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原文解释
【原文】
岁二月,东巡守1巡守:即“巡狩”。,至于岱宗
2岱宗:东岳泰山。,柴
3柴:祭天之礼,祭祀时积聚柴火,将祭品放于柴火之上而焚烧。马融云:“柴,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望秩于山川
4望秩于山川:秩,次第。郑玄注云:“遍以尊卑次秩祭之。”谓以望祭之礼按照尊卑次序先后祭祀山川。,肆觐东后
5肆觐东后:肆,遂,于是。觐东后:接受东方氏族部落首领的觐见。协时月,正日
6协时月,正日:协和齐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使各国诸侯相同。正,定,同律度量衡
7同律度量衡:同,统一。律,音律。古代十二律,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ì)、应钟。其中,单数六种称六阳律,双数六种称六阴吕。单称“律”包含十二律吕。度,测量长度的器物,如丈、尺。量,斗、斛等容器。衡,称重量的器具,斤、两。。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8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礼,可能承上“慎徽五典”之目,然而绝非“吉凶#-666kk;宾嘉”和“公侯伯子男”五礼。五玉,即上文的五瑞,拿在手中称瑞,陈列起来称玉。三帛,即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织品。二生:两种活物,即羊羔和雁,卿大夫拿着的。《周礼·大宗伯》:“以禽作六挚,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一死贽:贽,古代卑者见尊者所献的礼物,即野鸡。。如五器
9如五器:如,和,与。五器,即上文所说“五瑞”、“五玉”。,卒乃复
10卒乃复:卒,终。乃,于是。复,返还。《尚书大传》:“诸侯执所受圭与璧朝于天子,无过行者得复其圭以归其国。”。

【翻译】
这一年的二月,舜到东方巡视,到了泰山,用燔柴焚烧的祭礼祭天,并以望祭之礼,按照地位尊卑祭祀了山川。然后,接受了东方氏族部落首领的朝见。舜将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晦朔,日之甲乙名称一一齐正,并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修治了五种礼法,确定臣子觐见时所献礼物:五种瑞玉、三种彩帛,卿持活羊羔、大夫持活雁、士持一死雉。礼仪结束后,便把五等圭玉归还给诸侯。至于五种瑞玉,待#-666ff;符之后,朝见完毕,仍然返还诸侯。
原文 | 翻译 |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 | 这一年的二月,舜到东方巡视,到了泰山,用燔柴焚烧的祭礼祭天,并以望祭之礼,按照地位尊卑祭祀了山川。然后,接受了东方氏族部落首领的朝见。舜将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晦朔,日之甲乙名称一一齐正,并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修治了五种礼法,确定臣子觐见时所献礼物:五种瑞玉、三种彩帛,卿持活羊羔、大夫持活雁、士持一死雉。礼仪结束后,便把五等圭玉归还给诸侯。至于五种瑞玉,待#-666ff;符之后,朝见完毕,仍然返还诸侯。 |
【原文注释】
〔1〕巡守:即“巡狩”。
〔2〕岱宗:东岳泰山。»
〔3〕柴:祭天之礼,祭祀时积聚柴火,将祭品放于柴火之上而焚烧。马融云:“柴,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
〔4〕望秩于山川:秩,次第。郑玄注云:“遍以尊卑次秩祭之。”谓以望祭之礼按照尊卑次序先后祭祀山川。
〔5〕肆觐东后:肆,遂,于是。觐东后:接受东方氏族部落首领的觐见
〔6〕协时月,正日:协和齐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使各国诸侯相同。正,定
〔7〕同律度量衡:同,统一。律,音律。古代十二律,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ì)、应钟。其中,单数六种称六阳律,双数六种称六阴吕。单称“律”包含十二律吕。度,测量长度的器物,如丈、尺。量,斗、斛等容器。衡,称重量的器具,斤、两。
〔8〕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礼,可能承上“慎徽五典”之目,然而绝非“吉凶#-666kk;宾嘉”和“公侯伯子男”五礼。五玉,即上文的五瑞,拿在手中称瑞,陈列起来称玉。三帛,即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织品。二生:两种活物,即羊羔和雁,卿大夫拿着的。《周礼·大宗伯》:“以禽作六挚,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一死贽:贽,古代卑者见尊者所献的礼物,即野鸡。
〔9〕如五器:如,和,与。五器,即上文所说“五瑞”、“五玉”。
〔10〕卒乃复:卒,终。乃,于是。复,返还。《尚书大传》:“诸侯执所受圭与璧朝于天子,无过行者得复其圭以归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