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伤寒论》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第2节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2节

如果患者本来患有里寒证的,适#-666ff;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第四方。(352)

当归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通草 二两 桂枝 三两,去皮 细辛 三两 生姜 半斤,切片 吴茱萸 二升 大枣 二十五枚,掰开

以上九味,用六升水,再和入六升清纯的陈米酒,煮至留取五升,去掉药渣。#-666dd;五次温服。

患者大汗出,发热不退,腹中拘挛急迫,四肢疼痛,又伴见下利,四肢厥逆和恶寒的,应当用四逆汤治疗。第五方。(353)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666dd;两次温服。如果是#guoxue666-com;大肥胖体型的#-666aa;,可以用大个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患者证见大汗淋漓,或严重下利,并伴见四肢厥冷的,应当用四逆汤治疗。第六方。用前面第五方。(354)

患者出现手足厥冷,脉突然变紧的,这是邪气结滞在胸中的缘故,还会伴见心下满闷和心烦,虽有饥饿感但又不能进食等症状。病邪在胸中,应当用吐法治疗,适合用瓜蒂散。第七方。(355)

瓜蒂 赤小豆

以上二味,各等份,分别捣细过筛,一同放入石臼中再混合研匀,另外取香豉一合,用七合热水把它煮成稀烂的粥一样,去掉药渣,取药汤并和入药散一钱匕。趁温一次服下。服药后不出现呕吐的,可以渐渐增加药量,到出现畅快的呕吐后就停止继续用药。凡是有失血病史和身体虚弱的患者,不可以给他服用瓜蒂散。

伤寒病,证见手足厥冷和心下悸动的,应首先治疗水饮,适合服用茯苓甘草汤,然后再去治疗手足厥冷。如果不这样做,水邪浸入胃肠,就多会导致下利。茯苓甘草汤。第八方。(356)

茯苓 二两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三两,切片 桂枝 二两,去皮

以上四味,用四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伤寒病六七天,经过大泻下以后,脉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发冷,下部的脉摸不到,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停止的,这是难治的证候,应当用麻黄升麻汤。第九方。(357)

麻黄 二两半,去节 升麻 一两一分 当归 一两一分 知母 十八铢 黄芩 十八铢 葳蕤 十八铢,一方作菖蒲 芍药 六铢 天门冬 六铢,去心 桂枝 六铢,去皮 茯苓 六铢 甘草 六铢,炙 石膏 六铢,打碎,薄布包裹 白术 六铢 干姜 六铢

以上十四味,用一斗水,先煮麻黄一两开,去掉药液上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相隔如做熟三斗米饭的时间,使三次药都服完。汗出以后病症就会痊愈。

伤寒病已四五天,证见腹中疼痛,如果又出现了腹中气机转动而且一直下趋于少腹部的,这是将要出现自行下利的先兆。(358)

伤寒病,本来是个寒性下利的证候,医生反而用了涌吐和泻下的方法治疗,使寒邪阻格,造成了呕吐、下利更加严重的局面,如果是饮食入口随即就呕吐的,应当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第十方。(359)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各三两

以上四味,用六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下利的病症,出现了轻微发热和口渴,脉象微弱的,是病症将要自行痊愈。(360)

下利的病症,脉象疾数,患者出现轻微发热和出汗的,是病症将要自行痊愈。假如脉又出现了紧象,这就是病症还没有解除。(361)

下利的病症,伴见手足厥冷,摸不到脉搏,使用温灸以后,手足仍不能转温,脉搏没有恢复,反而又出现了微喘的,是死证。少阴经的太溪脉弱于阳明经的趺阳脉的,是顺证。(362)

下利的病症,寸脉反而出现了浮数脉,尺脉却#-666ll;见涩滞的,多会出现大便脓血。(363)

下利,泻下不消化的谷物,不可以用发汗解表的方法去治疗;如果发汗,汗出以后多会导致腹中胀满。(364)

下利的病症,脉见沉弦的,会有大便后重的感觉;脉大的,主下利不会休止;脉微弱又兼数象的,主下利将要自行停止,虽然有发热,也不会死亡。(365)

下利的病症,脉见沉而迟,患者面部稍稍发红,身体轻微发热,下利,泻下不消化的谷物的,多会出现头目昏蒙,随后就会汗出而使病症得到解除,患者也多会出现轻度的手足厥冷。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患者浮阳外越,而下部又有虚寒的缘故。(366)

下利的病症,脉见数象,证见口渴的,将会自行痊愈。假如不能痊愈,多会出现大便脓血,这是因为邪热有余的缘故。(367)

下利以后,脉搏微弱至极,似乎摸不到,手足厥冷等,如果整整二十四小时后,脉搏能恢复,手足可以转温,就可以生还。如果脉搏不能恢复的,就属死证了。(368)

伤寒病,证见下利,一天达十多次,脉象反而是实脉的,是死证。(369)

证见下利,泻下不消化的谷物,里有寒外有热,又见汗出和四肢厥冷的,应当用通脉四逆汤治疗。第十一方。(370)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大个的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干姜 三两,高大肥胖体型的人可以用四两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患者的脉搏随后就可以恢复的,病症就将痊愈了。

热性下利,伴见大便后重的,应当用白头翁汤治疗。第十二方。(371)

白头翁 二两 黄柏 三两 黄连 三两 秦皮 三两

以上四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半,去掉药渣。温服一升,如果不愈,再服一升。

〖相关知识〗

厥阴病的本质,有主张两阴交尽的,有主张热的,我们认为厥阴病为阴尽阳生,阳气来复,复气不及则寒,复气太过则热,或为寒热错杂。

下利的病症,兼见腹中胀满,身体疼痛的,应当先温里然后再解表。温里适合用四逆汤,解表适合用桂枝汤。第十三方。(372)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片 大枣 十二枚,掰开

以上五味,用七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温服一升,片刻后再喝热稀粥一升,用来协助方药力气的发挥。

下利的病症,患者想要喝水的,是因为有热的缘故,应当用白头翁汤治疗。第十四方。用前第五方。(373)

下利的病症,患者同时伴有谵语的,是有燥屎的缘故,适合用小承气汤治疗。第十五方。(374)

大黄 四两,米酒洗 枳实 三枚,炙 厚朴 二两,去皮,炙

以上三味,用四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作二次服。第一次服药以后如果谵语停止,或者药后即解大便的,就停止服后面的药。如果不是这样,就可以把药服完。

下利以后又出现了心烦,按压心下感觉柔软,这是虚烦证,适合用栀子豉汤,第十六方。(375)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