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原文解释
原文 | 翻译 |
3.52 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 再往东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教山,山上有很多玉,没有石头。教水发源于此山,向西流入黄河,教水冬季干枯,夏季才有水流,其实可以说是一条干河。教水流经两座山,方圆为三百步,山名叫做发丸山,山上有金和玉。 |
【原文注释】
〔1〕教山:今山西历山。
〔2〕教水:水名,在今山西垣曲县。
〔3〕发丸之山:发丸山。此山应该是一座产铜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