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蔡世家 白话文翻译
管叔鲜和蔡叔度,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同母兄弟一共有十个人。母亲名叫太姒,是文王的正妻。周文王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叫武王发,三儿子叫管叔鲜,四儿子叫周公旦,五儿子叫蔡叔度,六儿子叫曹叔振铎,七儿子叫成叔武,八儿子叫霍叔处,九儿子叫康叔封,十儿子叫冉季载。冉季载年纪最小。同母的兄弟十个人,只有武王发和周公旦很贤能,在文王的左右辅佐文王,因此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次子发为太子。等到文王驾崩而太子发继立,就是武王。伯邑考已经在这之前去世。
武王战胜殷纣王,平定天下以后,封赏了功臣和兄弟。于是将管地封给叔鲜,把蔡地封给叔度:让他们二人辅助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共同治理殷的遗民。武王把鲁地封给叔旦,但是让他留在京师辅助周王,就是周公。武王又把曹地封给叔振铎,把成地封给叔武,把霍地封给叔处。当时康叔封和冉季载都还年少,因此未能受封。
武王已经驾崩,成王年纪还小,周公旦独揽国家大权。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的行为对成王不利,就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周公旦秉承着成王的命令讨伐并诛杀了武庚,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在流放他的时候,给了他十辆车,七十个随从。把殷的遗民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封给了微子启,在宋地,让他们延续殷代的祭祀;一部分封给康叔,创建卫国,并让他成为卫国的国君,就是卫康叔。还把季载封在了冉地。冉季、康叔都有驯良的品行,于是周公举荐康叔担任周朝的司寇,让冉季担任周朝的司空,让他们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美名都传于天下。
蔡叔度在流放的途中死去。他的儿子名叫胡,胡改变了他父亲在时的行为,遵循德训,实施善行。周公听说以后,便举荐胡担任了鲁国的卿士,鲁国被治理得非常好。于是周公就对成王进言,又把胡封在了蔡地,以供奉蔡叔的祭祀,这就是蔡仲。其他五叔都来到自己的封国,没有担任周天子的官吏。
蔡仲去世,他的儿子蔡伯荒继立。蔡伯荒去世,他的儿子宫侯继立。宫侯去世,他的儿子厉侯继立。厉侯去世,他的儿子武侯继立。武侯在位的时候,周厉王失掉了国家,逃到彘地,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诸侯大多叛变了周朝。
武侯去世,他的儿子夷侯继立。夷侯十一年(前827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前810年),夷侯去世,他的儿子厘侯所事继立。
厘侯三十九年(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周王室衰败并把都城向东迁徙。秦国开始被列为诸侯。
四十八年(前762年),厘侯去世,他的儿子共侯兴继立。共侯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儿子戴侯继立。戴侯在位十年去世,他的儿子宣侯措父继立。宣侯二十八年(前722年),鲁隐公刚刚继位。三十五年(前715年),宣侯去世,他的儿子桓侯封人继立。
桓侯三年(前712年),鲁国人杀掉他们的国君隐公。二十年(前695年),桓侯去世,他的弟弟哀侯献舞继立。
哀侯十一年(前684年),起初,哀侯娶了陈国的女子,息侯也娶了陈国的女子。息夫人出嫁时途经蔡国,蔡侯表现得很不恭敬。息侯大怒,对楚文王请求说:“你来攻打我的国家,我就向蔡国请求救援,蔡国一定会来,楚军趁机攻打蔡国,可以获得战功。”楚文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俘虏了蔡哀侯后回国。哀侯被强制留在楚国九年,最后死在了楚国。哀侯在位共二十年去世。蔡国人立他的儿子肸为国君,就是缪侯。
