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南三百八十里,日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芑。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见则螽、蝗为败。原文解释
【原文】
4.19 又南三百八十里,日余峨之山1余峨之山:余峨山,今江苏徐州附近。 ,其上多梓
2梓:梓树。楠:楠木。 楠,其下多荆芑
3芑:芑(qǐ),枸杞。。杂余之水
4杂余之水:杂余水。 出焉,东流注于黄水
5黄水:水名,在今朝鲜半岛的松田湾。 。有兽焉,其状如菟
6菟:菟(tù),通“兔”,兔子。喙:鸟兽的嘴。 而鸟喙,鸱
7鸱:鸱(chǐ),鹞鹰。 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
8犰狳:犰(qiú)狳(yú),传说中的一种兽。 ,其鸣自,见则螽
9螽:螽(zhōnɡ),螽斯,一种昆虫,对农作物有害。、蝗为败。

【翻译】
再往南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余峨山。山上长着许多梓树和楠木,山下长着许多荆和枸杞。杂余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黄水。山中有一种兽,形状像兔子,长着鸟一样的嘴,鹞鹰一样的眼睛,蛇一样的尾巴,它一见到#-666aa;就躺下装死,这种兽名叫犰狳。它发出的叫声像是在自呼其名,只要它一出现,就会使螽斯、蝗虫成灾,危害庄稼。
原文 | 翻译 |
4.19 又南三百八十里,日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芑。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见则螽、蝗为败。 | 再往南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余峨山。山上长着许多梓树和楠木,山下长着许多荆和枸杞。杂余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黄水。山中有一种兽,形状像兔子,长着鸟一样的嘴,鹞鹰一样的眼睛,蛇一样的尾巴,它一见到#-666aa;就躺下装死,这种兽名叫犰狳。它发出的叫声像是在自呼其名,只要它一出现,就会使螽斯、蝗虫成灾,危害庄稼。 |
【原文注释】
〔1〕余峨之山:余峨山,今江苏徐州附近。
〔2〕梓:梓树。楠:楠木。
〔3〕芑:芑(qǐ),枸杞。
〔4〕杂余之水:杂余水。
〔5〕黄水:水名,在今朝鲜半岛的松田湾。
〔6〕菟:菟(tù),通“兔”,兔子。喙:鸟兽的嘴。
〔7〕鸱:鸱(chǐ),鹞鹰。
〔8〕犰狳:犰(qiú)狳(yú),传说中的一种兽。
〔9〕螽:螽(zhōnɡ),螽斯,一种昆虫,对农作物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