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原文解释
原文 | 翻译 |
5.147 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 | 再往东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帝囷山,山的南面有许多?琈玉,北面有许多铁。帝囷水发源于此山的上面,在山下潜流,水中有许多鸣蛇。 |
【原文注释】
〔1〕帝囷之山:帝囷山,在今河南舞阳县。
〔2〕?琈:?(tū)琈(fú),美玉名。
〔3〕鸣蛇: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似蛇而长着四只翅膀。
原文 | 翻译 |
5.147 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 | 再往东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帝囷山,山的南面有许多?琈玉,北面有许多铁。帝囷水发源于此山的上面,在山下潜流,水中有许多鸣蛇。 |
〔1〕帝囷之山:帝囷山,在今河南舞阳县。
〔2〕?琈:?(tū)琈(fú),美玉名。
〔3〕鸣蛇: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似蛇而长着四只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