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伤寒论》 > 伤寒例第三

伤寒例第三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白话文】

四季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预测疾病的方法:

立春是正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艮方

雨水是正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寅方

惊蛰是二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甲方

#-666dd;是二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卯方

清明是三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乙方

谷雨是三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辰方

立夏是四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巽方

小满是四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巳方

芒种是五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丙方

夏至是五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午方

小暑是六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丁方

大暑是六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未方

立秋是七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坤方

处暑是七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申方

白露是八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庚方

#-666dd;是八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酉方

寒露是九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辛方

霜降是九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戌方

立冬是十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乾方

小雪是十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亥方

大雪是十一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壬方

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子方

小寒是十二月的节气,这时斗柄指向癸方

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气,这时斗柄指向丑方〔83〕

二十四气中,节有十二个,中气有十二个,五天为一个候,气也一样,一#-666cc;有七十二候,可以通过其来断病及病的预后。这都要详细了解清楚。

《阴阳大论》说:春季的气候温暖和煦,夏季的气候炎暑酷热,秋季的气候清凉爽利,冬季的气候严寒凛冽,这就是四季之气变化的正常规律。冬季严寒,各种生物都深深地潜藏起来,懂得养生的#-666aa;都能周密防护,就不会被寒气所伤。万一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作伤寒病了。被四季之气所伤害,都能造成疾病,尤以被寒邪所伤得病最重,这是因为寒邪是最肃杀猛烈的邪气。感受寒邪后,当时就发病的,叫作伤寒,当时没发病,而潜藏在#-666aa;体肌肉皮肤之内等到春季才发病的,就变成了温病;到了夏季才发病的,就变成了暑病。患暑病的,发热的程度比温病更#guoxue666-com;。所以劳累辛苦的#-666aa;,在春夏两季患温热病较多的原因,都是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感触了寒邪所造成的,而不是感受了时行邪气。所谓时行邪气,如春季的时候应当温暖,反而出现大寒;夏季的时候应当炎热,反而出现大凉;秋季的时候应当凉爽,反而出现大热;冬季的时候应当寒冷,反而出现大温,这都是不在这个季节而有这种气候的异常现象。因此在一年当中,老幼患病症状大多相似的,这就是时行疫气为害了。要想知道是四季的正常之气,还是异常的时行疫气所造成的疾病,都应当按照前面所说的斗历来测算。农历九月霜降以后,气候就应当逐渐寒凉,到了冬天就更加寒冷,到第二年正月雨水以后,寒气应渐渐解除,之所以把这个节气叫作雨水,是因为冰雪消融而天降雨水的缘故。至二月惊蛰以后,气候渐渐温暖起来,到了夏天就变得十#-666dd;炎热,到了秋季就又变得凉爽了。从霜降以后到春分以前,凡是接触感受到霜露寒冷,身体被寒邪所伤而当即发病的,这就叫作伤寒。九月、十月的时候,寒气还不太厉害,造成的病症就比较轻一些。十一月、十二月的时候,寒气凛冽严酷,造成的疾病也就最严重。正月、二月的时候,寒气逐渐将要解除,造成的病症也就比较轻。这都是因为在冬天的时候调摄不当,因而感受了寒邪的人,即时所发生的病症。在冬季也会出现不应时令的温暖,叫作冬温。冬温邪气对人体的伤害和伤寒大不相同,冬温邪气伤人而发病,有先有后,参差不齐,而且病势也有轻有重,治法也完全不同,它的证候就像后面章节中所说到的那样。从立春以后,气候没有突然出现的严寒,又没有出现冰雪天气,但却有人发生了高热不退的病症,这是由于春季阳气的升发,激发了冬季伤人后伏藏在体内的寒邪而发病,而这时的发病就变成温病了。从春分以后到秋分节以前,天气突然出现异常寒冷的,都叫时行寒疫。三月、四月的时候,有时天气突然寒冷,这个时候阳气还比较弱,如果被寒邪所伤,发生的热病还比较轻微。五月、六月的时候,阳气已经兴盛,如果被寒邪所伤,发生的热病就会很重。七月、八月的时候,阳气已经衰退,如果被寒邪所伤,发生的热病也比较轻微。时行寒疫为病和温病、暑病在发病季节和症状上有相似的地方,只是在治法上有所不同罢了。十五天为一个节气,在一年四季之中,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总#-666cc;四六二十四个节气。但是气候也有应该到来而仍然没有到来的,也有不应该到来反而已经到来的,还有虽然已经按节气到来但又太过的,这就都成了可以造成疾病的邪气。只是天地的动静,阴阳二气的变化,都各有一个正常的自然规律,因此春天的温暖,渐渐发展为夏季的暑热;秋天的凉爽,也就渐渐变为冬季的严寒。所以在冬至以后,由十月的坤卦变为十一月的复卦,是增加了一个阳爻,而减少了一个阴爻;夏至以后,由四月的乾卦变为五月的姤卦,是减少了一分阳气,增加了一分阴气。也就是说冬至和夏至,是阴阳二气相交接的时候,春分和秋分是阴阳二气相背离的时候。在这阴阳二气交错变化的时候,人体如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容易发生疾病。这就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在春夏二季注重保养阳气,在秋冬二季注重保养阴气,以顺应天地之间阴阳变化的规律。而那些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违背了自然规律,大多会遭受到外邪的侵袭而发生暴发性的疾病,医生就需要知道这些毒烈的邪气侵入了哪一经,发生了什么样的病症,然后通过周密的辨证而决定治疗方法。因此春天被风邪所伤,夏季就会发生泄泻;夏天被暑邪所伤,秋季就会发生疟疾;秋天被湿邪所伤,冬季就会发生咳嗽;冬天被寒邪所伤,春天就会发生温病,这是必然的规律,难道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伤寒这种病,随着病程日数的增加,逐渐由浅入深地发展,所以就应按照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来施方论治。现在的人患了伤寒病,有的在发病初期不及早治疗,即使治疗,又药不对证。有的拖延了很长时间,直到病势沉重的时候,才来求助医生。而有的医生又不能按照正确的程序来治疗,这就不会把病治愈。都应当根据具体病情,随时斟酌用药配方,这样就不会有不效验的了。现在搜集采用仲景的原著,收录了他所论述的证候、诊脉、闻声、观色等内容,以及那些有#-666nn;奇效验的治病真方,编次成书,以备世人急需。〔84〕

另外地域有气候温凉和地势高低的不同;物产的性质有刚硬柔软的区别,人们的饮食居处习惯也都不一样。因此黄帝才提出四方的居民患同一种病而治法各有不同的问题,岐伯才列举了砭石、毒药、艾灸和针刺四种治疗方法的适应地域和#-666ii;能,以此来启发后世学者,来开导那些还不明白应该因地制宜的人。临床医生,对地域的差别和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两个方面,都应当十分清楚明白。〔85〕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