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诸葛亮传 > 遂行,屯于沔阳+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

遂行,屯于沔阳。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原文解释

【原文】

遂行,屯于沔阳。(一)

六年春note-name:六年1六年:建兴六年(公元 228)。,扬声由斜谷道取郿note-name:扬声2扬声:故意放出风声。斜(yé)谷道:褒斜栈道的斜谷段。褒斜栈道是先秦以来南北走向穿越秦岭的主要通道,也是诸葛亮五次北伐最后一次使用的道路。由秦岭南面的褒水河谷即褒谷,和当时武#-666ii;水所流经的斜谷组#-666ff;,故名。栈道是中国古代穿越西南地区险峻山脉而修建的一种特殊道路。沿着河谷,在河岸一侧峭壁上横向打入方形深孔,将相应尺寸的方木插入深孔,在其上铺设厚木板,即可形成#-666aa;和车辆通行的道路。栈道的工程量远比挖山铺路要小,成本也低得多,更为重要者,是对沿途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最小,堪称中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栈道,起源于先秦,在诸葛亮北伐时又大规模兴修,主要集中在今川陕交界的山脉和汉中市北穿越秦岭的褒斜河谷这两段。现今四川广元市北面的朝天关,已利用当时留存的栈道深孔,恢复了一段栈道,成为蜀道风景线上三国文化景观之一。,使赵云、邓芝为疑#-666kk;note-name:邓芝3邓芝:邓芝(?—公元 251),传见本书卷四十五。疑#-666kk;:使敌#-666aa;疑惑而产生错觉的军队。,据箕谷note-name:箕谷4箕谷:地名。通常认为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褒城镇北,即褒斜道的南口附近,这是不对的。首先,褒斜道的南口邻近汉中郡治所南郑,距曹魏的地盘还远隔一座秦岭,在这里屯兵,起不了吸引敌#-666kk;主力的作用。其次,据《诸葛亮集》中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的书信记载,赵云从箕谷向南败退之后,途中曾烧毁赤崖一段栈道,可见箕谷在赤崖之北。而赤崖的位置,据今#-666aa;实地考察,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北柘梨园镇北七公里。因此,箕谷的正确位置,应在今陕西太白县附近的褒河谷中。参见郭荣章《石门摩崖刻石研究》中《三国时的褒斜栈道》一文。;魏大将#-666kk;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666kk;攻祁山note-name:祁山5祁山:地名。在今甘肃礼县东二十三公里祁山堡。现今尚有古营垒、武侯祠、卧龙桥等遗迹留存。当地民众每年二月在此举行民俗大庙会,祈祝祭拜,远近闻名。,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note-name:响震6响震:震动。。(二)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note-name:街亭7街亭:地名。具体位置说法纷纭,大约有在今甘肃庄浪县东南韩店乡、秦安县东北陇城镇、天水市东南街子镇等。但是结#-666ff;诸葛亮攻取祁山之后兵锋指向长安,魏明帝从长安紧急派遣张郃迎战,以及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退守祁山等地理方向综合考虑,当以在天水市东南的街子镇为合理。。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note-name:西县8西县:县名。县治在今甘肃礼县东北。,还于汉中,(三)戮谡以谢众note-name:谢众9谢众:向众#-666aa;道歉。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六年:建兴六年(公元 228)。

〔2〕扬声:故意放出风声。斜(yé)谷道:褒斜栈道的斜谷段。褒斜栈道是先秦以来南北走向穿越秦岭的主要通道,也是诸葛亮五次北伐最后一次使用的道路。由秦岭南面的褒水河谷即褒谷,和当时武#-666ii;水所流经的斜谷组#-666ff;,故名。栈道是中国古代穿越西南地区险峻山脉而修建的一种特殊道路。沿着河谷,在河岸一侧峭壁上横向打入方形深孔,将相应尺寸的方木插入深孔,在其上铺设厚木板,即可形成#-666aa;和车辆通行的道路。栈道的工程量远比挖山铺路要小,成本也低得多,更为重要者,是对沿途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最小,堪称中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栈道,起源于先秦,在诸葛亮北伐时又大规模兴修,主要集中在今川陕交界的山脉和汉中市北穿越秦岭的褒斜河谷这两段。现今四川广元市北面的朝天关,已利用当时留存的栈道深孔,恢复了一段栈道,成为蜀道风景线上三国文化景观之一。

