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田原文解释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666aa;,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666aa;,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注释】
无田(diàn):不要耕种,后同。田,同“佃”,耕作。
甫田(tián):大田。
维:举手语气词,无实义。
莠(yǒu):俗称“狗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样子似谷。后多作为杂草、恶草的代称。
骄骄:草盛且#guoxue666-com;貌。
劳心:忧心。
忉忉(dāo dāo):忧思貌。
桀桀:草盛而高貌。
怛怛(dá dá):忧伤貌。
娈(luán):美好。
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常指代少年儿童时代。
丱(guàn):形容总角上翘之状。
未几:不久,很快。
突:突然,一说突起。
弁(biàn):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翻译】
不要耕种宽广大田,野草#guoxue666-com;高长势旺盛。不要思念远方之#-666aa;,忧心忡忡惆怅不断。不要耕种宽广大田,野草长长生得茂密。不要思念远方之#-666aa;,忧心忡忡哀愁难绝。风姿婉然而又美好,两只总角向上翘起。没过多久再见面时,突然加冠已经成年。
【解读】
因为《甫田》这首诗中没有出现明确的史实意象,所以古今学者对其主旨的解说#-666dd;歧极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以《毛诗序》为代表的讽刺说,认为是齐国大夫对齐襄公“无礼义而求大#-666ii;,不修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的讽刺。此外,这一派还有“刺齐景公”说、“刺鲁庄公”说、“刺奇童长而无成”说等。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警戒说,认为“田甫田而力不给,则草盛矣;思远#-666aa;而#-666aa;不至,则心劳矣。以戒时#-666aa;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666ii;也”。近现代学者亦有多种观点,如“耕作祈祷”说、“劝慰离人”说、“少女思念恋人”说、“妻子思念征夫”说等等。
全诗#-666cc;#-666dd;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运用复沓结构,后一章相对#-666ll;立。首、次两章或许是兼兴兼赋,通过无人耕种、中杂草丛生的大田,渲染了一种荒芜颓败的氛围。而后诗人直抒其意,口上说着“无思远人”,实在是已经劳心伤#-666nn;、“忉忉怛怛”而说的反语罢了。第三章却镜头一转,描绘出一个扎着总角的可爱孩童形象,部#-666dd;学者认为这是诗人回忆中的“远人”或“远人”之子,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完全虚设的形象。虽然只是“未几”再见,然而“婉娈”童子已经加冠成人,翘起的总角变为头戴的“弁“帽,通过童子成长之快,映衬出岁月流逝的迅速。
本诗前两章一、三句和二、四句交错押韵,第三章四句皆押“富韵”,使得此诗读来朗朗上口。此外,或赋或兴、或虚或实的艺术手法,也给本诗留下了很大的探讨和想象空间,令人在品读之余回味无穷。