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山海经》 » 第五卷 中山经 » 中次二经 >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原文解释

【原文】

5.22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note-name:昆吾之山1昆吾之山:昆吾山,在今河南西部。 ,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note-name:蠪蚳2蠪蚳:蠪(lónɡ)蚳(chí),传说中的一种兽。,食之不眯。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昆吾山,山上有许多赤铜。山里有一种兽,形状与猪相似,头上长着角,发出的声音像是#-666aa;的号哭声,这种兽名叫蠪蚳,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梦魇。[[昆吾山之铜]]昆吾山中出产一种铜,色彩鲜红,如赤火一般。用这种赤铜制成的刀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传说周穆王曾经攻打昆戎,昆戎便献了一把剑给穆王,这把剑锋利无比,据说就是用昆吾山的铜铸成的。 东晋王嘉的《拾遗名山记》中记载,越王勾践用白马白牛祭祀昆吾山的山#-666nn;,然后采来山中的赤铜,混同八方之气,铸成了八把剑名。第一把叫掩日,用剑指着太阳,太阳也会黯然失色;第二把叫断水,用剑划水,水#-666dd;开后不会再#-666ff;拢;第三把叫转魄,用剑指着月亮,月亮也会翻个身;第四把叫悬剪,悬剑于空中,飞鸟碰到它,立即身为两段;第五把叫惊鲵,带着这把剑泛舟海上,鲸鱼也会躲着走;第六把叫灭魂,佩带它走夜路,不会碰到鬼魅;第七把叫却邪,妖精一看它到便动弹不得;最后一把叫真刚,用它削玉断金,就像削土木一样轻松。

原文翻译

5.22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昆吾山,山上有许多赤铜。山里有一种兽,形状与猪相似,头上长着角,发出的声音像是#-666aa;的号哭声,这种兽名叫蠪蚳,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梦魇。[[昆吾山之铜]]昆吾山中出产一种铜,色彩鲜红,如赤火一般。用这种赤铜制成的刀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传说周穆王曾经攻打昆戎,昆戎便献了一把剑给穆王,这把剑锋利无比,据说就是用昆吾山的铜铸成的。 东晋王嘉的《拾遗名山记》中记载,越王勾践用白马白牛祭祀昆吾山的山#-666nn;,然后采来山中的赤铜,混同八方之气,铸成了八把剑名。第一把叫掩日,用剑指着太阳,太阳也会黯然失色;第二把叫断水,用剑划水,水#-666dd;开后不会再#-666ff;拢;第三把叫转魄,用剑指着月亮,月亮也会翻个身;第四把叫悬剪,悬剑于空中,飞鸟碰到它,立即身为两段;第五把叫惊鲵,带着这把剑泛舟海上,鲸鱼也会躲着走;第六把叫灭魂,佩带它走夜路,不会碰到鬼魅;第七把叫却邪,妖精一看它到便动弹不得;最后一把叫真刚,用它削玉断金,就像削土木一样轻松。

【原文注释】

〔1〕昆吾之山:昆吾山,在今河南西部。

〔2〕蠪蚳:蠪(lónɡ)蚳(chí),传说中的一种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