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尚书》 » 夏书 » 禹贡 >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原文解释

【原文】

导沇水,东流为济note-name:导沇水,东流为济1导沇水,东流为济:导沇(yǎn)水,东流为济,沇水,源自山西、河南交界的王屋山,至河南武陟县注入黄河。东流为济,据说济水有三伏三见,沇水潜行于地中为一伏,从东出,二源#-666ff;流为济水即是一见。从济水以下,又潜入到河中为再伏,越过黄河而向南流去,水溢成泽,又为一见。入于河,溢为荥note-name:入于河,溢为荥2入于河,溢为荥:入于河,源自王屋山的济水往南注入黄河。溢,指黄河漫溢,形成荥泽。荥,荥泽,在今河南荥阳,汉代之时已经淤平。黄河南岸重新出现的济水即源于此。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note-name: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3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陶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菏,即今山东菏泽市,相传菏泽古代为一个大的湖泊。又东北,会于汶note-name:又东北,会于汶4又东北,会于汶:汶,汶水,发源于今莱芜岳阴山,汶水从巨野#-666dd;为两股,流入东南菏泽的一股即为泗水,流入东北,穿过巨野泽,与汶水相#-666ff;的即为济水。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疏导沇水,向东流称为济水,注入黄河,接着越过黄河,在黄河南面漫溢形成了荥泽;再向东流经由陶丘的北面,又朝东汇聚于菏泽一带;继而向东北流去与汶水会#-666ff;;再向北流,然后折向东去注入大海。

原文翻译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疏导沇水,向东流称为济水,注入黄河,接着越过黄河,在黄河南面漫溢形成了荥泽;再向东流经由陶丘的北面,又朝东汇聚于菏泽一带;继而向东北流去与汶水会#-666ff;;再向北流,然后折向东去注入大海。

【原文注释】

〔1〕导沇水,东流为济:导沇(yǎn)水,东流为济,沇水,源自山西、河南交界的王屋山,至河南武陟县注入黄河。东流为济,据说济水有三伏三见,沇水潜行于地中为一伏,从东出,二源#-666ff;流为济水即是一见。从济水以下,又潜入到河中为再伏,越过黄河而向南流去,水溢成泽,又为一见。

〔2〕入于河,溢为荥:入于河,源自王屋山的济水往南注入黄河。溢,指黄河漫溢,形成荥泽。荥,荥泽,在今河南荥阳,汉代之时已经淤平。黄河南岸重新出现的济水即源于此。

〔3〕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陶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菏,即今山东菏泽市,相传菏泽古代为一个大的湖泊。

〔4〕又东北,会于汶:汶,汶水,发源于今莱芜岳阴山,汶水从巨野#-666dd;为两股,流入东南菏泽的一股即为泗水,流入东北,穿过巨野泽,与汶水相#-666ff;的即为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