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史记》 » 黥布列传 > 黥布列传 白话文翻译

黥布列传 白话文翻译

黥布,是六安人,本姓英。在秦朝的时候只是个平民百姓。他在年轻的时候,有位客人曾经给他看相说:“在受刑之后会称王。”长大之后,英布因为犯法而被判处黥刑。英布欣然接受笑着说:“曾经有人给我看相,说我在受刑之后会称王,大概就是如今这样的情形了吧?”其他人听到他这么说,都挖苦嘲笑他。黥布受刑后不久,就被押往骊山做苦工,在骊山做苦工的犯人共有几十万,黥布与刑徒的头目、英雄豪杰都有往来,最后带着这些人逃到长江上做了强盗。

陈胜起兵反秦,于是黥布就去拜访番阳县令吴芮,与吴芮的部下一同反叛秦朝,聚集了数千人。番阳县令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秦朝将领章邯消灭了陈胜,攻破了吕臣所率领的军队后,黥布就带领军队向北攻打秦朝左右校尉,在清波将他们打败,接着带兵向东挺进。黥布听说项梁平定了江东会稽郡,于是渡过长江,向西进发。陈婴因为项氏家族世代都是楚国的将军而将自己的军队归于项梁,向南渡过淮河,于是黥布、蒲将军也率军归附项梁。

项梁带领军队渡过淮河向西进军,攻打景驹、秦嘉等人,黥布的骁勇善战在全军中无人能比。项梁来到薛地,听说陈王确实死了,于是拥立了楚怀王。项梁被称为武信君,英布被称为当阳君。后来,项梁在定陶战败死去,楚怀王把都城迁到彭城,诸位将领和英布也都据守在彭城。当时,秦军加紧围攻赵国,赵国多次派人前来请求救援。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范曾为末将军,项籍担任副将军,英布、蒲将军都担任将军,将全部军权交给宋义,向北进军前去救援赵国。后来项籍在黄河岸边将宋义杀死,楚怀王只好立项籍为上将军,各路军队都交给项籍统率。项籍派英布率先渡过黄河前去攻打秦军,英布多次立下战功,于是项籍便带领全部人马渡过黄河,与英布所率领的军队协同作战,终于将秦军打败,章邯等人投降。楚军屡传捷报,功勋在诸侯之上。各路诸侯的军队都敬服归附楚军,是因为英布指挥有方,多次在战争中以少胜多,让人震惊折服。

项籍率领军队向西进军,来到新安,又派英布等人趁夜色偷袭并坑杀了章邯的二十多万降兵。到达函谷关时,受到阻碍,无法向前推进,又派英布等人从隐蔽的小路穿过去,打败守关的军队,从而进入函谷关,一直来到咸阳。在战场上,英布总是担任军队的前锋。所以项王分封诸将时,英布被封为九江王,以六安为都城。

汉元年(前206年)四月,诸侯都离开戏下,各自返回封国。项籍拥立楚怀王为义帝,并将都城改迁到长沙,却暗中派九江王英布在途中偷袭义帝。这年八月,英布派手下将领偷袭义帝,在郴县追上义帝并将他弑杀。

汉二年(前205年),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项王带兵前去攻打齐国,向九江王英布徵调兵力,九江王英布借口自己生病无法前往,只是派部将带着数千人前去。汉王在彭城大败楚军,英布依旧称病不去救援楚国。项王自此对英布心生怨恨,多次派使者前去指责英布,并召英布前来见面,英布越发惶恐,不敢前去面见项王。项王正在为北方齐国、赵国的事情担忧,而又担心汉王在西边起兵,与项王联合交好的只有九江王英布,项王又十分欣赏英布的才能,想要亲近他、重用他,因此没有派兵攻打他。

