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聦,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晢,聦作谋,睿作圣。原文解释
【原文】
“二、五事1五事:一曰貌:五事,即下文的貌、言、视、听、思。配恭、从、明、聪、睿,作为行为的标准。貌,容仪。:一曰貌,二曰言
2二曰言:孔传:“词章。”,三曰视
3三曰视:孔传:“观正。”,四曰听
4四曰听:孔传:“察是非。”,五曰思
5五曰思:孔传:“心虑所行。”。貌曰恭
6貌曰恭:恭,敬。孔传:“俨恪。”,言曰从
7言曰从:从,顺,正当#-666ff;理。,视曰明
8视曰明:孔传:“必清审”。,听曰聦
9听曰聦:聦,远听曰聪。听得广远。孔传:“必微谛”。,思曰睿
10思曰睿:睿,通达。孔传:“必通於微”。。恭作肃
11恭作肃:作,则,就。恭,心敬。孔传:“心敬”。,从作乂
12从作乂:乂,治理。孔传:“可以治”。,明作晢
13明作晢:晢,即“哲”。哲,智慧。孔传:“照了”。,聦作谋
14聦作谋:谋,敏也。孔传:“所谋必成当”。,睿作圣
15睿作圣:孔传:“於事无不通谓之圣。”。

【翻译】
“第二章,君王自身的五种行为标准:一是仪容,二是言语,三是观察,四是听闻,五是思考。仪容要恭敬,言语要正当#-666ff;理,观察要明白清楚,听闻要聪敏广远,思考问题要通达。仪容恭敬就能庄重肃穆,言语正当#-666ff;理就能治理国事,观察聪敏广远就能善于谋断,思考问题通达明了就能达到圣明。
原文 | 翻译 |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聦,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晢,聦作谋,睿作圣。 | “第二章,君王自身的五种行为标准:一是仪容,二是言语,三是观察,四是听闻,五是思考。仪容要恭敬,言语要正当#-666ff;理,观察要明白清楚,听闻要聪敏广远,思考问题要通达。仪容恭敬就能庄重肃穆,言语正当#-666ff;理就能治理国事,观察聪敏广远就能善于谋断,思考问题通达明了就能达到圣明。 |
【原文注释】
〔1〕五事:一曰貌:五事,即下文的貌、言、视、听、思。配恭、从、明、聪、睿,作为行为的标准。貌,容仪。
〔2〕二曰言:孔传:“词章。”
〔3〕三曰视:孔传:“观正。”
〔4〕四曰听:孔传:“察是非。”
〔5〕五曰思:孔传:“心虑所行。”
〔6〕貌曰恭:恭,敬。孔传:“俨恪。”
〔7〕言曰从:从,顺,正当#-666ff;理。
〔8〕视曰明:孔传:“必清审”。
〔9〕听曰聦:聦,远听曰聪。听得广远。孔传:“必微谛”。
〔10〕思曰睿:睿,通达。孔传:“必通於微”。
〔11〕恭作肃:作,则,就。恭,心敬。孔传:“心敬”。
〔12〕从作乂:乂,治理。孔传:“可以治”。
〔13〕明作晢:晢,即“哲”。哲,智慧。孔传:“照了”。
〔14〕聦作谋:谋,敏也。孔传:“所谋必成当”。
〔15〕睿作圣:孔传:“於事无不通谓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