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次六经
《中次六经》记述了自平逢山至阳华山共十四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它们多数分布在今河南省境内。
经中记载了一位长着两个脑袋名叫骄虫的神。此外还记述了许多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如鸰[要鸟(左右)]鸟、苦辛草及修辟鱼等。
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三十里,曰娄涿之山,无草木,多金玉。瞻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洛;陂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茈石、文石。原文与解释 »
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涧水出于其阴,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麋石、栌丹。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旋龟,其状鸟首而鳖尾,其音如判木。无草木。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无草木,多瑶、碧。厌染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其西有林焉,名曰墦冢。谷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其中多珚玉。原文与解释 »
又西五十里,曰橐山,其木多樗,多[備(亻改为木)]木,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铁,多萧。橐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修辟之鱼,状如黾而白喙,其音如鸱,食之已白癣。原文与解释 »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枏,多竹箭,其兽多?牛、羬羊,其鸟多鷩,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原文与解释 »
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