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先主传 > 年春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

年春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亮上言于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太宗,动容损益:‘百僚发哀,满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月,葬惠陵。原文解释

【原文】

三年春二月note-name:三年1三年:章武三年(公元 223)。,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note-name:临邛2临邛:临邛(qióng),县名。县治在今四川邛崃市。。遣将#-666kk;陈曶(一)讨元。元#-666kk;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note-name:托孤3托孤:托付儿子。;尚书令李严为副。

夏四月癸巳note-name:癸巳4癸巳: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四月己未朔,无癸巳。二十四日为壬午,前一天是辛巳,后一天是癸未。此处史文疑有误。,先主殂于永安宫note-name:殂5殂:殂(cú),死亡。古代天子死叫崩,又叫殂。崩和殂只是字面不同,并无等级差别,所以诸葛亮《出师表》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措辞。陈寿《三国志》中,对曹魏皇帝死用“崩”,对孙吴皇帝死用“薨”,对刘备死用“殂”。薨是指诸侯死亡,比崩、殂低一等。陈寿以曹魏为正统,但在死亡的措辞上又优待刘备暗尊蜀汉,具有微妙意味。永安宫:刘备所修的行宫。故址在今重庆市原奉节县城区师范学校院内。曾有宫殿台基、碑刻遗存。现已被三峡库水淹没。。时年六十三。(二)

亮上言于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note-name:大行6大行:一去不复返。古代用来指刚刚死亡的皇帝。,覆焘无疆note-name:覆焘7覆焘:覆盖。;昊天不吊note-name:昊天8昊天:昊(hào)天,上天。不吊:不好。含有埋怨上天的意思。,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note-name:奄忽9奄忽:忽然。升遐:升天。专指皇帝死亡。。臣妾号啕note-name:臣妾10臣妾:臣僚。,若丧考妣note-name:考妣11考妣:考妣(bǐ),父母。。乃顾遗诏,事惟(大)(太)宗note-name:事惟太宗12事惟太宗:丧事想按照太宗皇帝的榜样办理。太宗是西汉文帝刘恒的庙号。他临死前下达指示:丧事从简,天下官员百姓只需#-666hh;丧三天,详见《史记》卷十《孝文本纪》。,动容损益note-name:动容损益13动容损益:动容与损益同义,意为作适当的变革。这里指对古代要为君主#-666hh;丧三年的礼制加以改动。事实上,在三国对峙战争不断的时期,魏、吴两国和蜀国一样,都对服丧三年的礼制有改动,曹操临死前规定遗体入葬后即结束服丧,孙策死后孙权也只作短暂祭奠,#-666dd;见本书卷一《武帝纪》、卷四十七《吴主传》。:‘百僚发哀note-name:发哀14发哀:哭祭。,满三日除#-666hh;note-name:除服15除服:脱掉丧#-666hh;。指恢复正常活动。,到葬期复如礼note-name:复如礼16复如礼:指再穿一次丧#-666hh;参加葬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666hh;。’臣亮亲受敕戒,震畏#-666nn;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note-name:宣下17宣下:向下面宣告。。”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三年:章武三年(公元 223)。

〔2〕临邛:临邛(qióng),县名。县治在今四川邛崃市。

〔3〕托孤:托付儿子。

〔4〕癸巳: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四月己未朔,无癸巳。二十四日为壬午,前一天是辛巳,后一天是癸未。此处史文疑有误。

〔5〕:殂(cú),死亡。古代天子死叫崩,又叫殂。崩和殂只是字面不同,并无等级差别,所以诸葛亮《出师表》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措辞。陈寿《三国志》中,对曹魏皇帝死用“崩”,对孙吴皇帝死用“薨”,对刘备死用“殂”。薨是指诸侯死亡,比崩、殂低一等。陈寿以曹魏为正统,但在死亡的措辞上又优待刘备暗尊蜀汉,具有微妙意味。永安宫:刘备所修的行宫。故址在今重庆市原奉节县城区师范学校院内。曾有宫殿台基、碑刻遗存。现已被三峡库水淹没。

〔6〕大行:一去不复返。古代用来指刚刚死亡的皇帝。

〔7〕覆焘:覆盖。

〔8〕昊天:昊(hào)天,上天。不吊:不好。含有埋怨上天的意思。

〔9〕奄忽:忽然。升遐:升天。专指皇帝死亡。

〔10〕臣妾:臣僚。

〔11〕考妣:考妣(bǐ),父母。

〔12〕事惟太宗:丧事想按照太宗皇帝的榜样办理。太宗是西汉文帝刘恒的庙号。他临死前下达指示:丧事从简,天下官员百姓只需#-666hh;丧三天,详见《史记》卷十《孝文本纪》。

〔13〕动容损益:动容与损益同义,意为作适当的变革。这里指对古代要为君主#-666hh;丧三年的礼制加以改动。事实上,在三国对峙战争不断的时期,魏、吴两国和蜀国一样,都对服丧三年的礼制有改动,曹操临死前规定遗体入葬后即结束服丧,孙策死后孙权也只作短暂祭奠,#-666dd;见本书卷一《武帝纪》、卷四十七《吴主传》。

〔14〕发哀:哭祭。

〔15〕除服:脱掉丧#-666hh;。指恢复正常活动。

〔16〕复如礼:指再穿一次丧#-666hh;参加葬礼。

〔17〕宣下:向下面宣告。

〔18〕梓宫:灵柩。天子的灵柩称梓宫。

〔19〕昭烈:光大汉朝基业的意思。汉魏时皇帝死后享有庙号、谥号。刘备是蜀汉王朝的创立者,谥号定为“昭烈”,却没有庙号。刘备未能享有庙号的原因,应是在他去世之时尚未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20〕惠陵:在今四川成都市城南武侯祠博物馆内。成都武侯祠,是由刘备惠陵的陵园(包括陵墓和祠庙)演变而来,现今依然有静谧肃穆的陵园和#guoxue666-com;大墓冢留存。东侧的刘备殿、孔明殿等建筑和蜀汉君臣塑像群,建于明清时期,是非常罕见#-666ll;特的君臣#-666ff;祭型#-666nn;庙建筑。以上惠陵、建筑和塑像群,构成完美的整体,是三国名胜古迹中最先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者,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有“三国文化圣地”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