近为稽留:依旧按路程远近计算,从而认定在途中逗留时间过长。
〔11〕涂山:山名。在今安徽蚌埠市西。
〔12〕防风:传说中原始时代的部落首领。
〔13〕大戮:处死示众。夏禹杀防风,是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的另一次诸侯大会上,见《国语·鲁语》下。
〔14〕溥天:即普天。
〔15〕夏后:夏代的君王。
〔16〕刑辟:刑法。
〔17〕唐、虞之世:比喻曹丕受汉帝的禅让,就像舜受尧的禅让一样,将开始一个太平盛世。这一吹捧恰到好处,所以曹丕很开心。
〔18〕五年:黄初五年(公元 224)。
〔19〕安定:郡名。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
〔20〕推问:详尽询问。亲理:亲属状况。
〔21〕男女:儿女。
〔22〕一二:一一。款曲:详细情况。
〔23〕马谡:马谡(公元 190—228),传附本书卷三十九《马良传》。街亭:地名。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
〔24〕列柳城:地名。在街亭邻近。
〔25〕名羌:著名的羌族首领。枹罕:地名。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南。
〔26〕建威将军:官名。领兵征伐。
〔27〕五年:太和五年(公元 231)。
〔28〕平:公平摊派。
〔29〕扬武将军:官名。领兵征伐。
〔30〕兰坑:地名。在今甘肃西和县东。
〔31〕北原:地名。又名积石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与渭水南岸的五丈原隔水相对。
〔32〕摇荡:扰动。
〔33〕盛兵:出动大部队。
〔34〕现形:有意显露行动。
〔35〕重应:重(zhòng)应,调派重兵应战。
〔36〕阳遂:地名。在今陕西眉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