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次十一经
山中次十一经路线示意图
1.高前山 2.游戏山 3.倚帝山 4.鲵山 5.丰山 6.雅山 7.兔床山 8.皮山 9.章山 10.瑶碧山 11.袟山 12.堇理山 13.帝困山 14.罗山 15.依轱山 16.大山 17.白山 18.朝歌山 19.大孰山 20.视山 21.宣 22.前山 23.历石山 24.卑山 25.虎首山 26.婴山 27.婴侯山 28.从山 29.毕山 30.妪山 31.鲜山32.区吴山 33.大支山 34.声匈山 35.服山 36.杳山
《中次十一经》记述了自翼望山至凡山共计四十八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这些山大致分布在今河南、湖北、安徽境内。
这列山系中记录的山众多,但山中的植物和禽鸟兽类却多是常见的生物。怪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如黄色毛皮、红嘴红眼,貌似猿猴的灾兽雍和;形状似狗、全身长满鳞甲的獜等。此外,经中还记录了现在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
中次一十一山经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其中多蛟。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珉。原文与解释 »
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氵无(左右)]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荥,其中多人鱼。其上多梓、枏,其兽多羚、麋。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原文与解释 »
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其上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原文与解释 »
又东四十里,曰支离之山。济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有鸟焉,其名曰婴勺,其状如鹊,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其鸣自呼。多?牛,多羬羊。原文与解释 »
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多金,其兽多豹、虎。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原文与解释 »
又东南三十里,曰依轱之山,其上多杻、橿,多苴。有兽焉,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獜,善駚[分牛(上下)],食者不风。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十五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原文与解释 »
又东三十里,曰鲜山,其木多楢、杻、苴,其草多[无法输入,虋下方为且]冬,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膜大,赤喙、赤目、白尾,见则其邑有火,名曰[犭多(左右)]即。?原文与解释 »
又东北七十里,曰历石之山,其木多荆、芑,其阳多黄金,其阴多砥石。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见则其国有大兵。原文与解释 »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凡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豕粦(左右)]??,见则天下大风。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