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子世家 白话文翻译
启,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又是纣王同父异母的兄长。商纣立为国君后,统治黑暗,荒淫无道,曾屡次劝谏,纣王都不听从。等到祖伊因周西伯昌施行德政,灭掉了国,微子担心灾难会降临到殷朝,便又多次劝谏纣王。纣王说:“我出生时不就有命在天吗?谁能把我怎么样!”微子于是料到纣王最终也不会听从劝谏,打算一死了之,又想离开纣王,自己不能决定,于是去询问太师、少师,说:“殷朝的政治不清明,不能统治四方的百姓。我们的祖先在上世创建了功业,而纣王一味沉缅于酒,贪恋于色,完全听信于妇人的话,败坏了汤王的德政。殷朝上下大大小小都喜欢做抢劫、偷盗等违法之事,而朝廷大臣们也互相效仿,几乎全都有罪,因此他们的爵禄就无法维持下去,百姓竞相兴起,互为仇敌。如今殷朝的法纪秩序将要丧亡!就好像乘船渡河没有渡口与岸边一样。殷朝竟然要亡国,以致成了今天的样子。”微子接着又说道:“太师、少师,我是离开殷朝远走高飞呢?还是留在这里护卫国家免遭灭亡呢?如今你们不告诫我怎么做的话,我会陷入不义的泥潭,那该怎么办呢?”太师说:“王子,上天要降灾祸灭亡殷朝,可是纣王居然不害怕上天的惩罚,又不听从长者们的劝谏。现在殷朝的百姓竟敢亵渎天地的意旨。如今若真能救治这个国家,国家确实太平了,即使自己死了,也不会留有任何怨恨。就怕你即使为国而死,国家最终也得不到治理,还不如离开。”微子于是逃走了。
箕子,是纣王的亲属。纣王刚开始用象牙制成的筷子时,箕子就叹息说:“他现在使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将来一定还会制作玉杯;玉杯制成后,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珍奇异宝占为己有。车马宫室也会由此逐渐奢侈,国家得不到振兴了。”纣王淫乱无度,箕子劝谏,纣王不听。有人对箕子说:“你可以离开这里。”箕子说:“作为臣子如果因为向国君进谏,国君不听就离国君而去,是彰显国君的恶行而自己取悦于百姓,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披头散发,假装疯子做了奴隶。箕子从此隐居起来,借弹琴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因此后人传颂他的琴曲为《箕子操》。
王子比干,也是纣王的亲属。他见到箕子因谏争不听而当了奴隶,就说:“国君有罪过,臣子却不能以死进谏,百姓就会遭殃,而百姓有什么罪呢!”他于是直言劝谏纣王。纣王很生气,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果真是这样吗?”于是纣王杀了王子比干,并挖出他的心来验证。
微子说:“父子之间有骨肉之情,而君臣之间是靠道义结合。因此父亲犯有错误,儿子曾多次劝谏,但父亲仍不听从,儿子于是会哀哭;臣子如果屡次进谏而国君仍不听,那么从道义上来说,臣子便可以离开国君了。”于是太师、少师就奉劝微子离开,微子于是离去了。
周武王讨伐纣王,战胜了殷朝,微子就手持殷朝的祭器来到周武王的军营门前,他袒露臂膀,双手绑于背后,左边的随从牵着羊,右边的随从拿着茅,跪着用膝爬行恳求周武王宽恕。于是周武王就放了微子,并恢复了他原先的爵位。
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延续殷朝的祭祀,并派管叔与蔡叔辅佐他。
周武王灭掉殷朝后,便去访寻箕子。
武王说:“唉!上天默默地安定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而我却不知晓上天安定百姓的常法伦理是什么。”
箕子回答说:“从前鲧堵塞洪水,扰乱了上天五行的规律,于是天帝发怒了,没有将治理国家的天道九种大法给予他,伦理常法因此败坏。鲧也因此被杀死,禹就接替他父亲继续治理洪水,他采取疏通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上天于是赐给了他九种大法,伦理常法因而有了次序。
“这九种大法,一是五行;二是五事;三是八政;四是五纪;五是皇极;六是三德;七是稽疑;八是庶征;九是飨用五福,畏惧六极。
