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史记》 » 韩信卢绾列传 > 韩信卢绾列传 白话文翻译

韩信卢绾列传 白话文翻译

韩王韩信,原本是韩襄王的庶孙,身高八尺五寸。等到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为楚怀王的时候,燕、齐、赵、魏等诸侯国都已经先封王,只有韩国没有后人可以被封为王,于是便拥立韩国的庶公子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要依靠他来安抚并平定原本属于韩国的土地。项梁在定陶战败死去后,韩王成前去投奔了楚怀王。沛公带领士兵攻打阳城,派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平定韩国原有的国土,找到韩王信,于是便任命他做韩国的将军,率领韩国的军队跟着沛公一同进入武关。

沛公被封为汉王,韩信跟着汉王进入汉中,于是韩信劝说汉王道:“项王把附近肥沃的土地尽数分封给他麾下的各位将领,却将这偏僻遥远的地方分封给大王,这就是降职。您麾下的士兵都是山东人,全部翘首期盼,希望能够回到家乡,何不乘着他们锐气正盛的时候,率军东进,这样就能够争夺天下了。”汉王带兵回军平定了三秦,于是承诺让韩信做韩王,先委任韩信为韩国的太尉,然后率领军队前去攻占韩国的国土。

项籍分封的各位诸侯王全都抵达自己的封国了,韩王韩成由于没有跟随项王作战,没有立下功劳,所以韩成没有自己的封国,而是将他改封为列侯。当项王得知汉王派韩信攻占韩地,项籍命曾在吴地巡游时结交的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让他去抵挡汉军。汉二年(前205年),韩信攻占了韩国的十多座城池。汉王抵达河南的时候,韩信攻打韩王郑昌所在的驻地阳城。郑昌投降后,汉王封韩信为韩王,经常要求他率领韩军随侍左右。汉三年(前204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信、周苛等人在荥阳留守。等到楚军攻占荥阳的时候,韩信向楚军投降,不久之后,韩王信得以逃走,重新归附汉王。汉王仍然封他为韩王,最终韩王信跟随汉王打败了项籍,平定了天下。五年(前202年)春,韩信接受符节成为韩王,以颖川为都城。

第二年春季,皇上认为韩信既有军事才能又英勇善战,而且他所管辖土地的北边临近巩县和雒阳,南边靠近宛县和叶县,东边又有淮阳,这些都是驻扎天下精兵的地方,于是将韩王信调去太原以北地区,以抵御胡人,把晋阳设为都城。韩王信上书说:“国土有着广阔的边界,常常有匈奴进犯,晋阳距离边塞地区十分遥远,请求陛下准许我将都城迁到马邑。”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韩王信就将都城迁到了马邑。秋天的时候,匈奴冒顿单于带领大批人马包围了韩王信,韩王信曾经多次派使臣前往匈奴游说,请求和解。汉王发兵援救韩王信,但是却怀疑韩王信屡次私下派使者前往匈奴,会对汉朝怀有二心,于是派人去斥责韩信。韩王信害怕被杀,于是跟匈奴立下盟约,一起攻打汉军,韩王信造反之后,献出马邑,然后派兵攻打太原。

汉七年(前200年)冬季,皇上亲自率军出征攻打韩王信,在铜鞮大败韩王信的军队,杀死了韩王信部将王喜。韩王信逃往匈奴。韩王信麾下的将领白土县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王的后裔赵利为王,又收编韩王信的散兵,跟韩王信以及冒顿共同谋划,打算攻打汉地。匈奴派左、右贤王率领一万多骑兵与王黄等人汇合,在广武以南安营扎寨,军队抵达晋阳的时候,与汉军交战,汉军将他们打得大败,汉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离石,再次打败叛军。匈奴又在楼烦西北部聚集兵马,汉王凭借车兵和骑兵再次将匈奴军打败。匈奴军不断败逃,汉军乘胜追击败兵。听说匈奴的头领冒顿住在代谷,高皇帝住在晋阳,派人前去打探冒顿的军情,侦察兵回来向高皇帝报告说“可以发动攻击”。于是皇上来到平城。皇上来到白登山,匈奴的骑兵立即包围了他。皇上派人携带贵重礼物前去贿赂匈奴的阏氏。于是阏氏对冒顿说:“就算是占领了汉地,我们也不能长久地居住此地。更何况两个国君之间不能彼此为难。”七天后,匈奴骑兵渐渐撤离白登山。当时正好赶上大雾天气,汉军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间来回往来,匈奴人始终没有发觉。汉军护军中尉陈平对皇上说:“匈奴人想要保全自己的兵力,请皇上下令命各个士兵在每一支强弩上向外装上两支利箭,然后从容不迫地撤出包围圈。”汉军进入平城的时候,汉朝的救兵也赶到了,于是胡人的骑兵解围撤离了。汉军也班师回朝。韩王信仍然替匈奴带领士兵往来侵扰汉朝的边境。

