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山海经》 » 第一卷 南山经 > 南次三经

《山海经》南次三经

南次三经路线示意图

南次三经插图

《南次三经》记载了天虞山至南禺山的地理分布和物产风貌,经中说有十四座山,其实只有十三座。这列山系位于南次二经所记载的山系的南面,每座山的地理位置都难以考证,只知道它们大体分布在广西、广东境内。

这列山系中也生活着许多奇珍异兽,如:祷过山上被古代人奉为神兽的犀牛,丹穴山中的五彩祥鸟凤凰,还有长着人面、有四只眼睛的颙,以及长着猪毛的鱼。

南次三经插图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原文与解释 »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原文与解释 »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原文与解释 »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原文与解释 »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原文与解释 »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可以血玉。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槀之山,多怪兽,多大蛇。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原文与解释 »

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原文与解释 »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