“其中五行是:一为水,二为火,三为木,四为金,五为土。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使其向下走,火的性质则是炎热而向上升,木可弯曲也可变直,金属的本性能够伸展变形,土地能够种庄稼。水滋润下物呈现出咸味,火光上升可灼烧物体因而呈现出苦味,木可曲直呈现出酸味,金属能延伸变形呈现出辛辣味,土地能够种收五谷呈现出甜味。
“五事包括:一为仪容,二为言语,三为观察,四为听闻,五为思考。仪容要恭敬严肃,言语要使人信服,观察事物应做到明察秋毫,听闻要明辨是非,思考问题要全面周到。仪容恭敬,百姓就会严肃;言语能令人心悦诚服,国家就会得到治理;观察事物能明白透彻,就能够辨别善恶;倾听意见时能够辨明是非,处理谋划就必然得当;思维通达,就会成为无事不通的圣人。
“八政:一是粮食,二是财货,三是祭祀,四是设立司空掌管营建,五是设立司徒掌管教化,六是设立司寇掌管治安,七是设立礼宾官掌管礼仪,八是设立军师掌管军事。
“五纪:一为年,二为月,三为日,四为星辰,五为历法。“
“皇极:君主应该创建至高无上的准则,聚敛五种福祉,以布施给自己的臣民,当时臣民就会拥护您所制定的这些准则,国君您也可以要求臣民贯彻这些准则。凡是属于您的臣民,都不允许他们结党营私,人们不结党营私,就会将君主您制定的准则当成是至高无上的。凡是属于您的臣民,有谋略的,有作为的,有操守的,您要牢牢记住他们以备任用。有的时候他们的作为可能不太符合准则,但只要还没达到犯罪的地步,君主应该包容他们。要是有人谦恭地说他很喜欢您所制定的准则,您应该赐予他幸福。这样做人们就会遵守贯彻您制定的准则。不要凌辱那些无依无靠的弱者,也不要惧怕豪强贵族。对于有能力、有作为的人,您要善于任用他们使其为国家贡献才能,这样国家才会昌盛。凡属于正直的人,您应当经常用爵禄使他们变得富有。假如您不给这些人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他们就会走上犯罪道路。对于那些不喜欢您创建的准则的人,您虽然赐给了他福泽,但他们的作为对国家毫无益处,百姓们甚至还会怨恨您用人不当。您不能有偏颇不公平,应该依照先王制定的道义准则办事。也不应有个人的好恶,应该遵循先王的正道前进。您不能作恶,应该沿着先王的正路而行。您不要偏私,不能结党,那么君王的道路就会变得很宽广。不结党,不偏私,君王的道路就会清明可辨。您不违反王道,不冒犯准则,君王的道路就会正直。您如果能将那些按准则行事的臣民团结起来,那么他们就会归顺您创建的准则。因此说,君主宣扬的至高无上的准则,就应该当作常道而被遵守,但天子的教导也是要符合上天的意愿。凡是属于您的臣民,也应该把君主制定的准则当作至高无上的,遵照这个准则办事,来增益君主的光彩。所以说,天子应像当百姓的父母一样,来做天下臣民的君王。
“三德:一是端正人的曲直,二是以刚取胜,三是以柔取胜。要想使世道平和安康,就要端正人的曲直,对那些强暴不顺从的人,应用重刑严法治理他们;对那些态度柔和的人,要用柔和的方式治理;对于阴邪狡诈之徒,就必须用强硬的方式对付他们;对于高明的君子,应用柔和的态度安抚他们。唯有君王才有权授人官爵,赏人俸禄,唯有君王才能决定刑罚,唯有君王有权享有美食。作为臣子的人没有授人爵禄、决定刑罚、享有美食的权力。假如臣子也有授人爵禄、决定刑罚、享有美食的权力,就会给王室带来损害,甚至会危及国家,臣子越权偏私邪僻,百姓就会因此犯上作乱。
“稽疑:可以任用善于卜筮的人。让他们进行卜筮,兆象有的像下雨,有的则像雨刚停的样子,有的像云气络绎不绝,有的像雾气蒙蒙,有的像阴气与阳气相互攻击,有的堂堂正正,有的则隐晦不明,卦象一共为七种。前五种用龟甲或是兽骨占卜,后两种用蓍草占卜,通过对复杂的卦象进行推演来解决问题。任用那些精通卜筮的人,如果三个人占卜就信从两个人的话。如果您遇到了重大的难题,首先要独自认真思考一下,之后与卿土商讨,再与百姓商量一番,最后再用卜筮决断。假如您赞同,龟卜赞同,占筮也赞同,卿士同意,百姓顺从,这就叫大同,那么您一定会安康强壮,您的子孙后代也会大吉大利。如果您赞同,龟卜赞同,占筮赞同,可是卿士反对,百姓也不同意,这就是吉利。假如卿士同意,龟卜赞同,占筮赞同,而您不同意,百姓也反对,这也是吉利。假如百姓赞同,龟卜赞同,占筮赞同,而您不赞同,卿士也反对,这仍是吉利。假如您赞同,龟卜赞同,而占筮反对,卿士不同意,百姓也反对,在本国内办事会吉利,但在国外办事就会有凶险。倘若龟卜、占筮都与人的谋划相违背,安安静静什么都不做就会吉利,有所行动就会有凶险。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