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原文解释
原文 | 翻译 |
4.37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 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 | 再往南走七百里水路,便到了孟子山,山中生长的树木多为梓树和桐树,还有很多桃树和李树,草类多为菌类和香蒲,野兽多是麋鹿。这座山方圆百里。山上有条河由此发源,名叫碧阳,水中有很多鳇鱼和白鲟。 |
【原文注释】
〔1〕孟子之山:孟子山,在今日本境内。
〔2〕梓:梓树。桐:桐树。
〔3〕菌:真菌。蒲:香蒲。
〔4〕碧阳:水名,具体所指代考。
〔5〕鳣:鳣(zhān),鳇。鲔(wěi):白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