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诗经》 » 国风·邶风 >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原文解释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666aa;涉卬否。#-666aa;涉卬否,卬须我友。

【注释】

匏(páo):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

苦:味苦,一说同“枯”,指匏瓜叶枯成熟。

济:济水,发源于今河南,经山东汇入渤海。

涉:渡口,一说渡水。

厉:衣带的下垂部#-666dd;,此指连衣涉水。一说拴匏瓜在腰以泅渡。

揭(qì):提起,此指提衣涉水。

弥:形容江水汪洋恣肆貌。

盈:满。

鷕(yǎo):雌雉叫声。

濡(rú):沾湿。

轨:车辙。

牡(mǔ):雄性鸟兽,此指雄雉。

雍雍:形容鸣声和谐。

旦:天亮,破晓。

归妻:娶妻。

泮(pàn):冰雪融解。

招招:招呼之貌,一说摇橹曲伸之貌。

舟子:船夫。

卬(áng):第一#-666aa;称代词,我。

须:等待。

友:此指伴侣、爱侣。

【翻译】

匏瓜叶子带有苦味,济水边有幽深渡口。水深就要连衣渡过,水浅只需提衣渡过。沧茫济水汪洋恣肆,传来雌雉声声鸣叫。济水盈满不湿车辙,雌雉鸣叫寻求雄雉。大雁鸣声和谐安然,朝阳初升天空破晓。男子如果准备娶妻,要趁冰雪未融之时。船夫吆喝又打招呼,别#-666aa;渡河我却不渡。别#-666aa;渡河我却不渡,我要等待我的伴侣。

【解读】

《匏有苦叶》刻画了一位在济水边等待其“友”的#-666aa;的形象,全诗都贯穿着“涉水”这个意象。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认为是讽刺卫宣公“与夫#-666aa;并为#-666gg;乱”的作品,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亦附会此说。当今学者多认为,此诗所写的是一位年轻女子等待情#-666aa;或未婚夫到来的焦急心情。

全诗#-666cc;有四章,每章四句。首章以“匏之苦叶”起兴,有学者认为这暗示了此诗与婚姻有关,因古代男女新婚,即是用剖开的匏瓜作为饮交杯酒的酒器。接着就进入出济水“深涉”的场景,而且诗人指出了渡水的办法:“深则厉,浅则揭”,就是希望能尽早与“我友”相见。然而济水涨潮,汪洋浩瀚,再加上雌雉求偶的声声鸣啼,更增添了几#-666dd;诗人心中的迷惘和渴盼。第三章起句以鸣雁起兴,点明此时已经天色拂晓,旭日东升,诗人劝那娶妻之“士”要趁早出行,莫待冰消雪融。最后一章可谓全诗灵魂所在,诗人写船夫“招招”揽客渡河,自己频频摇头拒绝,只是看着他人远去,直至末句方才点明其因“卬须我友”,诗人等待之人显然重要非常,焦急而又期盼的情绪流露无遗。

此诗用语质朴自然,笔法平铺直叙,并未运用《诗经》常用的复沓结构,然而末章“人涉卬否”的叠咏颇有民风口语色彩。闻一多对此诗评价颇#guoxue666-com;,认为此诗接近唐人之后的古诗之风,而且是近代诗歌形式的肇端。

下一篇: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