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先主传 > 先主上言汉帝曰:“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曩者董卓,造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灵,人神同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唯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孤负国恩;寤寐咏叹,夕惕若厉。今臣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族,庶明励翼;帝损益,此道不废。周监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福。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臣伏自省:受国厚恩,荷任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成臣忧责碎首之负;若应权通变,以宁靖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敢虑常宜,以防后悔?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累息,如临于谷!尽于输诚,奖励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于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擒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 > 第2节

先主上言汉帝曰:“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曩者董卓,造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灵,人神同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唯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孤负国恩;寤寐咏叹,夕惕若厉。今臣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族,庶明励翼;帝损益,此道不废。周监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福。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臣伏自省:受国厚恩,荷任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成臣忧责碎首之负;若应权通变,以宁靖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敢虑常宜,以防后悔?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累息,如临于谷!尽于输诚,奖励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于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擒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 第2节原文解释

今臣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note-name:庶明厉翼12庶明厉翼:(使同族的#-666aa;)都变得贤明并努力当好辅佐。;(一)五帝损益note-name:五帝13五帝:这里指夏启、商汤、周武王、西汉#guoxue666-com;祖、东汉光武帝这五朝的开国君主。损益:增减。指政治制度上的变动。,此道不废note-name:此道14此道:指重视同姓宗族的支持作用。。周监二代,并建诸姬note-name:建15建:#-666dd;封。,实赖晋、郑夹辅之福note-name:夹辅16夹辅:#-666ff;力辅佐。西周末年,犬戎攻入镐京杀周幽王。晋文侯、郑武公立幽王过去的太子宜臼为平王,并东迁都城于雒邑,周室复兴。而晋、郑都是与周王室同为姬姓的诸侯国。#guoxue666-com;祖龙兴note-name:龙兴17龙兴:指当上皇帝。,尊王子弟,大启九国note-name:九国18九国:指西汉初汉#guoxue666-com;祖刘邦#-666dd;封兄弟子侄而形成的九个小王国。即楚、代、齐、荆、淮南、赵、梁、淮阴、燕。另外还有一个吴国,因始封时间最晚,始封国王刘濞又是代国始封国王刘喜的儿子,所以附于代国之下而不在九国之数。详见《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卒斩诸吕,以安大宗note-name:大宗19大宗:嫡系的长房。。今操恶直丑正note-name:恶直丑正20恶直丑正:恶(wù)直丑正,厌恶和残害正直的#-666aa;,实繁有徒note-name:实繁有徒21实繁有徒:确实发展和拥有不少同#-666bb;。以上两句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

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note-name:惟22惟:考虑。,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成臣忧责碎首之负note-name:忧责碎首之负23忧责碎首之负:忧思自己应承担的这种严重得即使粉碎头颅仍然难以抵偿的罪责。;若应权通变,以宁靖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敢虑常宜note-name:敢虑常宜24敢虑常宜:岂敢从常规来考虑。,以防后悔?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累息note-name:累息25累息:因恐惧而喘息。,如临于谷!尽于输诚note-name:输诚26输诚:贡献忠诚。,奖励六师note-name:六师27六师:六#-666kk;,率齐群义note-name:率齐28率齐:率领和会同。义:义士。;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666dd;note-name:万分29万分:万#-666dd;之一的恩情。!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666kk;、宜城亭侯印绶note-name:拜章30拜章:跪拜呈上表章。。”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具臣:在臣僚之中充数。这是自谦的说法。

〔2〕上将#guoxue666-com;级将领。指左将#-666kk;的职务。

〔3〕三军:《周礼·夏官·司马》说天子设六#-666kk;,诸侯中大国设三军。这里刘备还以诸侯的身份说话,所以用“三军”一词。

〔4〕:疢(chèn),痛苦。疾首:头痛。《诗经·小弁》有“心之忧也,如疾首”的句子。

〔5〕乱阶:祸乱的开端。

〔6〕:殪(yì),死。这里指被消灭。

〔7〕播越:流亡。

〔8〕不武:指缺乏以武力平定祸乱的能力。

〔9〕:辜负。孤负是同义复#-666ff;词。

〔10〕寤寐:醒了和睡着。意指日夜。咏叹:感叹。

〔11〕夕惕:到了晚上还在警告自己(要勤勉奋发)。若厉:好像面临着危险。这一句出自《周易·乾卦》的爻辞。

〔12〕庶明厉翼:(使同族的#-666aa;)都变得贤明并努力当好辅佐。

〔13〕五帝:这里指夏启、商汤、周武王、西汉#guoxue666-com;祖、东汉光武帝这五朝的开国君主。损益:增减。指政治制度上的变动。

〔14〕此道:指重视同姓宗族的支持作用。

〔15〕#-666dd;封。

〔16〕夹辅#-666ff;力辅佐。西周末年,犬戎攻入镐京杀周幽王。晋文侯、郑武公立幽王过去的太子宜臼为平王,并东迁都城于雒邑,周室复兴。而晋、郑都是与周王室同为姬姓的诸侯国。

〔17〕龙兴:指当上皇帝。

〔18〕九国:指西汉初汉#guoxue666-com;祖刘邦#-666dd;封兄弟子侄而形成的九个小王国。即楚、代、齐、荆、淮南、赵、梁、淮阴、燕。另外还有一个吴国,因始封时间最晚,始封国王刘濞又是代国始封国王刘喜的儿子,所以附于代国之下而不在九国之数。详见《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

〔19〕大宗:嫡系的长房。

〔20〕恶直丑正:恶(wù)直丑正,厌恶和残害正直的#-666aa;

〔21〕实繁有徒:确实发展和拥有不少同#-666bb;。以上两句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2〕:考虑。

〔23〕忧责碎首之负:忧思自己应承担的这种严重得即使粉碎头颅仍然难以抵偿的罪责。

〔24〕敢虑常宜:岂敢从常规来考虑。

〔25〕累息:因恐惧而喘息。

〔26〕输诚:贡献忠诚。

〔27〕六师:六#-666kk;

〔28〕率齐:率领和会同。义:义士。

〔29〕万分:万#-666dd;之一的恩情。

〔30〕拜章:跪拜呈上表章。

〔31〕魏延:魏延(?—公元 234),传见本书卷四十。

〔32〕取荆州:关羽之死,使孙吴完全控制了荆州的主要区域,并将双方的疆域#-666dd;界,从原来的湘水流域,向西调整到三峡山区。三峡一线从此成为蜀、吴双方的稳定疆域线,直至三国时期结束。

下一篇: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是后(在所)所在并言众瑞,日月相属。故议郎、阳泉亭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上言:“臣闻《河图》、《洛书》,经谶、纬;孔子所甄,验应自远。谨案《洛书甄曜度》曰:‘赤日德昌,世会备,合为帝际。’《洛书宝号命》曰:‘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洛书录运期》曰:‘侯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孝经钩命决录》曰:‘帝建会备。’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璇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又年中,数有气如旗,从西竟东,中天而行;《图》、《书》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加是年太白、荧惑、填星,常从岁星相追。近汉初兴,星从岁星聚;岁星主义,汉位在西,义之上方:故汉法常以岁星候人主,当有圣主起于此州,以致中兴。时许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顷者荧惑复追岁星,现在胃、昴、毕;昴、毕为天纲,《经》曰‘帝星处之,众邪消亡’。圣讳预睹,推揆期验;符合数至,若此非。臣闻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故应际而生,与神合契。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