汉三年(前204年),汉王攻打楚国,在彭城与项羽展开大战,汉王战败,从梁地撤兵,来到虞县,跟身边的随从说:“像他们那些人,不值得与之商议天下大事。”谒者随何向汉王进言说:“我不明白陛下您所说的是什么意思。”汉王说:“谁能为我出使淮南,让他们发兵造反,背叛楚国,牵制项王在齐国停留几个月,我夺取天下的计划就能够万无一失了。”随何说:“我请求陛下准许我出使淮南。”于是随何带领二十人出使淮南。随何到达淮南后,由英布的太宰出面主持接待,等了三天也没能见到九江王英布。随何借机游说太宰说:“大王不肯召见随何,一定是觉得楚国势力强大,汉国势力弱小,这也恰好是我出使到贵地的原因。让我得到大王的召见,如果我的话说得对,那不正是大王想要听到的;如果我的话说得不对,我们这二十人甘心受罚,任由大王在淮南市上公开处死,以表明大王背叛汉王亲近楚国的决心。”于是太宰就将随何的话转告给英布,英布便召见了他。随何说:“汉王派我亲自到大王面前,恭敬地给大王上书,我个人却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大王会和楚国那么亲近。”淮南王英布说:“因为我臣属于楚国。”随何说:“大王您与项王都是诸侯,如今您却要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将国家托付给他。项王攻打齐国的时候,他亲自背着修筑营垒的工具,身先士卒,大王您应该出动淮南的全部兵力,亲自率领部将,担任楚军的前锋,如今却只派出四千人协助楚国。这是一个北面称臣侍奉人家的人,本来应该做的吗?那汉王在彭城作战,项王仍然没有离开齐地,大王此刻应该调动淮南全部人马,渡过淮河,帮助项王与汉王在彭城之下不分昼夜地作战。大王拥有淮南万民,却没有一个士兵渡过淮河作战,您这是在垂衣拱手地观看项王和汉王两军谁胜谁败。将自己国家托付给人家的人,原本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吗?大王徒有依附楚国的虚名,事实上是希望趁机发展自己的实力,我个人认为大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大王还没有背弃楚国,是因为认为如今的汉国势力弱小。但是即使楚国的军队力量再强大,他们依旧背负着不义的罪名,因为项王背弃了盟约又杀害了义帝。但是楚王凭借着一时战争的胜利而认为自己很强大。汉王收拢诸侯后,回军驻守在成皋、荥阳,从蜀地、汉地转运军粮,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分兵把守在边境要塞,要是楚国想要撤军,中间有梁国阻隔,楚国深入敌人腹地八九百里,楚国想开战,又不能获胜;想要攻城,却又攻不下城池,老弱残兵从千里之外辗转运送军粮。等到楚国军队抵达荥阳、成皋的时候,汉王的军队坚守不出,楚军攻打又攻不破,撤军又不能逃过汉军的追击。因此说楚国的军队不足以成为凭恃的后盾。如果楚军战胜了汉军,那么各个诸侯深陷险境,必定会彼此救援。那么楚军的强大,恰巧便招来天下大军的攻伐。因此楚不如汉,形势是很明显的。如今大王不与万无一失的汉国交好,反倒将自己和国家托付给危在旦夕的楚国,我私下里替大王感到疑惑。当然,我并不认为仅仅凭借淮南的军队力量就足以灭掉楚国。只要大王出兵背叛楚国,项王的兵力就必然会受到牵制。您只需牵制项王几个月,汉王夺取天下的大计就能够万无一失了。我请求大王您提着宝剑,与我一同归附汉国,汉王一定会对您割地封王,更何况您还有淮南,淮南必定是大王您的囊中之物。所以,汉王才派我作为使臣出使淮南,向您进献我不成熟的计策,希望大王能够认真地考虑。”淮南王说:“就按照你说的办。”英布私下同意叛楚归汉,但是没敢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

当时,楚国的使者刚好就在九江,使者正在加紧催促英布出兵援助,他们居住在馆舍里。随何直接闯到馆舍去,坐在楚国使者的上席位置上,说道:“九江王英布现在已经归附汉王,楚国凭什么让他发兵?”英布感到惊慌失措。楚国使者起身准备离开。随何趁机劝说英布道:“事已至此,大王您可以杀死楚国的使者,不让他们回去告密,我们也可以尽快向汉王靠拢,并肩作战。”英布说:“就按照你的意思行事,出兵攻打楚国吧。”于是英布杀掉使者,发兵攻打楚国。楚国派项声、龙且攻打淮南,项王亲自留下来攻打下邑。几个月后,龙且攻打淮南,打败了英布的军队。英布想带兵撤回汉国,又担心楚国的军队会在半路截杀,因此,英布一人和随何从小路逃归汉国。

淮南王到达汉王那里时,汉王正坐在床上让人给他洗脚,召见英布入内见他。英布看到这种情形,顿时怒火中烧,后悔前来投奔汉王,想要自杀。当他退出来后,来到汉王专门为他准备的馆舍,见到帐幔、器皿、饮食、侍奉官员都与汉王是相同规格,英布又喜出望外。于是就派人进入九江。当时,楚王已派项伯收编了九江王残余的士兵,并且杀死了英布的妻子和孩子。英布派去九江的人找到英布当时的宠臣和老朋友,带领数千人马归附汉国。汉王又给英布增加了兵力,英布带领军队一路北上,到成皋一路招兵买马。汉四年(前203年)七月,汉王封英布为淮南王,展开对项籍的攻击。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