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山海经》 » 第五卷 中山经 > 中次二经

《山海经》中次二经

《中次二经》记载了从辉诸山到蔓渠山共计九座山的位置及物产。它们大致位于今河南境内。经中记载了各种让人难忘的奇兽。如:四翅能预测大旱的鸣蛇,豹身鸟翅能预测大水的化蛇,人面虎身的马腹兽。

中次二经插图

中次二经济山之首,曰辉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原文与解释 »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原文与解释 »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原文与解释 »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原文与解释 »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原文与解释 »

凡济山经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