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三嗣主传 > 年春,立中山、代等王。大赦。濬、彬所至,则土崩瓦解,靡有御者;预又斩江陵督伍延,浑复斩丞相张悌、丹杨太守沈莹等:所在战克。()月丙寅,殿中亲近数百人,叩头请皓:杀岑昏。皓惶愦,从之。戊辰,陶濬从武昌还,即引见。问水军消息,对曰:“蜀船皆小;今得万兵,乘大船战,自足击之!”于是合众,授濬节、钺。明日当发,其夜,众悉逃走。而王濬顺流将至,司马伷、王浑皆临近境。皓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计,分遣使,奉书于濬、伷、浑曰:“昔汉室失统,州分裂;先人因时,略有江南;遂分阻山川,与魏乖隔。今大晋龙兴,德覆海;暗劣偷安,未喻天命。至于今者,猥烦军;衡盖路次,远临江渚。举国震惶,假息漏刻;敢缘天朝,含弘光大。谨遣私署太常张夔等,奉所佩印绶,委质请命。惟垂信纳,以济元元。”(壬申)月壬寅,王濬最先到;于是受皓之降,解缚焚榇,延请相见。伷以皓致印绶于己,遣使送皓;皓举家西迁,以太康元年月丁亥集于京邑。月甲申,诏曰:“孙皓穷迫归降,前诏待之以不死;今皓垂至,意犹愍之。其赐号为归命侯;进给衣服、车乘,田顷;岁给谷千斛,钱万,绢百匹,绵百斤。皓太子瑾,拜中郎;诸子为王者,拜郎中。”()年,皓死于洛阳。 > 第2节

年春,立中山、代等王。大赦。濬、彬所至,则土崩瓦解,靡有御者;预又斩江陵督伍延,浑复斩丞相张悌、丹杨太守沈莹等:所在战克。()月丙寅,殿中亲近数百人,叩头请皓:杀岑昏。皓惶愦,从之。戊辰,陶濬从武昌还,即引见。问水军消息,对曰:“蜀船皆小;今得万兵,乘大船战,自足击之!”于是合众,授濬节、钺。明日当发,其夜,众悉逃走。而王濬顺流将至,司马伷、王浑皆临近境。皓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计,分遣使,奉书于濬、伷、浑曰:“昔汉室失统,州分裂;先人因时,略有江南;遂分阻山川,与魏乖隔。今大晋龙兴,德覆海;暗劣偷安,未喻天命。至于今者,猥烦军;衡盖路次,远临江渚。举国震惶,假息漏刻;敢缘天朝,含弘光大。谨遣私署太常张夔等,奉所佩印绶,委质请命。惟垂信纳,以济元元。”(壬申)月壬寅,王濬最先到;于是受皓之降,解缚焚榇,延请相见。伷以皓致印绶于己,遣使送皓;皓举家西迁,以太康元年月丁亥集于京邑。月甲申,诏曰:“孙皓穷迫归降,前诏待之以不死;今皓垂至,意犹愍之。其赐号为归命侯;进给衣服、车乘,田顷;岁给谷千斛,钱万,绢百匹,绵百斤。皓太子瑾,拜中郎;诸子为王者,拜郎中。”()年,皓死于洛阳。 第2节原文解释

(壬申)(三月壬寅)note-name:壬寅12壬寅:旧历十五日。,王濬最先到;于是受皓之降,解缚焚榇note-name:榇13榇:榇(chèn),棺材。亡国君主向对方投降时,双手反绑,抬着棺材,表示自己罪重该死。,延请相见。(四)

伷以皓致印绶于己,遣使送皓;皓举家西迁,以太康元年五月丁亥集于京邑note-name:丁亥14丁亥:旧历初一日。京邑:京城。指洛阳。

四月甲申note-name:甲申15甲申:旧历二十八日。晋武帝下诏封孙皓为归命侯,《晋书》卷三《武帝纪》记在当年五月二十五日辛亥,与此处的月、日均不同。,诏曰:“孙皓穷迫归降,前诏待之以不死;今皓垂至,意犹愍之。其赐号为归命侯;进给衣#-666hh;、车乘,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note-name:斛16斛:斛(h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绵五百斤。皓太子瑾,拜中郎note-name:中郎17中郎:官名。郎官的一种,持兵器警卫皇宫殿堂。;诸子为王者,拜郎中。”(五)

(五)(四)年note-name:五年18五年:太康五年(公元 284)。,皓死于洛阳。(六)

