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孙破虏讨逆传 > 策字伯符。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谦深忌策。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太傅马日!仗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术大将乔蕤、张勋,皆倾心敬焉。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隐于内厩;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术初许策为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万斛;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术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时吴景尚在丹杨,策从兄贲又为丹杨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贲退舍历阳。繇遣樊能、于麋(陈横屯江津)屯横江,张英屯当利口,以拒术。术自用故吏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更以景为督军中郎将;与贲共将兵击英等,连年不克。 > 第2节

策字伯符。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谦深忌策。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太傅马日!仗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术大将乔蕤、张勋,皆倾心敬焉。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隐于内厩;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术初许策为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万斛;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术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时吴景尚在丹杨,策从兄贲又为丹杨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贲退舍历阳。繇遣樊能、于麋(陈横屯江津)屯横江,张英屯当利口,以拒术。术自用故吏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更以景为督军中郎将;与贲共将兵击英等,连年不克。 第2节原文解释

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note-name:九江15九江:郡名。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已而更用丹杨陈纪note-name:已而16已而:随后。。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note-name:庐江17庐江:郡名。治所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陆康:字季宁。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666aa;。东汉末历任三郡太守,政绩显著,又敢于直言进谏。后任庐江太守,抵制割据自立的袁术。袁术派孙策围攻庐江两年,城破,他发病死。传见《后汉书》卷三十一。;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术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note-name:卿18卿:对#-666aa;的爱称。当时父对子、夫对妻、兄对弟、长辈对晚辈,都可称卿。!”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note-name:故吏19故吏:过去的部下。,策益失望。

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note-name:刘繇20刘繇:传见本书卷四十九。扬州:州名。当时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时吴景尚在丹杨,策从兄贲又为丹杨都尉note-name:从兄21从兄:从(zòng)兄,堂兄。都尉:官名。郡太守的主要助手。率领地方#-666kk;队,捕取盗贼,维持治安。;繇至,皆迫逐之。景、贲退舍历阳note-name:历阳22历阳: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和县。。繇遣樊能、于麋(陈横屯江津)(屯横江)note-name:横江23横江:长江古津渡名。在今安徽和县东南。,张英屯当利口note-name:当利口24当利口:长江古津渡名。在今安徽和县东。,以拒术。术自用故吏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note-name:琅邪25琅邪:琅邪(yá),郡名。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市北。,更以景为督#-666kk;中郎将note-name:督军中郎将26督军中郎将:官名。监督并指挥#-666kk;队。;与贲#-666cc;将兵击英等,连年不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

〔2〕周瑜:周瑜(公元 175—210),传见本书卷五十四。

〔3〕曲阿:县名。县治在今江苏丹阳市。

〔4〕:(丧事)完毕。

〔5〕江都:县名。县治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南。

〔6〕徐州:州名。当时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北。牧:官名。即州牧。东汉末是一州的#-666kk;政长官。自西汉成帝起至东汉末,州刺史改称州牧有好几次。东汉末州刺史、州牧并存,刺史的品级和权力比州牧低和小,刺史有#-666ii;才能晋升州牧。陶谦(公元 132—194):传见本书卷八。

〔7〕丹杨:郡名。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

〔8〕吕范:吕范(?—公元228),传见本书卷五十六。孙河:事见本书卷五十一《孙韶传》。

〔9〕因缘:凭借(吴景)。

〔10〕太傅:官名。皇帝的辅导老师。地位尊崇,在三公之上,但无固定任务。马日(mí)!(dī):事见本书卷六《袁术传》裴注引《三辅决录注》、《献帝春秋》。仗节:持节。节是一种代表天子所授威权的器物,用竹和旄牛尾制成。安集:安抚。关东:地区名。当时称潼关或函谷关以东地区为关东。

〔11〕寿春: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寿县。辟:任命。

〔12〕怀义校尉:官名。领兵征伐。当时的领兵官,可以#-666dd;为将#-666kk;、中郎将、校尉、都尉等大类。校尉的等级通常低于将军和中郎将。

〔13〕:就地。

〔14〕:表示歉意。

〔15〕九江:郡名。治所在今安徽寿县。

〔16〕已而:随后。

〔17〕庐江:郡名。治所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陆康:字季宁。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666aa;。东汉末历任三郡太守,政绩显著,又敢于直言进谏。后任庐江太守,抵制割据自立的袁术。袁术派孙策围攻庐江两年,城破,他发病死。传见《后汉书》卷三十一。

〔18〕:对#-666aa;的爱称。当时父对子、夫对妻、兄对弟、长辈对晚辈,都可称卿。

〔19〕故吏:过去的部下。

〔20〕刘繇:传见本书卷四十九。扬州:州名。当时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

〔21〕从兄:从(zòng)兄,堂兄。都尉:官名。郡太守的主要助手。率领地方#-666kk;队,捕取盗贼,维持治安。

〔22〕历阳: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和县。

〔23〕横江:长江古津渡名。在今安徽和县东南。

〔24〕当利口:长江古津渡名。在今安徽和县东。

〔25〕琅邪:琅邪(yá),郡名。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市北。

〔26〕督军中郎将:官名。监督并指挥#-666kk;队。

下一篇: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才千余,骑数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千。策母先自曲阿徙于历阳,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吴景等欲先击破虎等,乃至会稽;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擒耳!”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后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悉虏之,收其珍宝以归。策闻之,伪与勋好盟。勋新得术众,时豫章上缭宗民万余家在江东,策劝勋攻取之。勋既行,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勋众尽降;勋独与麾下数百人,自归曹公。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彰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吏严象,举权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