汉十年(前197年),韩王信命令王黄等人前去游说陈稀谋反。十一年(前196年)春季,韩王信又与匈奴人的骑兵一同驻扎在参合县,抵御汉军。汉朝派柴将军带兵前去攻打。柴将军写了一封信给韩王信说:“陛下宽厚仁慈,就算诸侯之中有人反叛逃亡,只要他们能够再次归附汉朝,陛下就会恢复他们原有的职位和称号,不会诛杀他们。这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现在大王由于战败而逃亡到匈奴那里,并不是犯了什么大罪,请您赶紧主动前来归顺!”韩王信给柴将军回信说:“皇上将我从一个街头巷口的平民百姓中提拔起来,得以南面封王,这是我莫大的荣幸。荥阳战役中,我没有以死献身,反而被项籍俘虏,这是我所犯下的第一桩罪。等到敌人围攻马邑的时候,我没能坚守城池,反而弃城投敌,这是我所犯下的第二桩罪。如今我反倒替敌人带兵,跟将军你一决生死,这是我所犯下的第三桩罪。昔日文种和范蠡虽然没有犯下任何罪过,但最终也难免落得一死一逃的下场;如今我对皇上犯下这三桩罪,却仍然想苟活在这个世上,这就是最后伍子胥死在吴国的原因。如今我逃避到荒山野谷之间,白天晚上向蛮夷之帮乞讨过活,我思乡盼归的心情,就好像是瘫痪的病人时刻不忘重新站立,失明的盲人时刻不忘重见光明一样,只不过形势上是不可能的。”于是双方交战。柴将军屠杀了参合城的所有胡兵,杀死了韩王信。

韩王信逃亡到匈奴的时候,是带着太子一同去的。等到他们来到颓当城,又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取名为颓当。韩王信的太子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婴。到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年)的时候,韩颓当跟韩婴带领他们的部属归降了汉朝。汉文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封韩婴为襄城侯。在平定吴楚叛乱的过程中,弓高侯所立下的战功高于其他将领。因此他的侯位得以传给他的儿子又传给孙子。因为他的孙子没有儿子,所以才失去了爵位。韩婴的孙子由于犯下了不敬之罪,所以失去了爵位。韩颓当的庶孙韩嫣,深得皇帝宠宠,他的声名和财富在当时都十分显赫。他的弟弟韩说,先后两次受封,多次获得将军的封号,去世的时候官居案道侯。韩说的儿子继承侯位,一年多后,因为触犯律法被判处死刑。又过了一年多,韩说的孙子韩曾被封为龙额侯,让韩说的后代得以延续。

卢绾,是沛县丰邑人,与高祖是同乡。卢绾的父亲与高祖的父亲太上皇两人关系很好,等到两家都生孩子的时候,高祖和卢绾在同一天出生,乡亲们带着羊和酒前来祝贺两家喜得贵子。等到高祖和卢绾长大一些时,两人一起读书识字,又相处得非常融洽。乡亲们都称赞两家父亲既是好朋友,又在同一天生下儿子,儿子长大后还是好朋友,就又一次带着羊和酒去两家祝贺。高祖还是平民时,曾经因为官司而四处躲藏,总是陪伴在高祖身边。等到高祖在沛地起兵反秦的时候,卢绾以宾客的身份追随高祖,高祖进入汉中之后,卢绾担任将军之职,经常在内廷伴随高祖左右。卢绾跟随高祖向东进军攻打项籍的时候,卢绾以太尉的身份陪伴高祖左右,出入高祖的寝室,至于他所获得的衣服被褥以及饮食等赏赐,更是群臣想都不敢想的,即便是萧何、曹参这样的忠臣,也只是因为事功而受到礼遇,至于说受到高祖的亲近和宠幸,谁都比不上卢绾。卢绾被封为长安侯。长安,就是过去的咸阳。

汉五年(前202年)冬季,汉军打败项籍后,就派卢绾另外率领一支军队,跟刘贾一同攻打临江王共尉,将共尉打败。七月班师回朝,卢绾跟随高祖前去攻打燕王臧荼,臧荼投降。高祖已经平定了天下,诸侯中不姓刘而被封王的人一共有七个。高祖本来想将卢绾也分封为王,但是由于大臣们的不满而作罢。等到高祖打败臧荼后,便下令让所有将相列侯,在大臣中选出功劳最大的人封为燕王。群臣知道皇上想要封卢绾为王,于是纷纷进言说:“太尉长安侯卢绾,长年跟从陛下四处征战,平定天下,他立下的功劳最多,可以封为燕王。”高祖下诏批准了。于是汉五年(前202年)八月,卢绾被封为燕王。诸侯王之中,谁也没有燕王受到的宠幸多。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