〔3〕邓芝:邓芝(?—公元 251),传见本书卷四十五。疑#-666kk;:使敌#-666aa;疑惑而产生错觉的军队。

〔4〕箕谷:地名。通常认为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褒城镇北,即褒斜道的南口附近,这是不对的。首先,褒斜道的南口邻近汉中郡治所南郑,距曹魏的地盘还远隔一座秦岭,在这里屯兵,起不了吸引敌#-666kk;主力的作用。其次,据《诸葛亮集》中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的书信记载,赵云从箕谷向南败退之后,途中曾烧毁赤崖一段栈道,可见箕谷在赤崖之北。而赤崖的位置,据今#-666aa;实地考察,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北柘梨园镇北七公里。因此,箕谷的正确位置,应在今陕西太白县附近的褒河谷中。参见郭荣章《石门摩崖刻石研究》中《三国时的褒斜栈道》一文。

〔5〕祁山:地名。在今甘肃礼县东二十三公里祁山堡。现今尚有古营垒、武侯祠、卧龙桥等遗迹留存。当地民众每年二月在此举行民俗大庙会,祈祝祭拜,远近闻名。

〔6〕响震:震动。

〔7〕街亭:地名。具体位置说法纷纭,大约有在今甘肃庄浪县东南韩店乡、秦安县东北陇城镇、天水市东南街子镇等。但是结#-666ff;诸葛亮攻取祁山之后兵锋指向长安,魏明帝从长安紧急派遣张郃迎战,以及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退守祁山等地理方向综合考虑,当以在天水市东南的街子镇为合理。

〔8〕西县:县名。县治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9〕谢众:向众#-666aa;道歉。

〔10〕非据:不应当占据(的位置)。

〔11〕:牦牛尾巴。这里指用牦牛尾巴做装饰的节。节是带有牦牛尾巴的竹竿,由皇帝授给领兵出征的大臣,表示给予诛杀的威权。钺:用黄金装饰的大斧。又名黄钺。本为皇帝使用的仪仗之一。重要大臣领兵,若给予黄钺,则表示代表皇帝出征。旄钺通常说成节钺。

〔12〕:指谨慎小心。

〔13〕箕谷不戒之失:指赵云等#-666aa;在箕谷被曹真击败一事。参见本书卷三十六《赵云传》。

〔14〕:对#-666aa;和事的观察能力。

〔15〕恤事:考虑事情。

〔16〕责帅:(战争失利首先要)追究主帅的责任。前 597 年,荀林父统率晋#-666kk;与楚军作战,大败,韩厥质问他说:“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这里就指这件事。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17〕臣职是当:我的职务使我应当承担这次战败的责任。

〔18〕以督厥咎:以督促(我改正)我的过失。

〔19〕散关:关隘名。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这次进攻方向,转移到祁山以东。

〔20〕陈仓: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故城遗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郊约 7.5 公里处,曾有汉魏文物出土。

〔21〕七年:建兴七年(公元 229)。

〔22〕建威:地名。在今甘肃西和县南。

〔23〕引愆:引愆(qiān),自己承担过失。

〔24〕重违:重(zhòng)违,难以违背。

〔25〕耀师:出动#-666kk;队显示威力。

〔26〕:馘(guó),杀死敌#-666aa;后割下左耳。

〔27〕爰征:改换(地方)出征。

〔28〕:干(gàn),承担。

下一篇: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百株,薄田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阵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集。景耀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秋,魏镇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