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第一卷 南山经
此篇题目为编者所加,目的是使读者阅读方便。后几篇也是如此,如“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也分别加了“西山一经”、“北山一经”、“东山一经”、“中山一经”等标题。
《南山经》共有三篇:《南山一经》、《南次二经》、《南次三经》。它们主要记载了位于中国南方的一系列山系,以及从这些山脉发源的各条河流。这些山川河流大致位于今天的浙江舟山群岛以西、湖南西部以东、广东南海以北。在这些地域中孕育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神灵,同时还蕴藏了各种珍贵的矿产。
《南山经》记载了各种奇异的动植物,如有一种兽,它的外形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就像通常说的“九尾狐”,它的叫声像婴儿哭,能吃人,但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遭受毒气的侵袭。经中很多记载的真伪都难以考证,但是,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瑰丽而奇异的世界。
南山一经
又东三百里,曰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原文与解释 »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白菅为席。原文与解释 »
南次二经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斲木,见则县有大繇。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卤比(左右)]。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门豖(内外)]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原文与解释 »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茈蠃。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原文与解释 »
南次三经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原文与解释 »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原文与解释 »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可以血玉。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原文与解释 »
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