【裴注】

(一)干宝《晋纪》曰:“吴丞相、#-666kk;师张悌,护#-666kk;孙震,丹杨太守沈莹,帅众三万济江,围成阳都尉张乔于杨荷桥;众才七千,闭栅自守,举白接告降。吴副#-666kk;师诸葛靓,欲屠之,悌曰:‘敌在前,不宜先事其小;且杀降不祥。’靓曰:‘此等以救兵未至而力少,故且伪降以缓我;非来伏也。因其无战心而尽坑之,可以成三军之气。若舍之而前,必为后患!’悌不从,抚之而进。与讨吴护军张翰、扬州刺史周浚成阵相对。沈莹领丹杨锐卒刀盾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阵:于是以驰淮南军,三冲不动;退引,乱。薛胜、蒋班,因其乱而乘之,吴军以次土崩,将帅不能止;张乔又出其后:大败吴军于版桥,获悌、震、莹等。”

《襄阳记》曰:“悌字巨先,襄阳#-666aa;。少有名理。孙休时为屯骑校尉。魏伐蜀,吴#-666aa;问悌曰:‘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智力虽丰,而百姓未#-666hh;也。今又竭其资力,远征巴蜀,兵劳民疲而不知恤,败于不暇,何以能济?昔夫差伐齐,非不克胜;所以危亡,不忧其本也,况彼之争地乎?’悌曰:‘不然!曹操虽#-666ii;盖中夏,威震四海;崇诈仗术,征伐无已: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叡承之,系以惨虐;内兴宫室,外惧雄豪;东西驰驱,无岁获安:彼之失民,为日久矣!司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666ii;;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非智勇兼#-666aa;,孰能如之?其威武张矣,本根固矣,群情#-666hh;矣,奸计立矣。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弊;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其克乎?若其不克,不过无#-666ii;;终无退北之忧,覆军之虑也:何为不可哉!昔楚剑利而秦昭惧,孟明用而晋人忧;彼之得志,故我之大患也!’吴人笑其言,而蜀果降于魏。晋来伐吴,皓使悌督沈莹、诸葛靓,率众三万渡江逆之。至牛渚,沈莹曰:‘晋治水军于蜀,久矣。今倾国大举,万里齐力,必悉益州之众,浮江而下。我上流诸军,无有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恐边江诸城,尽莫能御也。晋之水军,必至于此矣!宜蓄众力,待来一战。若胜之日,江西自清;上方虽坏,可还取之。今渡江逆战,胜不可保;若或摧丧,则大事去矣!’悌曰:‘吴之将亡,贤愚所知;非今日也!吾恐蜀兵来至此,众心必骇惧,不可复整。今宜渡江,可用决战力争:若其败丧,则同死社稷,无所复恨;若其克胜,则北敌奔走,兵势万倍,便当乘威南上,逆之中道,不忧不破也。若如子计,恐行散尽;相与坐待敌到,君臣俱降,无复一人死难者:不亦辱乎!’遂渡江战,吴军大败。诸葛靓与五六百人退走,使过迎悌,悌不肯去。靓自往牵之,谓曰:‘(且夫)天下存亡有大数,岂卿一人所知!如何故自取死为?’悌垂涕曰:‘仲思!今日是我死日也!且我作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今以身徇社稷,复何遁邪?莫牵曳之如是!’靓流涕放之,去百余步,已见为晋军所杀。”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四年:天纪四年(公元 280)。

〔2〕中山:王国名。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代:郡名。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3〕江陵督:官名。江陵战区的指挥官。

〔4〕丙寅:旧历初九日。

〔5〕戊辰:旧历十一日。

〔6〕:大斧。皇帝的仪仗之一。大将领兵如被授与节、钺,则表示是代表皇帝出征,享有特别的诛杀威权。

〔7〕薛莹:薛莹(?—公元282),传附本书卷五十三《薛综传》。中书令:官名。负责#-666kk;国机要文书的起草和管理。胡冲:事见本书卷六十二《胡综传》。

〔8〕:车辕端部的横木。固定在马、牛背上以牵引车辆。盖:车盖。这里衡盖指车辆。路次:在路上停宿。

〔9〕假息:延长呼吸。漏刻:漏是古代计时的装置。主要部#-666dd;是一只铜壶,下部有小漏口。内部注水,水面置浮板,板上立有一支刻有标度的竹箭。水从漏口流出,竹箭的#guoxue666-com;低位置发生变化,从刻度上可知时间早晚。现今考古工作者已发现多种漏壶实物。这里漏刻比喻短暂的时间。

〔10〕私署:私自委任。

〔11〕:拯救。元元:百姓。

〔12〕壬寅:旧历十五日。

〔13〕:榇(chèn),棺材。亡国君主向对方投降时,双手反绑,抬着棺材,表示自己罪重该死。

〔14〕丁亥:旧历初一日。京邑:京城。指洛阳。

〔15〕甲申:旧历二十八日。晋武帝下诏封孙皓为归命侯,《晋书》卷三《武帝纪》记在当年五月二十五日辛亥,与此处的月、日均不同。

〔16〕:斛(h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17〕中郎:官名。郎官的一种,持兵器警卫皇宫殿堂。

〔18〕五年:太康五年(公元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