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原文解释
【原文】
1.1 南山经1经:指经典或某些学科的专门性著作。一说指经历;一说是衍文。之首,曰鹊山
2鹊山:上古时期山系名。一说指南岭山脉;一说是今广西漓江上游的猫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
3招摇之山:招摇山。此山大致在今广西或广东境内。,临于西海
4西海:水名,在今广西境内。之上,多桂
5桂:桂花树。,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
6华:同“花”。,其名曰祝余
7祝余:一说指山韭菜;一说指天门冬。,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
8榖:榖(ɡǔ),构树。理:纹理。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
9迷穀:一说指穀树;一说特指雌性榖树。,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
10禺:猴类,似猕猴而较大。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
11狌狌:狌狌(xīnɡ),猩猩。,食之善走。丽麂之水
12丽麂之水:丽麂(jǐ)之水,丽水。一说指今广东的连江;一说指漓江;一说指位于广西的钦江。出焉,而西流注于海
13海:一说指西海;一说指南海。,其中多育沛
14育沛:一说指琥珀;一说指一种外形像龟的爬行动物。,佩之无瘕
15瘕:瘕(jiǎ),腹中结块的病。疾。

【翻译】
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名叫鹊山。鹊山的首座山,名叫招摇山。它紧靠西海,山上长有许多桂树,还有许多金和玉。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开青色的花,名字叫祝余,#-666aa;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中还长有一种树,它的形状像构树,树上有黑色的纹理,开的花能发光,可以照亮四周,它的名字叫迷榖,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猕猴,但耳朵是白色的,趴着身子走路,还能像#-666aa;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666aa;吃了它的肉,能跑得更快。丽麂水发源于招摇山,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育沛,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患上由寄生虫引起的病。
原文 | 翻译 |
1.1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 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名叫鹊山。鹊山的首座山,名叫招摇山。它紧靠西海,山上长有许多桂树,还有许多金和玉。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开青色的花,名字叫祝余,#-666aa;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中还长有一种树,它的形状像构树,树上有黑色的纹理,开的花能发光,可以照亮四周,它的名字叫迷榖,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猕猴,但耳朵是白色的,趴着身子走路,还能像#-666aa;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666aa;吃了它的肉,能跑得更快。丽麂水发源于招摇山,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育沛,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患上由寄生虫引起的病。 |
【原文注释】
〔1〕经:指经典或某些学科的专门性著作。一说指经历;一说是衍文。
〔2〕鹊山:上古时期山系名。一说指南岭山脉;一说是今广西漓江上游的猫儿山。
〔3〕招摇之山:招摇山。此山大致在今广西或广东境内。
〔4〕西海:水名,在今广西境内。»
〔5〕桂:桂花树。
〔6〕华:同“花”。
〔7〕祝余:一说指山韭菜;一说指天门冬。
〔8〕榖:榖(ɡǔ),构树。理:纹理。
〔9〕迷穀:一说指穀树;一说特指雌性榖树。
〔10〕禺:猴类,似猕猴而较大。
〔11〕狌狌:狌狌(xīnɡ),猩猩。
〔12〕丽麂之水:丽麂(jǐ)之水,丽水。一说指今广东的连江;一说指漓江;一说指位于广西的钦江。
〔13〕海:一说指西海;一说指南海。
〔14〕育沛:一说指琥珀;一说指一种外形像龟的爬行动物。
〔15〕瘕:瘕(jiǎ),腹中结块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