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 白话文翻译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韩信是平民的时候,家里很穷,加上他品行放荡不羁,没有被推荐去做地方官吏,他又不能通过做生意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里吃闲饭,所以大多数人都很讨厌他。韩信曾经数次去下乡县南昌亭亭长的家里吃闲饭,一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很厌恶他,于是每天早上很早就将早饭做好,在床上将早饭吃了。等到吃饭的时候,韩信来到亭长家,亭长夫人并没有给他准备饭食。韩信当然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竟然离开亭长家没有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几位老妇人在河边漂洗棉絮,其中一位老妇人见到韩信饥饿难耐,于是拿来饭食给韩信吃。漂洗棉絮几十天,就一直给韩信拿饭吃。韩信十分高兴,对那位老妇人说:“我一定会重重报答您老人家的。”老妇人生气地说:“大丈夫竟然连自己也不能养活,我是可怜你这个年轻人才给你饭吃的,难道是希望得到你的报答吗!”
淮阴的屠户中,有一个年轻人羞辱韩信,说:“尽管你长得人高马大,又喜欢随身佩带刀剑,但事实上你不过就是个胆小鬼。”年轻人又当众羞辱韩信说:“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出剑来跟我比试一番;如果怕死的话,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上下仔细打量了这个年轻人一番后,伏下身子,趴在地上,从年轻人的胯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胆小如鼠。
后来项梁带领军队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持剑追随项梁,在项梁部下,默默无闻。项梁战败之后,韩信又依附于项羽麾下,项羽让韩信做个侍从。韩信曾经多次向项羽献策,但是项羽始终没有采纳韩信的计策。汉王刘邦进入蜀地,韩信从楚军逃走归附了汉王,依旧默默无名,因此韩信在汉王部下只是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由于触犯军法而被判处斩刑,他的同伙十三个人全部被杀死了,轮到韩信的时候,韩信抬头仰望,目光正好和滕公夏侯婴相对,韩信说:“汉王难道就不想要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呢!”滕公听了他的话,十分惊奇,又见他仪表堂堂,于是放了他并没有处斩。滕公与韩信交谈,十分欣赏他。于是将这件事情禀报给汉王,汉王委任韩信为治粟都尉,但还是没有发觉韩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韩信多次和萧何交谈,萧何对于韩信的过人之处十分惊奇。抵达南郑的时候,在半路上逃跑的各路将领共有几十人。韩信猜想萧何等人已经前后多次向汉王举荐自己,但是汉王始终没有重用,于是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向汉王汇报,立即亲自去追韩信。有人禀报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走了。”汉王怒不可遏,萧何一走,汉王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前来拜谒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萧何说:“你逃走,是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汉王说:“你所追的逃走之人是谁呢?”萧何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接着骂道:“各路将领逃亡的一共有几十人,您一个也没去追;却唯独去追赶那韩信,你这是在欺骗我。”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人,全天下也很难再找到第二个。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那么自然用不着韩信;但是如果大王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谁能够与您共商大事了。这全在大王如何决策了。”汉王说:“我当然也想要向东扩张,怎么能够郁郁寡欢,长期待在这个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决意要向东发展的话,如果能重用韩信,韩信自然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他最后还是要逃走的。”汉王说:“就看在您的面子上,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就算是大王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那我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想要召见韩信任命他为大将军。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无礼,如今想要任命大将军就如同呼喊一个小孩子一样。这正是韩信想要逃走的原因。如果大王已经决定想要任命他为大将军,一定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亲自斋戒,之后在广场上设置一个高坛,所有的礼仪都十分完备,这样才可以。”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请求。众将听说要拜大将军的消息后都很高兴,人人认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汉王任命大将军的时候,居然是韩信,全军将领都感到很惊讶。
韩信接受大将军任命仪式后,被请入上座。汉王说:“萧丞相数次推荐将军,将军有什么良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后,问汉王说:“如今向东进军夺取天下,难道我们的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和兵力等方面与项王相比,谁更胜一筹?”汉王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说道:“我比不上项王。”韩信起身向汉王拜了两拜,赞许地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是,我曾经服侍过项王,请准许我评价下项王的为人吧。项王在盛怒咆哮的时候,能够让千百个人心惊胆颤、瘫软在地,而且他不能知人善用,这不过就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项王心疼得涕泪横流,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生病的人。等到有人立下战功,准备加封进爵的时候,项王就将已经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反复把玩,直到大印连棱角都磨圆了也不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之仁。尽管项王称霸天下,诸侯都臣服他,但是他却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势,而在彭城创建都城。而且,项王还违背了与义帝的盟约,将自己的亲信全部分封为王,这让诸侯十分愤怒。诸侯看着项王将义帝改迁到江南偏僻的地方,也都返回各自的封地、驱赶自己的国君,挑选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全都遭到摧残毁灭,因此天下百姓大都十分怨恨项王,不愿归附于他,如今只不过是碍于形势所迫,勉强服从而已。尽管他现在是名义上的霸主,但是实际上他已经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因此说他现在很强,但是很快就会变弱。如今大王如果真的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骁勇善战的人,这样一来,还有什么不能被诛灭的呢!将天下的城邑分封给立下大功的臣子,还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您率领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们东归的心愿,还有什么样的敌人能不被击溃呢!更何况项羽所分封的三个诸侯王,他们原本都是秦朝的将领,带领秦朝的士兵征战数年,被杀死及逃走的人多到无法计算,却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归降诸侯。到达新安后,项王使诈坑杀了已经投降于他的二十多万秦军,只有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得以脱身,秦地的父老兄弟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如今项羽仰仗着自己的威势,强行册封这三个人为诸侯王,秦地的百姓没有一个爱戴他们的。而大王您进入武关以后,不伤害百姓丝毫,废除了秦朝严酷的律法政令,与秦地的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的百姓没有不希望大王留在秦地称王的。何况根据诸侯之间已经达成的盟约,大王理所应当在关中称王,而关中的百姓都清楚这件事。大王后来失去了应得的爵位而被封在汉中,秦地的百姓没有谁不怨恨项王的。如今大王带领军队向东进军,只需要给天下人下一道檄文,三秦封地就能立即平定了。”汉王听了非常高兴,自认为与韩信相见恨晚。于是汉王听从韩信的谋略,部署各路将领准备攻打预定目标。
八月,汉王率军途经陈仓向东进军,一举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205年),汉军出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随后韩王、殷王也前来向汉王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一同向楚军展开攻势。四月,到达彭城,汉军大败,溃散而归。韩信重新收复溃散的人马,在荥阳与汉王会合,再次在京县、索乡之间将楚君打败。楚军因此始终没有办法向西进军。
汉军在彭城战败之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背叛汉王,向楚王投降,随后齐国、赵国也背叛汉王,与楚国讲和。六月,魏王豹借口看望生病的老母,向汉王请假回乡,魏王豹刚返回封国,就立即切断了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了汉王,同时与楚军定下盟约讲和。汉王派郦食其前去游说魏王豹,没能游说成功。这年八月,汉王委任韩信为左丞相,韩信带兵前去攻打魏王豹。魏王将主力部队驻守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关。于是韩信增设疑兵,陈列战船,假装要过河,但实际上却让部队暗中在夏阳附近用木制的盆瓮漂浮过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率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俘获了魏王豹,魏地平定,汉王在魏地设置河东郡。汉王派张耳和韩信一起,带领军队向东进发,向北攻打赵国和代国。这年闰九月,韩信、张耳的军队打垮了代国的军队,在阏与活捉了夏说。韩信攻占魏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立即派人将韩信的精锐兵力调走,将他们带去荥阳,与楚军对抗。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