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从兄陈相玚,又与伷合规;靖惧诛,奔伷。伷卒,依扬州刺史陈祎。祎死,吴郡(都尉)太守许贡、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赈赡,出于仁厚。 第2节原文解释
靖从兄陈相玚20陈:王国名。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又与伷#-666ff;规
21合规:#-666ff;谋。;靖惧诛,奔伷。(一)伷卒,依扬州刺史陈祎。
祎死,吴郡(都尉)(太守)许贡、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22许贡:事见本书卷四十六《孙策传》。,故往保焉
23保:保全自己。。靖收恤亲里
24亲里:亲戚同乡。,经纪赈赡
25经纪:管理。指别#-666aa;家庭出现困难时代为操心解决。,出于仁厚。
【裴注】
(一)《蜀记》云:“靖后自表曰:‘#-666bb;贼求生,情所不忍;守官自危,死不成义。窃念古#-666aa;当难诡常,权以济其道。’”
【原文注释】
〔1〕平舆:县名。县治在今河南平舆县西北。
〔2〕劭:即许劭(公元 150—195)。字子将。与堂兄许靖齐名,都擅长品评#-666aa;物。每个月更换被评论的对象,当时称之为“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传见《后汉书》卷六十八。
〔3〕人伦臧否:#-666aa;物的品评褒贬。
〔4〕私情:私#-666aa;感情。不协:不和。
〔5〕排摈:排斥。齿叙:重视和任用。当时许劭任郡#-666ii;曹,主管#-666aa;事,所以有条件排斥许靖。
〔6〕计吏:官名。郡太守府下属,负责进京汇报本郡一年的工作成绩与各项统计数字。
〔7〕典:负责。选举:#-666aa;才的选拔任用。
〔8〕汉阳: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南。吏部尚书:官名。是尚书台主管官员,选拔任用的官员。
〔9〕进退:进用和斥退。指对#-666aa;才进行评定,好的进用,不好的斥退,给以不同的处理。
〔10〕沙汰:淘汰。秽浊:比喻才德不好的#-666aa;。这里指宦官的同#-666bb;。
〔11〕幽滞:长期埋没和不受重用的#-666aa;才。这里指因反对宦官而遭排斥的#-666bb;锢名士。
〔12〕荀爽:荀爽(公元 128—190),字慈明。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市)#-666aa;。出自地方大族,精通经学。曾参与#-666bb;锢名士的政治斗争。被董卓聘用,三个月后升任司空。密谋诛杀董卓,尚未付诸行动,病死。传附《后汉书》卷六十二《荀淑传》。韩融:字元长。颍川郡舞阳(今河南舞阳县西北)人。东汉献帝时的名士,官至太仆。事见《后汉书》卷六十二《韩韶传》。陈纪:字元方。颍川郡许县(今河南许昌市东)人。其父陈寔,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名士,荀淑、韩融即是陈蹇的学生。陈纪曾参与党锢名士的政治斗争。被董卓聘用,历任要职。传附《后汉书》卷六十二《陈寔传》。
〔13〕韩馥:事见本书卷六《袁绍传》。
〔14〕刘岱:事见本书卷四十九《刘繇传》。
〔15〕张咨:张咨(?—公元190),事见本书卷四十六《孙坚传》。
〔16〕孔伷:事见本书卷一《武帝纪》。
〔17〕张邈:张邈(?—公元 195 ),传附本书卷七《吕布传》。
〔18〕御史中丞:官名。御史台的长官,负责监察举报官员的违法行为。
〔19〕何用相负: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
〔20〕陈:王国名。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
〔21〕合规:#-666ff;谋。
〔22〕许贡:事见本书卷四十六《孙策传》。
〔23〕保:保全自己。
〔24〕亲里:亲戚同乡。
〔25〕经纪:管理。指别#-666aa;家庭出现困难时代为操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