缪侯把他的妹妹嫁给齐桓公做夫人。十八年(前657年),齐桓公和蔡夫人在船上嬉闹,蔡夫人摇晃船身,桓公阻止她,蔡夫人没有停止,桓公大怒,把蔡夫人赶回蔡国,却并未断绝夫妻关系。蔡侯发怒,把妹妹嫁给了别人。齐桓公发怒,讨伐蔡国;蔡国的军队很快就被击溃,于是俘虏了缪侯,齐桓公趁机向南进军到达楚国的邵陵。不久,各诸侯替蔡侯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于是释放了蔡侯。二十九年(前646年),缪侯去世,他的儿子庄侯甲午继立。
庄侯三年(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十四年(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打败了楚国。二十年(前626年),楚国的太子商臣杀掉他的父亲成王夺得王位。二十五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三十三年(前613年),楚庄王即位。三十四年(前612年),庄侯去世,他的儿子文侯申继立。
文侯十四年(前598年),楚庄王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十五年(前597年),楚军包围郑国,郑国的国君向楚国投降,楚王再次释放了他。二十年(前592年),文侯去世,他的儿子景侯固继立。
景侯元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四十九年(前543年),景侯为太子般迎娶了楚国的女子,而景侯和她私通。太子般杀掉景侯自立为王,就是灵侯。
灵侯二年(前541年),楚国的公子围杀掉他的国王郏敖自立为王,就是楚灵王。九年(前534年),陈国的司徒招杀了他的国君哀公。楚国派公子弃疾灭掉陈国并占有了陈国的土地。十二年(前531年),楚灵王因为灵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引诱蔡灵侯来到申地,在那里埋伏士兵,请蔡灵侯饮酒,把蔡灵侯灌醉后杀死了他,还刑杀了蔡灵侯的随从七十人。同时命令公子弃疾包围蔡国。十一月,楚灵王灭掉蔡国,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
楚国消灭蔡国三年以后,楚国的公子弃疾杀了他的国君灵王登上王位,就是平王。平王于是寻找蔡景侯的小儿子庐,立他为蔡君,就是平侯。这一年,楚王又恢复了陈国。楚平王刚即位的时候,想要与各诸侯亲近,因此重新拥立陈国和蔡国的后代。
平侯在位九年去世,灵侯般的孙子东国攻打平侯的儿子自立,就是悼侯。悼侯的父亲是隐太子友。隐太子友,是灵侯的太子,平侯继立并杀掉隐太子,因此平侯去世以后,隐太子的儿子东国攻打平侯的儿子并夺取了王位,就是悼侯。悼侯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弟弟昭侯申继立。
昭侯十年(前509年),昭侯朝见楚昭王,带着两件美丽又贵重的裘皮大衣,将其中一件献给了楚昭王,而自己穿着另外一件。楚国的丞相子常想要得到皮衣,昭侯没有送给他。子常就在楚昭王面前讲蔡侯的坏话,于是楚昭王把蔡侯扣留在楚国长达三年。蔡昭侯得知自己被扣留的原因以后,便把裘皮大衣献给了子常;子常得到裘皮大衣,就对楚昭王进言从而释放蔡侯回国。蔡侯回国以后就前往晋国,请求和晋国一起讨伐楚国。
昭侯十三年(前506年)春季,他和卫灵公在邵陵举行会盟。蔡侯暗中收买了周的大夫苌弘,请求让蔡国在会盟时排在卫国的前面;卫国派史官鳅申称赞了卫国始祖康叔的功德,于是将卫国排在前面。夏季,蔡国帮助晋国消灭了沈国,楚国大怒,攻打蔡国。蔡昭侯把儿子送到吴国当人质,请求共同讨伐楚国。冬季,蔡国和吴王阖闾共同出兵打败了楚军,攻入郢都。蔡侯怨恨子常,子常十分恐惧,逃奔郑国。昭侯十四年(前505年),吴国撤兵,楚昭王恢复了楚国。昭侯十六年(前503年),楚国的令尹为他的人民遭到吴、蔡的杀戮而哭泣,谋划攻打蔡国,蔡昭侯很害怕。昭侯二十六年(前493年),孔子前往蔡国。楚昭王讨伐蔡国,蔡国恐惧,便向吴国告急。吴王认为蔡国的都城距离吴国路途遥远,约蔡侯迁都以靠近吴国,从而方便救援;昭侯私下同意,没有和大夫们商量。吴国派军队前来救援,趁机把蔡国的都城迁到州来。二十八年(前491年),蔡昭侯准备朝见吴王,大夫们担心他再次迁都,便派一个叫利的贼寇杀了昭侯;不久,大夫们又杀掉贼寇利推卸罪责,然后他们拥立昭侯的儿子朔,就是成侯。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